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美國海洋法政

美國海洋法政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556825
宋燕輝
元照出版
2016年4月01日
200.00  元
HK$ 180  






ISBN:9789862556825
  • 叢書系列:法律學習研究.國際法-國際公法
  • 規格:平裝 / 56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法律學習研究.國際法-國際公法


  • 社會科學 > 法律 > 各國法律











      本論文集主要蒐集作者過去一、二十年所發表有關美國與海洋法政之中英論文,內容涵蓋美國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之修正、加入、適用與解釋問題、美國所提之海洋相關安全倡議 (例如:防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安全倡議和區域海事安全倡議)、美國領海基線主張等。期望此論文集之出版對政府相關部門或有興趣研究美國有關海洋法之國家實踐與所持政策立場者能有研究與參考的價值。





    自序

    緒言



    第一章 The U.S.-Led Proliferation Security Initiative and UNCLOS: Legality, Implementation, and an Assessment

    Introduction�1

    I.The Background on President Bush’s Announcement of the PSI�6

    II.The PSI and Its Development�9

    III.Are the PSI Principles of Interdiction Consistent with UNCLOS?�23

    IV.Maritime Interdiction Incidents: Legality? under UNCLOS�45

    V.Would U.S. Accession to UNCLOS Strengthen or Hind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SI?�52

    VI.Assessing the PSI�60

    Conclusion�79



    第二章 Security in the Strait of Malacca and the Regional Maritime Security Initiative: Responses to the US Proposal

    Introduction�83

    I.Background for the Idea of RMSI�89

    II.The Development and Overview of the RMSI�94

    III.Littoral States’ Perception of the RMSI�109

    IV.Selected Ocean Law and Maritime Security Experts’ Views on the RMSI�117

    V. Littoral States’ Responses to the RMSI: From June 2004 to June 2006�123

    VI.Regional Responses and Efforts in Helping Improve Security in the Malacca Straits�137

    VII.The Role of Existing Regional Mechanisms Promoting Maritime Security Cooperation�149

    VIII.Positive Results from Littoral States’ Responses to the US-Proposed RMSI�163

    IX.Challenges Ahead for the Management of Security in the Malacca Straits�165

    Conclusion�167



    第三章 麻六甲海峽沿岸國對美國提出「區域海事安全倡議」(RMSI)的反應與對策研究

    壹、前 言�169

    貳、美國提出「區域海事安全倡議」�172

    參、美國「區域海事安全倡議」之提出、目標、內容、及執行方式�176

    肆、麻六甲海峽沿岸國對美國提出「區域海事安全倡議」之反應�185

    伍、學者對美「區域海事安全倡議」之看法�189

    陸、麻六甲海峽沿岸國之因應�195

    柒、結 論�209



    第四章 中國與美國海上軍事諮商之現況與未來發展之研究

    壹、前 言�213

    貳、MMCA簽署背景與經過�217

    參、MMCA內容�222

    肆、MMCA簽署後中美海上意外事件之發生�225

    伍、中美在MMCA架構下所召開會議與交流活動情形(一九九八年至二○○六年)�229

    陸、影響中美海事安全交流之因素與未來發展趨勢�238

    柒、中美海上軍事諮商與交流對增進東亞海事安全之啟發──代結論�247



    第五章 美國與聯合國──深海床況採制度修訂之研究

    壹、前 言�253

    貳、「一九八二年公約」第11部分:深海床礦採制度�255

    參、美國反對「一九八二年公約」深海床礦採制度之政策�262

    肆、聯合國與「一九八二年公約」深海床礦採制度之修訂�274

    伍、「一九八二年公約」深海床礦採制度修訂之影響�286

    陸、結 論�296



    第六章 美國最高法院United States  V. Alaska判決有關領海直線基線劃定爭議之解析

    壹、前 言�299

    貳、United States V. Alaska(1997)一案之分析�300

    參、United States V. Alaska一案判決理由之評析�329

    肆、United States V. Alaska一案對海峽兩岸有關領海直線基線劃法之可能意涵�339

    伍、結 論�348



    第七章 Likelihood of U.S. Becoming A Party to the Law of the Sea Convention during the 112 Congress

    Introduction�349

    I. The Call for the US to Become a Party to the Los Convention�351

    II. Previous U.S. Efforts to Ratify the Los Convention�356

    III.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Support and Attempt to Join the Los Convention�360

    IV.Likelihood of U.S. Accession to the Los Convention-During the 112th Congress and Beyond�369

    V.Conclusion: Interpreting the Opposition to Los Convention�376



    第八章 Declarations and Statements with Respect to the 1982 UNCLOS: Potential Legal Disput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fter U.S. Accession to the Convention

    Introduction379

    I. Background on Senate Resolution of Advice and Consent to U.S. Accession to the UNCLOS384

    II. The Declarations and Statements to Be Made by the United States When Acceding to the UNCLOS390

    III. Selected U.S. Declaration and Understandings that Are Believed to Have the Potential to Give Rise Legal Disputes with China after U.S. Accession to the UNCLOS402

    IV. Concluding Remarks427



    第九章 析論美國加入UNCLOS後與中共就公約所作附加聲明之解釋與適用可能發生的法律爭議問題

    壹、前 言�429

    貳、參院美國加入UNCLOS同意權決議背景�433

    參、美國加入UNCLOS擬作出之聲明和說明�438

    肆、美國加入UNCLOS後可能與中共發生法律爭議的聲明和說明�442

    伍、結 論�462



    第十章 Maritime Legislation of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Developments, Comparison, Implications, and Potential Challenges for the United States

    I. UNCLOS and Maritime Claim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472

    II. The Development of Maritime Legislation in Mainland China�477

    IIIThe Developments of Maritime Legislation in Taiwan�486

    IV.Comparison of Maritime Legislation of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491

    V.Implications of the Recent Adoption of Maritime Law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509

    VI.Challenges for the United States�539

    VII.Conclusion�544"





    自序



      1978年,作者在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求學時受到當時任教美國馬里蘭大學法學院丘宏達教授的啟蒙,開始對研習國際海洋法產生高度興趣。1983年至1988年期間,作者在美國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攻讀國際關係博士學位,特別選修知名國際海洋法大師Boleslaw A. Boczek教授所開的國際海洋法專論課程。在求學期間,作者已開始在美國出版發行的《波士頓通訊》和國際期刊Political Geography Quarterly撰寫有關海洋法政與南海議題相關的文章。1988年拿到國際關係博士學位,並前後任教於美國印第安那州立大學政治系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開始講授國際海洋法相關課程。1991年與1996年,作者再度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法學院攻讀法律碩士與博士學位,選修課程與所撰寫之碩、博士論文都與海洋法政和南海議題相關。作者所撰寫題為United States Ocean Policy: High Seas Driftnet Fisheries in the North Pacific. 此碩士論文之指導教授是曾參與起草《台灣關係法》的Stefan A. Riesenfeld教授。此論文於1993年刊登於Chinese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Affairs國際期刊。作者博士論文的題目是United States and Territorial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 Study of Ocean Law and Politics,指導教授是David Caron,目前擔任英國King’s College London The Dickson Poon School of Law的院長。此法律博士論文於2002年由馬里蘭大學法學院出版。

     

      1993年,作者進入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擔任副研究員至今二十多年,所從事之學術研究主要與歐洲國家的海洋法律和海洋政策相關。有關美國方面,研究的議題包括海事安全、海洋戰略與外交、美國加入《聯合國國海洋法公約》、美中有關海洋法適用與解釋之爭議、以及最高法院有關海洋法領海基線劃定之判決。

     

      1945年美國杜魯門總統發布大陸礁層宣言,此啟發了新一輪全球擴張海域的國家主張與實踐。1960年代,美國詹森政府積極推動建構新的國際海洋秩序。1973年至1982年,美國參與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最終卻因不接受此公約有關深海床的法律制度而決定不簽署此公約。即使《聯合國國海洋法公約》第十一部分有關「區域」的法律制度大體上依據美國所持立場予以修訂,至今美國還是沒有加入此公約。此被稱之為「海洋憲法」的《聯合國國海洋法公約》目前有167個締約方,所有聯合國安理會常任國或非常任理事國、G-7成員國、北約組織成員國等都是此公約的締約國,但美國不是。

     

      2009年,由於南海緊張情勢不斷升高,美國高調介入南海問題,並一再引用《聯合國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去抨擊包括中國大陸在內南海周邊國家的南海作為和主張。美國國務院所出版之Limit in the Seas,以及國防部有關Freedom of Navigation Program的報告,也都是依據《聯合國國海洋法公約》相關規定去評斷其他國家的主張與實踐。如果與此公約相牴觸,美國就視此些國家海洋實踐為「越權的海洋主張」(excessive maritime claims)。但相當諷刺的是,美國並非此公約的締約國,也正因如此,北京批評美國未加入《聯合國國海洋法公約》,卻在海洋法之適用與解釋上,以及南海與海洋法問題上「說三道四」。而東協國家也質疑美國有關採取法律途徑解決南海爭端的可信度。

     

      儘管美國還不是《聯合國國海洋法公約》的締約國,但依據海洋法,尤其是習慣國際海洋法的規定,美國就海洋法議題之國家實踐與政策立場還是值得深入研究,主要是美國在全球海洋治理上仍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作者將二十多年來發表於國內和國際期刊或相關出版品有關美國與海洋法的中、英論文集結成書,期望此論文集之出版對政府相關部門或有興趣研究美國有關海洋法之國家實踐與所持政策立場者能有研究與參考的價值。

     

      此書得以出版,要特別感謝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法學院博士候選人鄭敦宇先生的協助。




    宋燕輝

    二○一五年七月十七日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