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重訪最後帝國:西方觀點下的清史新釋(摘錄)
這本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歷史系教授羅威廉所寫的《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最大的貢獻就是將四十多年來英語學界清史研究的發展整合進一套層次分明的架構之中,因而在書介中強調這本書提供了相對舊模式的「修正派」(revisionist)歷史。羅威廉是這項工作的不二人選。他本身的學術歷程便與70年代末以來對上述觀點之挑戰緊密疊合。70 年代末羅威廉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於1980年取得博士學位,而這段時間正是美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轉變的起始。此後羅威廉的研究課題從通商口岸的都市空間到山區鄉村的暴力與叛亂,從長江中游的經濟與市場到士大夫的經世思想,觸及清代歷史的不同面向。同樣重要的是羅威廉在1992-2007年間擔任《晚期帝制中國》(Late Imperial China) 的主編。這本原名為《清史問題》(Ch’ing-shi wen-ti)的期刊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為基地,可說是美國明清史研究最重要的期刊。這些條件得以讓羅威廉如同回顧自身生涯一般,把英語世界清史研究的成果展現出來。
在本書的〈導言〉,羅威廉便簡明扼要地勾勒出西方清史研究的三個重要轉向:社會史轉向、內亞轉向與歐亞轉向。受了年鑑學派與歐美社會史研究的影響,清史學者嘗試以長時段的社會、經濟結構來理解清代中國的轉變,而非只注重政治與外交的結果。這樣的轉向帶領學者進入中國社會內部,尋找歷史變遷的動因,從而超越西方衝擊�中國回應的二分解釋。社會文化史對「族群性」(ethnicity)的解構讓清史學者重新注意到「內亞因素」在清帝國中的重要性。作為由滿洲這樣的少數族群建立的帝國,如何統治以漢人為主的中國和經營外藩與邊疆,得到了學者的關注,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將清帝國視為「另一個中國王朝」是否忽略了這個政體最根本的少數統治特質。而世界史的取向則將清帝國在16至20世紀初期的發展放在歐亞大陸,與同時期如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俄羅斯的羅曼諾夫王朝等陸權帝國做比較。這些帝國同樣地在前現代的技術下大幅擴張統治範圍,同樣面臨統治廣大領土與在文化上多元、社會結構上有所差異的人群,也同樣在20世紀初崩解。比較這些帝國興衰的共性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所謂前現代時期的歷史意義。這三個轉向都讓我們重新思考清代的定位,後二者尤其讓我們將焦點聚集在清帝國的根本性質,從而合理化本書以「朝代」為主題的做法。
中國傳統史學中「朝代」是正史的書寫單位,然而在社會經濟史的發展之下,王公將相不再是歷史的唯一主角,而「朝代」是否可以總是可以當成預設的歷史書寫單位亦受到了質疑。許多深層的經濟、社會與文化上的結構轉變往往不是可以用政治上的朝代更迭來畫界,如歷史家觀察到的中國從晚明以來到20世紀長期的連續性社會演變。許多關鍵性的改變發生在朝代之中,讓一個朝代前後性質有很大的轉變,如安史之亂前後的唐代,或者是明初到明末間的變化。傳統的「朝代循環論」或「歷朝得失」又傾向將各朝視為並列的整體,然而其間時代相隔遙遠,歷史條件的差異甚大,有落入「停滯論」想像的危險。然而近來對清帝國的重新評估,可以令我們以清朝為單位,整體性的評估這個中國最後帝國的歷史意義。
這本涵蓋大清王朝兩百多年歷史的著作共有十章,大致可分為前五章(「征服」、「治理」、「盛清」、「社會」、「商業」)與後五章(「危機」、「叛亂」、「中興」、「帝國主義」、「革命」)兩個部分。表面上看起來各章以主題區分,實際上羅威廉選擇各時段最核心的議題發揮,也同時與時序相合。在前五章中清帝國從建立到興盛,而後五章則是同樣的體制在19世紀之後遇到的危機與調適。儘管各章的主題與時代不盡相同、對清史研究的不同課題有所發揮,然而隱然有一條主線貫穿整體,讓本書不是純然流水帳式的交待史實,或各章不相干的「美國清史各領域研究回顧」。這條主線或許是羅威廉個人的關懷,但也同時展現出美國清史研究的討論核心。
貫穿各章的主線仍是回歸到清王朝的性質問題,即作為異族統治的少數政府,如何以前現代的統治技術、相對規模甚小的政府機構,成功地統治如此多元的眾多人口與如此廣大的疆土;而清帝國所建立起來的這套機制,又如何從內部發生問題、並在進入國際社會後重新調整,這些調整又是如何導致清帝國的覆亡,結束中國這塊土地上長久的帝國制度。與明朝相比,異族統治清王朝的轄下人口與土地都比明朝多出許多,更有新併入的、差異更大的邊疆地區。在建立一個統治機制、包含如此多元的疆域、史無前例的眾多人口上,以及從19世紀以降,面對之全球性挑戰,都讓清帝國與所謂的眾多「前朝」有所不同。
緊接著就是羅威廉展現功力的地方。他在各章巧妙地整合當前紛繁的研究成果,融入流暢的敘述當中,而非呆板的論文摘要,另方面這些敘述又可關照其關注的核心課題。前五章羅威廉講述了東北一個半農半牧的部族征服明王朝,吞併四方,並建立一套有效率之管理體制的歷程。在這個部分充分展現出近四十年來,特別在檔案等資料開放之後,英文世界對清代前中期歷史的研究成果。不同於之前「專制傳統」或「壓制漢人」的敘述,羅威廉著重展現清帝國政府的彈性與因地制宜的特性,以及在行政與財政管理上的創新。在模仿明代體制建立治理中原的官僚機制、並持續區隔族群的八旗制度外,中央有理藩院、內務府與軍機處等新機構和奏摺制度這樣的溝通管道,而對於漢族以外的地方則以不同面貌統治。地方上清帝國以科舉等方式與地方精英合作、將許多公共事務轉移到非官方組織,而以相較而言規模很小的政府與很少的支出來維持行政運作,避免了前現代政體在統治領域擴張時遭遇的財政問題。在經濟上政府對民間的貿易活動干涉甚少,而讓民間發展出成熟的貿易網絡,即有干涉也是以市場力量,而非壓制性的手段。這些彈性的方式讓清帝國在初期的協調適應之後,得以締造從康熙到乾隆的三朝盛世。
然而盛清時期的機制從乾嘉之際開始出現危機,也開啟了本書的後五章。在這個部分羅威廉亦吸收了近年的研究成果,對許多事件的評價和單方面的歸因加以修正。如對乾嘉以來的危機,羅威廉提出近年來的不同解釋。除了外國影響外,也點明了土地開發減緩而人口過剩、原來的行政系統敗壞,以及全球性的銀貨供給減少等因素。對於鴉片戰爭、同治中興、自強運動和庚子新政等,也提供近年研究下較全面、平衡的評價。總體來說,羅威廉認為19世紀以降的清帝國無法度過危機的關鍵之一是面對危機與外來壓力,需要更多的行政力量介入與更多包括軍費、賠款與行政運作上的開支,而與原本的小政府模式相違。在連串的戰爭與改革之下,地方督府和地方上的非政府精英取得了更大的力量;而中央政府在改革中嘗試擴大政府規模,需要更多資金,益讓政府無法負擔。同時在政府改革下出現的新階層,如新軍、學生以及深入地方事務的紳商,亦成為推翻原有體制的力量。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晚清以來一連串改革是前現代帝國對外面對國際社會,對內面對經濟與社會的管理需求,而擴大政府規模、朝現代國家邁進的一連串嘗試,這個趨勢一直延伸到民國之後的國民黨改革以及共產黨革命。
羅威廉選擇以帝國統治問題作為這本清代全史背後的主軸,最後呼應本書「中國最後帝國」的標題,討論帝國體制的結束。一方面清帝國從16到20世紀初將前現代帝國的小政府統治技術發揮到極致,得以拓展疆域深入內亞,又同時管理充分發展的民間社會,讓財貨與人力資源合理的分配與流動。而另方面清帝國的覆滅也顯現出前現代帝國的極限,在被捲入國際社會後,小政府的體制無法負擔現代國家的行政與財政需求。這些環繞著帝國統治的討論也回應了最開始提到的美國清史研究的三種轉向。長時段的社會、經濟變化,及其與政府之間的互動關連是本書時代變遷的潛流。異於前朝的少數統治、多元帝國,與因此延伸的統治問題是內亞因素的影響。而最終對清帝國覆滅的討論則將清帝國放在全球史的脈絡之下,考慮前現代國家在19世紀以降的國際社會中面臨的問題。
本書以「帝國」為中心,以帝國統治的問題切入,很有說服力地在有限的篇幅之內,呈現了清代兩百多年的歷史變化。不過想更進一步的讀者可能要注意到,全書相當有感染力的、對清朝歷史的大敘述並不是唯一的敘述方式。誠然以帝國為主體的觀點可以提供很有一致性的敘述,並將各種不同的研究成果涵蓋在內,但在這段時間的其他面向未必可在此框架裡充分展現。如新清史學者可能會認為本書終究主要是以清朝對「中國內地」(China proper)的統治為核心,對其他非原屬中國的廣大領域不在整體的命運之內,只有在必要時才補充說明。世界史學者可能認為本書過於固守「中國」的疆域,除了進入中國境內的戰爭與貿易以外,還需要更多跨國流動的討論與全球尺度下的思考。社會史學者可能覺得本書太重視國家因素、以帝國的視角出發,對常民生活、民間社會與各地紛歧的地方實踐有所忽略。而關注思想文化史的讀者可能會批評此書以社會經濟和政治力量作為歷史主要的推動力,對於思想、文化展現,乃至於宗教所扮演的角色著墨不夠深入。這些反應很難說是本書的缺失,因為本書本來就不是對這段時間內所有課題的研究回顧,而是建基於過去的研究之上、主題式地呈現大清帝國的歷史面貌。所有的論說都有其預設的框架,與其將未能包含在框架內的部分視為缺失,不如正面評價作者在此框架之下的解釋效力,並思考自己關注的部分與此框架的交鋒之處,可否產生新的火花。例如本書在不同篇章碰觸到資源與環境的問題,像是清代中葉後土地開墾殆盡造成的社會問題與人為引起的環境災難,我們又是否也能以更整體性的環境史視野,來觀察清帝國前後期的變化?
同時,讀者也必須注意羅威廉對於清史的統合是建立在之前研究的基礎上,這些研究固然反省了更早之前的論點,但也有延續之處。更進一步地說,新近的研究提供本書「修正派」的觀點,然而本書的整體架構並未與過去有太大的不同。羅威廉本人是2002年出版之《劍橋中國史》第九卷「1800年之前的清朝」上冊中〈社會穩定與社會變遷〉(Social Stability and Social Change)一章的作者,書末也提及《劍橋中國史》的貢獻。若與《劍橋中國史》涵蓋清代的第九、第十兩卷相比較,本書的章節安排與此兩卷的框架沒有根本上的差異。換句話說本書提供的是在以往框架下的修正觀點,另闢蹊徑、重新架構清代歷史不是本書的意圖。另外本書主要反映的是英語世界的清史研究,如〈誌記〉所說,為了一般讀者的方便,除非沒有適合的英語著作,否則援引書籍以英語為主。所以本書引用之英語以外的作品較少且舊,並沒有呈現非英語世界,特別是中文與日文學界近年來的清史研究。因此一些在中文、日文學界研究較多的課題(如思想史),在本書也不特別涵蓋。總而言之,羅威廉總結了他那一代學者的成就,修正了前一代的觀點。但對更年輕一代的讀者來說,或許可以思考的是未來中國自16 到20 世紀初的歷史還可以怎麼說,有什麼方式來架構?對臺灣讀者而言,是否可以出現從臺灣出發的觀點,來補充或顛覆原來清帝國的大敘述?而在學術交流頻繁、語言壁壘大為降低的當代,比較英語學界與其他學界的關注點除了讓我們看到彼此專長與不足之處以外,是否還可從這些不同視角提煉出更具說服力的論說?不僅是言其所未言,而是將其所言處統攝在內,創造出更好、更全面的說法。而當然,這一切得從了解別人已經說了什麼開始。
李仁淵(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本書譯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