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當編輯告訴我《閱讀教學實戰策略》將要再版時,我開心得手舞足蹈。這本書內容豐富,在當年,閱讀教學還不受重視的時代,天衛文化就有遠見簽下這本書,花了許多時間翻譯,讓在第一線教學的教師受惠良多,當然,我也是受惠者之一啦!
回想初探閱讀教學時,覺得就像拼圖一般,一方面要從書籍文獻中找到閱讀教學策略,另一方面還要實際進行教學,找到好方法幫助學生,可是,「教學時間不夠」、「不知道什麼方法可以讓學生喜歡閱讀」、「學生落差太大」等問題接踵而來,這些問題就像線索,逼得我像偵探一一找出原因,還有解決策略。《閱讀教學實戰策略》的作者蘿拉.羅伯(Laura Robb)以她長期在第一線的經驗,介紹系統化的閱讀策略教學,我在閱讀教學的探索旅程中,參考運用她的策略,不僅增進自身的教學技巧,更協助學生提升閱讀興趣與能力。
書中提出七大關鍵的閱讀策略,包括:啟動先備知識、決定文本中什麼重要、整合資訊、閱讀中與閱讀後作推論、自我監控理解與否、修正誤解、問問題,每一項都有清楚的步驟與實例提供讀者了解;此外,再加上值得考慮的另兩大策略:建立字彙、培養流利度。這九大項的閱讀策略,其實都關係著學生對於閱讀的興趣動機是否會提升,以及閱讀能力的增進,其中有三個重點,以下分別說明。
一、文本的重要
提供多樣的文本讓學生練習閱讀技巧十分重要,豐富的文本可以讓學生發現閱讀的趣味,不管是繪本、短篇小說、長篇小說、散文、詩歌等,以各種觀點、各種技巧所呈現的文本,都會讓學生大開眼界,當教師運用閱讀策略引導學生學習時,學生更會像發現寶藏般驚喜,由此開啟閱讀的視野。至於以課文本位的閱讀策略教學,是否能讓學生遷移至閱讀傳記、歷史小說、科幻小說、寫實小說與偵探小說,甚至非小說的文本?目前答案仍是個問號。
二、鷹架論
書中提到維高斯基(Lev S. Vygotsky, 1896∼1934) 所倡議的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後來學者把這種社會支持隱喻為「鷹架支持」(scaffolding)。當學生的閱讀策略還未建立之前,教師搭的鷹架要多,但當學生逐步建立方法,教師就要逐漸減少鷹架,慢慢讓學生變成一位能獨立運作的閱讀專家。閱讀策略的教學就在這個過程當中進行,需要老師細心的觀察學生表現,並適時給予幫助。
三、策略須活化並調整
書中提出的幾個策略能很快地讓學生進入閱讀世界。
1.視覺化:讓文字變成圖像。學生在閱讀時,腦海中彷彿會出現畫面般,一邊閱讀,腦海的影像一邊出現,彷彿腦海中有座動態電影院。我將蘿拉?羅伯的「老師朗讀」與「視覺化」兩種方法合而為一,讓學生在我朗讀書中某段落時,閉上眼睛想像文句中的畫面。剛開始能視覺化的學生並不多,但第二次嘗試時,幾乎所有學生都能理解視覺化的意思,他們告訴我:好像看到主角的表情與感受,生動鮮活地出現在他們眼前呢!
2.戲劇呈現:不論用聲音念讀或是讓學生做角色扮演,甚至讓學生改編成劇本實際演出,都能讓學生對於書中內容印象更為深刻。戲劇不僅可以活化閱讀課程,還能夠讓學生將情感投射進入角色當中,體會情節轉折,更能讓學生從小說對話裡推測人物個性,一舉數得。
蘿拉?羅伯很重視教師示範,講究讓學生親眼看到老師如何運用各種閱讀策略,然後再進行小組閱讀練習,此時老師只要觀察學生並記錄,便能夠了解學生障礙,還能對學生不同的閱讀問題給予指導。活用小組分配,差異化教學就此展開,老師的觀察能力也變得非常重要。記得初讀本書對照教學現場,練習觀察能力時,得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還要動手記錄,十分忙碌,而且還不清楚自己該記錄什麼,只好把觀察到的學生對話與表情反應全寫下來,卻不知如何解讀這些資料,幸好運用本書策略,慢慢累積敏銳的觀察力與診斷能力,才能真正掌握學生的問題所在。
我愛閱讀各類文本,但也讀各種教學專書,教學用書一向不像小說那樣迷人,但是充滿實用性,會讓有心精進閱讀教學的老師功力大增。期待有更多師長能翻開這本書,因此書而受益,並一起帶領孩子,走進燦爛豐富的閱讀世界,享受閱讀的美好與奇妙,讓這份美好,使自己的真實世界,更趨近於美的境界。
悅讀學堂執行長�葛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