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死亡神學

死亡神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984872
魏連嶽
校園書房
2016年3月01日
173.00  元
HK$ 164.35  






ISBN:9789861984872
  • 叢書系列:神學人
  • 規格:平裝 / 528頁 / 16 x 20 cm / 普通級
    神學人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神學/教義學


















    未知死,焉知生?

    唯有認識死亡的樣貌,才能認識生命的奧祕。





    003第一部 導論



    005第一章 想「死」

    一、邁向死亡的人生

    二、當代主流死亡觀的一種普遍性「死亡強迫症」

    三、為何想「死」?

    四、「死」並非未來式(事),乃是現在進行式(事)

    五、死亡之前,人人有責

    六、死亡信息在當代教會的缺席

    七、「死」的真理與信仰之死

    八、「死」遍滿聖經

    九、「死亡神學」的必要與任務

    十、脫離死亡之境,進入永生之域



    017第二章 死亡的定義與死亡現象的解析

    一、聖經對死亡的界定

    二、聖經對死亡本質與現象的論述



    029第二部 死亡歷史與四個死亡



    031引言

    一、死亡神學的基礎與方法論

    二、基督教死亡學中的「死亡歷史」與「四個死亡」



    035第三章 死亡的起源:亞當之死與眾人之死

    一、死亡的起源:罪、亞當之死、人類之死

    二、探究亞當之死(罪)

    三、死亡的根源:論罪的動機與開端

    四、罪的效應與結果

    五、「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亞當那日真的死了嗎?

    六、神的恩典與該死亞當的存活

    七、舊約時期中的上帝拯救

    八、死亡歷史的初期故事:罪的起源、死的出現、上帝的愛



    093第四章 死亡的歷史時刻與最關鍵的死人:基督之死

    一、基督之死:耶穌受難作為基督教的核心信念

    二、耶穌基督何以必須為我們而死?

    三、為何耶穌「一人」能替我們「眾人」死呢?

    四、十字架之愛:聖父及聖子的受苦與受死

    五、神是否能/會「死」呢?

    六、神是否能/會「受苦」呢?

    七、神的苦難與人的盼望

    八、神的受苦受難與人的出死入生

    九、人藉著「信主之法」得到神所賜的救贖恩典

    十、恩典的使命:基督的呼召與基督徒的捨己之路

    十一、死亡歷史與生命歷史的關鍵時刻



    133第五章 死亡(歷史)中的悖論:在基督裡的永生

    一、關於永生的棘手問題:與經驗論相悖離的信念

    二、靈魂存在的科學證明與聖經信念

    三、基督徒肉體死後,靈魂會被接到神那裡去

    四、基督徒肉體的永生

    五、從永生論證「信靠耶穌」乃為世界上最大神蹟

    六、靈魂到天上去之永生信念作為死亡思想史上的典範轉移

    七、基督徒靈魂到天上時的「身體」與復活後的肉身樣式及形體

    八、「進入永生」作為人之生命歷史與死亡歷史的終結



    159第六章 死亡的未來:死亡之死與死亡歷史的終結

    一、「死亡」本身的死去

    二、從時間空間的範疇,理解死亡與死亡歷史的終結

    三、時間與空間的開端

    四、時間的本質

    五、空間的本質

    六、時間與空間的共生共融性

    七、時間與空間的終結

    八、歷史的終末與死亡的終局

    九、結語:「神之愛」作為生命史與死亡史的動因及驅力



    181第三部 死人神學與死亡倫理學



    184第七章 死人神學:陰間、地獄、煉獄與居間之境

    一、「活的」死人

    二、陰間:亡魂的居所

    三、地獄:永活之死人無止境的受苦

    四、煉獄、居間之境:信徒「死後」與「上到天堂」之間的去處

    五、死後下陰間的耶穌與死後到樂園的罪犯

    六、陰間與地獄的誕生及其「神義論」問題

    七、新約的地獄與上帝之慈愛



    205第八章 自殺:當生的恐懼勝過死的可怕

    一、自殺的莊嚴與痛苦

    二、自殺的興起:根源、現象、趨勢與流行

    三、台灣自殺問題的嚴重性

    四、自殺意念的形成:人生走到無望的彼岸

    五、論「自殺權」:自己的人生自己結束?

    六、自殺的基督徒是否能得救?

    七、如何協助有自殺傾向的人:給作為他鄰舍的好撒馬利亞人

    八、人生(逆轉)的可能性:給意圖自殺者的心語



    235第九章 死刑:偽正義的救贖論

    一、死刑的誕生及「偽正義」的救贖論

    二、全球與台灣的死刑現況及數據

    三、廢除死刑的理由:社會學及倫理學的觀點

    四、廢除死刑的理由:聖經的觀點

    五、廢除死刑的理由:神學的觀點

    六、結語:反對死刑的基督教正義神學



    263第十章 當死亡倫理遇見信仰:亞伯拉罕弒子獻祭的倫理學問題

    一、弒子獻祭的摩利亞山作為倫理與信仰之間的戰場

    二、佛教聖嚴法師譴責上帝及亞伯拉罕弒子行動

    三、亞伯拉罕弒子獻祭事件的倫理問題

    四、從動機、目的及結果探討上帝與亞伯拉罕是否違背倫理

    五、從以撒及撒拉的立場探討亞伯拉罕是否違背倫理

    六、後人是否可以(需要)仿效亞伯拉罕的行為?

    七、信徒必須遵從倫理,同時也必須能超越倫理

    八、上帝必須遵守倫理嗎?

    九、基督教生命�死亡倫理學



    289第四部 死亡聖禮與死亡教育



    291第十一章 死亡聖禮:追思禮拜的意義與範例

    一、舊約時期中以色列人的喪葬傳統

    二、初代教會中死亡聖禮的缺席

    三、追思禮拜的本質與目的:為活人(未亡人)所辦的告別式

    四、追思禮拜中不可或缺的信息

    五、作為佈道會的追思禮拜:讓死者向活人傳福音

    六、追思禮拜設計範例:訃聞、儀式(程序)、詩歌、經文、講章

    七、基督教墓園及其信仰意涵:墓園作為追思聖徒的公園

    八、後語:追思禮拜中的慶賀聲與鞭炮聲



    313第十二章 基督教死亡教育:面對死亡的智慧與力量

    一、思辨死亡問題的困難與有限性

    二、作為死巷的「去宗教化」死亡學

    三、基督教死亡教育的力量與根基:上帝啟示的死亡真理

    四、聖經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死亡教育:從死者來的死亡真理信息

    五、機會教育:基督教死亡教育施行建議

    六、生命的聖戰與基督教死亡教育



    323第十三章 未得善終的基督徒:世界不配擁有的人

    一、文學名著《小王子》故事給我們的啟發

    二、「壽終正寢」與「死於安樂」之觀念的源頭

    三、「死於非命」的耶穌

    四、「不得好死」的門徒與眾聖徒

    五、三位朋友論斷約伯苦難惹來上帝憤怒

    六、寧可燒盡,不願朽壞

    七、任何「回天家」的方式都是好的、屬靈的

    八、關弟兄的「歸鄉」見證



    337第十四章 嬰兒之死:論嬰孩死後的終局

    一、「嬰孩皆有罪」之觀點及其起源

    二、再思「原罪論」

    三、「嬰孩有罪」之教義在聖經與神學上的困難

    四、避免論斷死去嬰孩的終局

    五、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



    347第十五章 論「死亡密使」:疾病中的信仰力量與盼望

    一、疾病:死亡的密使

    二、因為有疾病,人開始尋找宗教

    三、基督教「疾病神學」

    四、上帝為何會醫治我們?

    五、為何許多病痛中的基督徒沒有被上帝醫治?

    六、上帝必要醫治基督徒一切的疾病

    七、經歷疾病苦難者更能幫助人

    八、疾病對信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九、癌症末期病患的見證

    十、面對疾病的力量與盼望:仰望慈愛、數算恩典、緊握應許

    十一、疾病中的禱文



    369第十六章 苦難神學:指引苦難心靈至可安歇的水邊

    一、死亡前受苦的必然性與基督教死亡教育

    二、苦難作為生命的危機或轉機

    三、從詩篇第二十三篇論「苦難」的神學意義

    四、力克•胡哲生命故事的啟發

    五、生命的力量能戰勝自身的苦難



    383結語:想死的人與更美的家鄉

    一、邁向「後死亡歷史」時代

    二、想死的人:羨慕更美的家鄉

    三、死亡真理、信仰重生與教會復興



    383附錄、簡論哲學與其他宗教的死亡觀

    一、從耶魯大學哲學系「死亡」開放課程說起

    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死亡觀

    三、伊比鳩魯的死亡觀

    四、東方儒家的死亡觀

    五、佛教的死亡觀

    六、華人傳統民間信仰的死亡觀



    421附註

    484參考書目





    推薦序



    凝視死亡,頌讚生命

    李建儒


    ?

      人既有生,人亦必死;生,珍貴異常,死,沉重異常。死,是人無法逃避的命定。無法逃避,卻又是生時無法經歷的最終末事件。即便是在生命的盡頭,我們所經歷的仍是「死去的過程」,只要還活著,無法經歷到本身的死。我們若對死亡有所經歷,常常是別人的,沒有一個人真正知道「死」到底是怎麼回事;死,雖然最普遍,對我們仍是巨大無比的謎,是深不可測的奧秘。

    ???

      生死現象共存卻又絕不對等,生死緊密交集卻無法真正會遇、無法辯證。死一現身,生不復返。

      

      孔子說的好:「未知生,焉知死?」如果連生命的奧祕都不瞭解,去探索生命結束後的死亡境界,是不切實際的;一如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唯有在此世活出人的天命,成為仁人君子,以行善完成人性;能對生命交代,才能面對死亡。

    ???

      可是,死亡並不是我們生命中的某一件事而已,死亡正是「那一件事」!死既是與生共存且是生之終,生中必有死,死卻吞噬生,生一直受死之威脅而不復為生,如果我們不瞭解死亡,事實上也就不真的瞭解什麼是生命,甚麼是生命的意義?不凝視死亡、探索死亡,其實是對不起生命、逃避生命。凝視死亡,因為太珍重生命,不願壓抑生命欲克勝死亡、達致永恆的深切渴望。

    ???

      其實在生命的歷程中,我們也常經歷死亡的意義,就是絕望,感受盼望流逝,一切都徒然,機會不再、所有的可能性中止,也不再有了,直教人面對「虛無」。推遲探索死亡是對生命不負責的表現,是既愚蠢又危險的行徑,因無人知曉自己的死期,向來不為死亡預備,不是無畏,而是無知。即便人選擇自盡,如同生命豐盛筵席吃到一半,突然起身不吃了,好像生命的主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將死亡的時間提早,自己選擇離開世界的時間;但這只更加肯定死亡的權勢提前臨到吞噬生命,自殺更深沉的痛是放棄盼望,對死亡提早繳械,不再頌讚生命,任死亡奏其凱歌。

    ???

      吾人必須這麼說:「未知死,焉知生?」。當我們詢問死亡、凝視死亡、正視死亡的事實、探索它的意義的時候,那是因為我們珍重生命,不願意放棄盼望。凝視死亡提醒我們,生命不能夠任由我們一直揮霍下去,生與死的主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嗎?生命氣息到底是由誰賞賜?凝視死亡不會使我們轉移對今生的注意,凝視死亡使我們不再對生命心不在焉,促使我們全神貫注於我們的生命。

    ???

      死既在生之終臨到,顯然地,探索死亡本身無法純由活人這端,吾人實在必須要有在人的有限與生死限制之外、超越的「天啟」來探索死亡本身及死亡所牽涉當今生命之種種。基督信仰向來非常嚴肅地凝視死亡,因為我們頌讚賜生命氣息的主上帝,盡情擁抱謳歌生命,更因基督耶穌的死與復活,享受祂所賞賜的「永生」,對死亡唱永遠得勝的凱歌,等候死亡滅亡之時刻。死亡雖可以限制我們的生命,摧毀我們的夢想,但絕不能夠定義我們的生命,永活的上帝賜給我們的是勝過死亡的真盼望;死亡使得基督徒告別今世的流浪,回歸更美的家鄉,親睹上帝的容顏,被無邊無際的上帝的榮耀充滿環繞。在上帝的國度裡,沒有死亡這回事了,再沒有死亡吞噬上帝所創造的生命這種事。死亡終將滅亡!

    ???

      在忌諱死,避談死的華人文化處境中,欣見魏連嶽老師這本死亡神學的面世,尤其他不僅探索聖經與基督教死亡學,其觸角與關懷更涉及當今生命倫理議題與教會及信徒個人當中,與死亡、疾病及苦難相關的信仰實踐主題,從議題的探討至信仰理念的實踐連成一體,誠為可貴與實用。對於熱愛生命、珍重生命的朋友們,無論是基督徒與否,想要了解死亡的相關議題與基督信仰死亡學的風貌,這本書為讀者諸君提供凝視死亡、為了頌讚生命,做了最好的註解。所有誠心尋索生命的天路客,必將與詩人一同歌頌:



      「?的慈愛比生命更好!…

      我的心緊緊跟隨?;

      ?的右手扶持了我。」

      (詩篇63:3, 8)




    其 他 著 作
    1. 疫情神學:在愛與盼望中邁向後疫情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