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看起來一間間超載滿溢的房間,透露出的究竟是富足的物質生活,抑或是空虛心靈不安的投射呢?我想,空間所呈現出的時代語彙,永遠都是最精彩、最誠實的人性產物,這本書因此更彌足珍貴。
在這裡,看見每個人的性格
年約二十歲左右,我離家到台北念大學,住學校宿舍,與家人朋友聯絡的方式是B. B. Call,我忘了是不是有想過,在未來的二十年後我會是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過著怎麼樣的生活,那個時候世界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寫真家都築響一用兩年時間,記錄在東京那些廉價租金房子裡的生活樣貌,在他不多修飾的鏡頭下顯影一幀幀珍貴照片,佐以旁白式的平實文字,偶爾穿插甩尾力道的戲謔字句,精采到目不暇給。從〈亂調之美〉篇裡,帶我們看見學生房裡的混沌之美,一個個雜亂無章的房間內,充滿實驗性的創意用法,並隨著歲月形塑出生活的軌跡,在牆上、桌上留下樣貌,不用一言一語,是最坦誠的行動藝術。
〈可愛是至寶〉中,即便不再是年輕學生,也不吝於「裝可愛」。他們不像歐美人急著轉大人,「好可愛」的讚美遠比「真優雅」有價值。房間即使已威脅到生存空間的玩偶公仔,仍是心目中、生活裡不可缺少的必備元素。無論何時,這都是日本人最鮮明的特色。
畢業後可能有另一種生活方式:把家當工作室。〈在工作室打地鋪〉展現的不只是生活姿態,還是一方孕育創造力的溫室,工作加居住,更是24 小時的活動場域,生活即養分,房間則是工作和生活交錯下,深刻斧鑿的完整形貌。透過家中的每個物件:書籍、影碟、家電與家具等,窺看每個人的性格。在這裡,照片中承載的故事有著不可承受之重。
轉到〈和風就是物美價廉〉裡,原來木造和室意味著廉價的租金,且唯有和室結構能讓人享受不需家具的自在生活。不過房內並不因此空曠,選擇的生活雜貨,不是充滿個性、就是能融於無形的無個性商品,其堆疊出的爆炸空間,代表個人生活的豐富,造就著城市的豐富,更是社會觀察的一面鏡。
〈為物而瘋狂〉裡,驚訝的是即使因收入有限而入住租金便宜的房間,卻對自己喜愛的收藏品毫不客氣地激情充斥著。不過一旦有了家庭小孩,〈兒童的王國〉裡的居住空間反而對收納和整理反映出較大的克制力。〈住居的絕對必要條件〉就現在看來有點不思議,其在於入住者對室內裝潢漠不在意,僅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使其成為空間的主角恆星,可以是烹飪天堂,可以只是下趟旅行的中繼驛站。
最後的篇章是關於〈隱身於市街之中〉。真正隱士毋需隱居山林,即便都會的水泥叢林依舊能怡然自得,這些即便或狹小或老舊或畸零空間,無論外人看來雜亂寒酸或失序,屋主仍能活出一套別具風格的生活法則,終究,離不開東京啊。
二十年後,我的Call 機變成了LINE,我讀著正流行的斷捨離與極簡主義,思忖這些空蕩蕩的房間個性與生命力該從何窺看?而本書中屬於昭和末期、九?後的建築與生活型態,是正值日本泡沫經濟下的一枚枚印記,看起來一間間超載滿溢的房間,透露出的究竟是富足的物質生活,抑或是空虛心靈不安的投射呢?我想,空間所呈現出的時代語彙,永遠都是最精采、最誠實的人性產物,這本書因此更彌足珍貴。
吳東龍? 設計觀察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