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
本書寫於隈研吾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客座研究員的八○年代。隈研吾剛到紐約時,正逢我從哥大建築研究所畢業,一路走來,總覺得我與隈研吾的種種事業成長似乎默契十足,特別能了解他當時寫書的背景。若是將其創作背景納入考量,更不難理解隈研吾在寫此書的核心思想了。
?
我在閱讀《十宅論》時,將隈研吾的十種住宅形式加以歸類︰
?
一、如「日式居酒屋派」的傳統日本文化之呈現。
?
二、如「單身公寓派」、「食宿公寓派」、「哈比達派」、「建築師派」、「俱樂部派」出自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西化之建築呈現。
?
三、如「咖啡吧派」、「住宅展示場派」、「獨門院派」、「歷史屋派」介於上述兩種猶如光譜極端之間的混合形式。
?
隈研吾在離鄉背井的境遇之下所寫下的文字具備了二種「深刻」︰
?
第一種「深刻」在於被抽離於生長背景時,對於熟悉的環境情感放大、內化到記憶中的「深刻」,這是「鄉愁」;
?
第二種則是初次觸摸來自西方的新事物時,所產生的感官衝擊帶來的「深刻」,這是「觀察」。
?
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深刻」可以說隱含在隈研吾所寫十種住宅類型的架構當中。更可以說,本書除了是隈研吾自己對於日本住宅文化的體認,也是他在建築創作期開始前的初期預告。
?
這是隈研吾的第一本書,專注於住宅建築形式分析,驀然回首,隈研吾在完成此書後的十六本著作中均以設計元素與氛圍為議題,而不再談單一的建築型式了,甚至在往後的二十五年內的建築創作中在私人住宅上的著墨極少,因此,也促使我開始用一種建築觀察者的角色來探索其中的緣由。
?
與其說是為此書寫序,倒不如說是協助讀者剖析日本中壯代建築師隈研吾的建築創作與《十宅論》一書之關係。
?
相較於隈研吾的前輩安藤忠雄與伊東豐雄而言,隈研吾的確是想走出一條新路。從宏觀而論,安藤是「恆中求變,以恆為主」,伊東是「變中求恆,以變為主」,而隈研吾則是兩位前輩的融合體,是一種較為含蓄的伊東以及較為開放的安藤之整體呈現。我企圖想像四分之一世紀以前,住在紐約的隈研吾的生活狀況。第一次長期居住於日本境外的他,也許和我一樣,當時都身處紐約格林威治村的咖啡館,在作建築筆記的同時,酗咖啡、品菸、飲酒。再也沒有比在異鄉一邊寫建築論述同時又思考自己的未來建築創作方向來得更具挑戰性了。四分之一個世紀以後,在台北的我的確可以體會隈研吾同時以微觀及宏觀的方式在紐約完成《十宅論》的暢快之感了!
?
隈研吾代表的是日本六十年來,建築文化界有計畫地培養「日本建築人傲視世界」的成就之一,就如同從前輩安藤忠雄、伊東豐雄到年輕一輩的石上純也、平田晃久等建築師,都是以建築創作為主、寫作為輔的文藝復興人。我清楚看到,八○年代末寫完此書後的隈研吾應該就已經立下志向,要以一磚一瓦的實際建築創作來作為文化論述的實際宣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