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成年孤兒

成年孤兒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060443
亞歷山大.李維
洪明月
寶瓶文化
2016年2月25日
103.00  元
HK$ 82.4  






ISBN:9789864060443
  • 叢書系列:Restart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6.5 x 21.5 cm / 普通級
    Restart


  • 心理勵志 > 兩性與家庭關係 > 家庭/親子關係












    「從此,我再也不是誰的小孩了……」

    以理解和寬容,度過失親的悲傷與巨變。

    口碑流傳經典!幫助成年孤兒找到歸屬的療癒之書! 
      





    推薦序──難以躲避的失喪 文◎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作家) ?

    前言──生命是無盡的感謝?



    第一章

    我不再是誰的小孩了 ?

    ──失親之後,陪自己走過悲傷旅程



    第二章 ?

    和自己同哀傷 ?

    ──回憶,是一切的開始



    第三章 ?

    我的身分到底是什麼? ?

    ──直到父母過世了,我們才會真正長大



    第四章 ?

    在熟悉的地方見到你 ?

    ──失去,帶來了深刻的連結



    第五章 ?

    為何是現在? ?

    ──愛與婚姻、朋友、家庭,變得不一樣了



    第六章 ?

    生命的那一方 ?

    ──父母,宛如我們心中的永恆



    第七章 ?

    來勢洶洶的哀傷風暴 ?

    ──我們愈想逃避,愈可能迷失方向



    第八章 ?

    學會在哀傷之海中泅泳 ?

    ──健康、休息,與一些小而簡單的技巧



    第九章 ?

    失去父母的這堂課 ?

    ──以愛與勇氣,跟失落的自己和好





    推薦序



    難以躲避的失喪 文◎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作家)




      台灣對於心理相關的專業人士總有一個迷思,覺得身為一個心理專業者,應該就是個完美強大的人,沒有情緒、沒有困惑,不需要調適,也不需要經歷任何「凡夫俗子」該經歷的生命困頓及調適歷程。



      這種將心理專業者「神格化」或「上師化」的誤解,給予心理專業者莫名的期待和想像,剝奪了心理專業者可以具有的人性及經驗真實生活的空間。若心理專業者內在的自我支持度不足,或是也想像自己為完美及強大的形象,那恐怕也將迷失,迴避了生命該有的真實體驗和歷程。沒有體驗和歷程,何來對人生的轉化和歷練?又何來對生命受苦的同理及涵納?



      在我認為,心理專業者是比任何其他人都更為誠實的人;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在歷程,誠實地坦承脆弱及有限,誠實地經驗真實情感的波動起伏。即使這些部分是外在世界尚無能力面對與理解的,但為了對人類的生活經驗有更深層探索與理解,心理專業者勇於去感受和經驗,也勇於去探索及發現。



      《成年孤兒》的作者是一位醫師,從事臨床心理治療已逾四十年。在親身喪失至親之後,處在哀痛中難以脫離,親自寫下了這本喪慟之書。即使是一名有豐富臨床診療經驗的醫師,也無可迴避地必須面對生命的悲、歡、離、合,也需要去體會生命裡那些痛徹心扉的生離和死別。



      關於喪親的體會,極其難受,對於一般人,任誰都想逃避或閃過。對於任何心理或具權威的專業者來說,只要躲進權威形象裡,或是讓一個智識說法合理化,我們就可以壓抑住那些感受,並且避免經歷。特別是成年的喪親者,更是被社會期待與要求成為一個堅強、冷靜、快速經歷失喪歷程的人,彷彿這種事和吃飯、睡覺一樣,不應該有什麼太多感覺或太長的反應。



      所以,成年的遭喪者,必須壓抑自己內在的真實感受,暗自哀悼。如果無法坦然接納自己哀悼的人,只能躲藏在黑暗角落裡,獨自舔傷,又痛惡自己的脆弱,加以無情地,如同外在人們的對待一樣,冷言冷語。



      這本書讓我們可以更懂得尊重成年的失喪之痛,也更深入地了解這獨特的痛。同時,我想這本書可以是一份提醒,關於生命「難以躲避的失喪」。



      不能否認的,如今的家庭,有越來越多獨生子女存在。許多孩子在沒有任何手足的情況,誕生在這世界。父母親成為他在世上,生活安頓的保障者,也成為內在情感的重要支持者。如果時序如預料中的進行,這名獨生子女將隨著生命歲月增長,逐步地、逐漸地,承受及經歷自己父母親的老邁及死亡。痛失雙親,成為在世的孤兒,將會是生命裡無可避免的經歷。對於核心的家庭結構而言,失去雙親,就猶如失去了此生最重要的安全堡壘。即使是成年人了,對生活的影響性及破壞性,可能像是推倒骨牌一樣,難以阻擋與終止。



      在我的心理諮商職涯中,也曾陪伴過痛失雙親的成人,他們的悲痛,往往不見得是親密伴侶、親人朋友、同事長官可以了解及容許的。我們的文化對於哀傷體驗,有太多堅硬而難以鬆動的批評看法及誤解,以致很困難理解失喪所引發的悲痛感受及反應。這不僅在個體調適失喪的哀悼過程,造成許多阻礙和傷害,對整體社會而言,友善容許哀傷歷程的環境(空間),也尚未有顯著改善。



      此本《成年孤兒》能讓我們對於成年失去雙親的哀傷,有更多寬厚的理解和接納,畢竟,失去雙親之後,「社會」將成為他最重要的支持者及接觸者。社會若能涵納及支持成年喪親者有哀傷權利經驗完成自己的哀悼,那麼,從哀傷歷程中,好好地告別所愛的雙親,正是宣告自己要以勇氣,獨自擔負自己生命責任的決定。



      而此生與雙親有關的種種親情記憶,不是成為自己已然孤立、無援、悲慘的「被拋棄」提醒,而是在哀傷轉化後,讓這些記憶,成為我們內在,最不輕易消失的愛及領悟,陪伴我們繼續完成屬於自己的人生。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