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三十擊:朱宗慶打擊樂團•此時彼刻

三十擊:朱宗慶打擊樂團•此時彼刻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588295
財團法人擊樂文教基金會
遠流
2016年1月29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578588295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2.5 cm / 普通級
    綠蠹魚


  • 藝術設計 > 音樂 > 其他












    朱宗慶打擊樂團三十週年,首本專書多角度剖析

    從台前幕後、國內海外到此時彼刻

    邀您一同「閱讀」這個以熱情打動全世界的打擊樂團!





    序曲

    親愛的你──創辦人暨藝術總監的話

    走一條崎嶇小路──董事長的話

    ?

    第一樂章 擊緻

    而立之後 邁向下一個旅程

    核心價值 引領過去未來

    朱團模式 全球獨創

    立足台灣 放眼國際

    傳承交棒 預見未來

    ?

    第二樂章 擊樂

    亦師亦父亦老闆 藝術總監朱宗慶





    親愛的你

    朱宗慶


    ?

      三十年前的一個冬日,我和幾個年輕人,在台北忠孝東路的火鍋店裡,懷著雀躍的心情,迎接你的誕生。「朱宗慶打擊樂團,櫃檯電話!」我們輪流去外頭打公共電話到店裡,只為了透過廣播的放送來一再確認,樂團真的成立了!



      我們手握鼓棒琴槌,對音樂有著極度狂熱,熱情就是我們最大的本錢。我們最大的心願,就是要將擊樂藝術的美好,與更多的人分享。這樣一股純粹的信念,讓我們抱定志向,要立足台灣、放眼國際。



      起初,我們開著一部發財車上山下海,深入街頭巷尾,想辦法讓打擊樂「打進」人們的生活中。日後,一張張的登機證、一疊疊的高鐵票,不斷帶著我們走遍台灣與世界各地,廟口、廣場、音樂廳、藝術節,台前台後都有我們打拚的身影。雖然一開始,社會上多數的人並不清楚「打擊樂」是什麼,不過,每次演出完,觀眾所給的掌聲,總是超乎預期地熱烈,這些迴響鼓舞著我們不斷前進。



      我想,那是因為打擊樂的特質與人類的本能接近吧!打從擁有心跳的那一刻起,鼓動的聲響便與生俱來,而感動的節奏猶如心跳,是生命的活力泉源,也是打擊樂的迷人之處。當樂團成員以絕佳的默契,齊心齊力將樂曲演繹至完美的境界,那無與倫比的震撼,喚起了人們本能的感動,是音樂「打動人心」的美妙時刻。



      一步一腳印,我們「相濡以沫」,一起創造了無數珍貴的回憶,其中有喜悅、滿足與喜樂,當然也有艱辛、困頓與挫折。成長的五味雜陳、點滴在心頭,那師徒緣分、家人般的深情,三言兩語難以道盡,有時候,甚至是無法言喻。



      要經營一個一流的職業樂團並不容易,在追求專業夢想的路上,許多時候需要吃足苦頭。猶如「鴨子划水」,表演藝術工作者的怡然自得、盡情投入,其實是用兢兢業業的態度繃緊神經、克服許多潛在的變數與危險,以嚴格的自我要求和團隊紀律去爭取來的。



      殘酷舞台上,要順利通過「剎那決定一切」的考驗,所憑藉的,無非是一份要對觀眾負責的執念,以及一股油然而生的強大意志力。每一個「天人交戰」的試煉過程,在旁觀者看來,想必是於心不忍,然而,因為我們是發自內心地樂在其中,所以就算是面對再大的挑戰,也甘之如飴。



      創團的第十一年開始,我有計畫地逐漸「走下舞台」,盡力構築一個堅實的後盾,讓優秀的人才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去競逐頂尖展演的夢。對我來說,肩頭或許沉重,卻是我最甜蜜的負荷,因為我始終深信,只要堅持初衷,終會有璀璨盈滿的豐收。



      一轉眼,我們已經走過了三十個年頭,火鍋店的歡慶往事,彷彿只是昨日的記憶,那樣歷歷在目。三十年來,我們獲得了許多肯定、支持和協助,讓我們有機會在跌撞中持續進步,讓這個志同道合的大家庭,能夠開枝散葉、茁壯發展。如今,看著邁入而立的你,以獨具特色的風格,在世界舞台上散發光采,回首來時路,我的心中充滿感激。



      未來,一趟更精緻、更深刻、更寬廣的旅程,已在眼前開展。我們一定要加倍努力,讓打擊樂、讓台灣的文化藝術,成為撼動世界的一股熱情力量!



      進入新的紀元後,從團隊的定位、組織的發展,乃至於如何對社會有所貢獻等問題,皆需要所有人的群策群力、一起思索。此刻,我的記事本裡,仍是寫滿了密密麻麻的筆記,但我由衷盼望,下一階段,我可以由衝鋒陷陣的第一線角色,漸漸轉為從旁協助、關心、鼓勵的第二、三線角色,去賦予你更多傳承與永續的任務。



      親愛的你,心跳的姿態,是生命的意義,也是存在的價值。願你健康、平安、快樂!



    走一條崎嶇小路

    財團法人擊樂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劉叔康


    ?

      回溯與朱宗慶打擊樂團發生連結與交集將近三十年了,而我個人自1991年正式進入財團法人擊樂文教基金會服務迄今,也已超過二十四個年頭;從當年第一線行政人員的工作角色幾經轉換,至今擔任了團隊最高行政主管職,這是人生的際遇也是個人職涯的選擇。我經常在想這個決定是對的嗎?是最好的嗎?人生不能重新來過,我無法驗證對與否。



      「演奏、教學、研究、推廣」,是打從我進入朱團的第一天起就認識的四個簡潔詞彙,原想這不過是歸類樂團現行工作的一種概括說法和對外宣傳的用語,孰料口號背後所標示的意義正是樂團最重要的核心任務和核心價值,三十年來我們不改其志,由樂團衍伸至基金會、教學系統,始終信守當年創團的初衷,一步一步向前行,清楚自己的專業,不浮誇也不妄自菲薄。



      往往堅持的背後是要有拒絕追逐風潮的誘惑,這正如同團隊創辦人朱宗慶常自況他是鄉下孩子出身的背景,總多一分純樸與踏實,凡事在「做就對了」的哲學下,選擇自己擅長而專精的部分,盡力而為罷了。我們鮮少跨出打擊樂專業領域,去追求不必要的光環,當然也不擅於透過理論論述方式來包裝自己,然而這種平實的作法,竟有一股自然的推引力不斷把團隊拉動向前;也許就是這種起而行的態度,決定了團隊三十年的發展命運。



      一個組織或團體永續經營的法則,不外乎是在於人才的培育和社會的連結度這兩項,在朱團我完全見證了這個事實,「師徒制」一直以來都是這個團隊人才養成的主要方式,而到如今我也想不出來在高度手工精作的表演藝術界,會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至少二十年內朱團不會有人才斷層的危機」,這是我經常對外說的話;而能留住人才的動機就是要給年輕人機會,有時候「是否準備好」的質疑反倒成了次要問題,重點是要激勵後進者勇於接受挑戰、擁抱未來,朱團從來不是一個藏私和見不得別人好的團體;我想這是很高尚的美德吧。



      從社會實踐角度來看,朱團的工作夥伴從演出、教學到行政,幾乎全部是實務出身,縱使樂團團員碩博士一堆,但不改本色就是以實務為要,我們不太談什麼大道理,也不奢言崇高的社會理想和淑世情懷,只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對應關係,師生、同事、觀眾、學員和家長,這都在一個動態恆定的體系中不斷地循環流轉,這是我們的小社會,但也是我們的大世界。在這裡我們尊重每一個人,也關心每一個人,我們用自己的熱情、專業和團隊力量,綴串起這個網絡體系來服務人群、貢獻社會,如此而已。



      沒有特殊目的性,僅憑藉著對表演藝術的喜愛,是我進入朱團工作的原因,在這裡我同樂團一起成長,總是有訴說不完的青春淚水與歡樂,我或許並沒有偉大的使命感與抱負,但是對領導一個團隊而言卻不能沒有方向感。當年樂團創團之時,朱宗慶老師選擇了一條崎嶇小路,險阻與困難從來沒少過,但是堅持做自己所愛的、自己所懂的,以及有點意義的事,這看似簡單的道理,卻是能成就朱團今日的發展格局,我身在其中不僅珍視與敬重,更是深感與有榮焉。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