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身體感的轉向

身體感的轉向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01190
余舜德等8人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6年1月21日
100.00  元
HK$ 100  






ISBN:9789863501190
  • 叢書系列:身體與自然叢書
  • 規格:精裝 / 30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身體與自然叢書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概論


















    經歷「文本的轉向」、「身體的轉向」以及「感官的轉向」,

    當前的人文社會學科需要的是「身體感的轉向」此一理論典範。





    「身體與自然」叢書序言╱楊儒賓

    序╱余舜德

    ?

    身體感:一個理論取向的探索余舜德

    為何提出「身體感」的概念?

    定義身體感

    身體感的概念有何用處?

    ?

    從行動到技能:邁向身體感鍾蔚文

    問題:身體感從何而生?

    環境代表什麼?從環境到情境

    生物和情境如何互動?

    從樹虱到人類:邁向多樣性行動

    結語

    ?

    物與身體感理論:以香為例張珣

    前言

    從身體、感知來重新觀看「文化」

    臺灣學者對於身體感的研究

    物的主動「能供性」性質與身體感

    「香」啟動「身體感」

    「身體感」開發並創造了不同「香品」

    香意象與體香

    結論

    ?

    從日常生活的身體感到人類學文化的定義余舜德

    日常生活的概念與人類學文化的定義

    身體感的日常性(everydayness)

    身體感、Geertz的象徵人類學與文化

    ?

    人類學與民族誌書寫裡的情緒、情感與身體感簡美玲

    前言

    情感走在前

    人類學史的知識史與對話

    對話之外

    身體感民族誌書寫的先聲

    處身於世

    結語:情緒、情感與身體感,界線的探問

    ?

    神聖與身體的交遇:從靈動的身體感反思宗教學「神聖」理論王鏡玲、蔡怡佳

    前言

    身體感理論與靈動經驗

    漢文化宇宙觀與靈動經驗

    通靈者的身體展演

    靈動的切身性

    母娘信仰的身體感

    由靈動經驗再思「神聖」

    結語

    ?

    當莊子遇見Tal Ben-Shahar:莊子的快樂學程──兼論情境、情緒與身體感的關係蔡璧名

    前言:當代西方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中的快樂理論

    工夫與技能:從生手邁向專家之路的情境、情緒與身體感

    「心如死灰」、「用心若鏡」、「得其環中」與「心齋」、「虛室」:習鍊「用心」的隱喻與解碼

    「緣督以為經」、「形如槁木」、「嗒焉似喪其耦」:規訓身體感中的焦點意識與支援意識

    被「乘」與「乘」

    結論

    ?

    中國古文字中的身體感丁亮

    緒論

    身體中的身體感

    身體與環境互動中的身體感

    文字系統中的身體感

    結論

    ?

    主編簡介

    作者群簡介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序(摘錄)



      「身體感」不是常用的詞彙,亦非作者們另創新詞以表示「身體感受」,我們選擇身體感這個詞乃因為理論的企圖,期望將它發展成一個理論概念�研究取向,具有典範性的意義,研究者得以經由身體感的概念探索新的研究題目,提供研究社會、文化、歷史的新觀點。取名《身體感的轉向》說明著本書作者們的企圖,期望身體感研究的發展,能夠引領研究的新方向。也因此,我們並不英譯身體感一詞,而以中文的拼音取代。

    ?

      本書發展自2008年出版之《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但更聚焦於理論的闡釋。兩本書的作者皆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身體經驗研究群」的成員,其間大家先從個案研究討論身體感的相關議題,歷經兩輯專號──2009年Bodily Cultivation as a Mode of Learning出版於《臺灣人類學刊》及2011年《感同身受:日常生活的身體感》於《考古人類學刊》──的努力,方凝聚出此本論文集。作者們從各自的學科出發,從不同的角度闡釋身體感的意義與發展潛力。




    余舜德(本書主編)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