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吳老擇
佛教傳入中國,不管教理之推展及道行之修持,無不是以梵僧為主導。晉釋道安始,出家漢僧即漸漸隆盛,教學及實踐之解行並重而發展,為唐代佛教的黃金時代。五代及南宋,由於社會之變革,漸漸重行而教學日漸昏瞶不曉,而心傳之學亦歸於沒落。元代敬重八思巴大寶法王,明代重民間俗信而滿清乃至現在,「即心即佛」之佛心禪思,似亦消聲匿跡,唯秘密雙修之藏密及彌陀淨土獨為興隆。幸數十年來,台灣民主化,市場經濟相當發展。有史以來,皆未見梵僧光臨台灣。十餘年來,上座部乃至原始佛教之道場林立全台。緬甸、泰國、斯裡蘭卡之禪師亦接踵光臨教導實踐禪法。更有國際馳譽學者辛島靜志等,於公私立大學研究所,以語言學宣導佛經的研究方法。所以台灣雖立在太平洋的孤島,於世界上,確實不愧為「寶島」之稱。
宋雲鳳同學,十多年前在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一起學習《俱舍論》,及在元亨佛學研究所讀《大毘婆沙論》,現在在研讀《南傳相應部》,早就喜歡解行並重、雙管齊下,始能除去錯綜複雜的妄想雜念。故一面學教,一面去參加南傳梵僧權威禪師修禪中心參禪,已七、八年了,相當有成就,實若法融禪師說:「慧發亂蹤,定開心府。」對世間的是非、好壞、得失,皆能置之度外,空無所有,當不用說;就是日常行動、生氣勃勃,而奉行迦諦喇禪師所開示:「快樂和痛苦,都是現象而已,要同等以待。由苦、無常而了悟無我。」喜怒哀樂要修練到無住著之無我,使現象之苦受、樂受的身、心,立刻化為無苦、無樂受。這中國傳統禪法,稱謂「無生法忍」。
在《阿毘達摩論》言,「忍」的剎那間,即可進入「世第一法」,即離凡夫性,證入聖者位。同學們一直鼓勵雲鳳,從身心浸入禪林參學之經驗,不計著禪法緊密傳授及印證,集記成文字,共用初修或將修學者的參考。已將出書,以祝學行成就,功德無量。
於瀚邦佛學研究中心
2015 年10 月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