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食物就是最天然、最低副作用的解藥!
隨著食安問題受到重視,臺灣的營養教育也努力往下深耕,正在就讀幼兒園的兒子,也能輕易說出食物六大類。然而學校正規的營養教育,多來自歐美體系,食物依著三大營養素含量多寡分類,微量營養素有其代表性高含量食物(如:番茄紅素代表性食物就是番茄)。
在醫院工作時,努力學習著這些營養素的功效、生理的運轉機制,依著照護病人的狀況不同,選擇最合適的配方組成,但常常調整到最後,發現最終仍是要回歸「均衡飲食」。離開醫院後,照顧的是「相對健康」的族群,更發現「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因為單一營養素的不足,可以靠單一營養品來補充,但人們缺的通常不只一項,需要複方的營養品,而天天攝取的食物,本身就是複方且具療效的,效果雖不如醫師處方藥的快速、強烈,卻是上天賜與我們最天然、最低副作用的解藥。
在收到《調體質補身體美味食療》這本書的初稿時,我深受書中內容吸引,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書中在第一章就將用淺顯易懂的文字,介紹藥膳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很容易造成一般民眾誤解的五行中「五臟六腑」與西醫解剖學的「臟器」相異相似處,也解說得很清楚。第二章是「對症調理的藥膳食譜」,針對現代人常有的疲倦、失眠、焦躁……等症狀,提供有效食材及食譜,相當受用。第三章則是「可調適身心的季節藥膳食譜」,依四季易產生的不適症狀,對應當季盛產食材調身改善,更再次呼應官方不斷提倡的「儘量多食用當季、當地盛產蔬果」概念。
當確信「食療」的功效後,對我而言,食物不再僅講求色、香、味俱全,而是健康身體的必備投資。這是一本融合中西營養學精要的食譜,我覺得很實用,推薦給所有想讓身體更健康的讀者們!
肯尚健康管理營養中心營養師 徐于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