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只要懂得訣竅,不會畫畫也沒關係!
工作能力強的人,圍在白板前討論事情時,總會採取一個相同的行動。
那個行動,就是在白板上逐一畫上各種圖畫。相對於負責邏輯思考的左腦,圖畫是由掌控情感和感覺的右腦所主導下而產生的,因此同時能運用右腦及左腦進行思考的人,透過豐富的創意思考、表現出優秀的工作能力,這可以說是當然的事。
我這麼一說,可能有人會感到喪氣,覺得「那像我不會畫畫,不就沒辦法啦」,這倒沒有喪氣的必要。怎麼說呢?如果目標是要成為畫家或是職業的插畫家、漫畫家,那就另當別論;只是要在企劃書或是白板上畫一些簡單的插圖,那麼就算不會畫畫,只要能掌握住訣竅,就能充分畫出想要的東西。
這些話由我這個完全不會畫畫的人來說,肯定不會有錯。說起來有點丟臉,大學畢業之後進了RECRUIT工作,在新進人員研習會上被要求畫一張徵才廣告的草圖時,我幾乎動了遞辭呈的念頭──我就是這麼不會畫圖。我對畫畫那麼不在行,卻因為工作的緣故,有機會在平面設計師等專業人士繪圖時,從旁觀摩,慢慢地也揣摩出一些訣竅。然後現在我在女兒就讀的幼稚園裡,被傳稱為「很會畫畫的爸爸」,這實在是一件很奇妙的事。這本書所要介紹的,就是我所領悟到的那些訣竅。
說起來,「不會畫畫」指的是什麼情況呢?
它所指的情況往往是自己覺得不在行、於是平常也就不畫畫吧。平常不畫畫,自然也就無法順利畫出畫來啦。於是就會有「畫圖?哎呀我不會啦!」這樣的反應出現,這正是一種惡性循環。大多數的人與其說是「不擅繪畫」,倒不如說是「不想畫畫」吧。
我個人從小學二年級以後,就覺得「畫畫=幼稚」,因而對繪畫敬而遠之。假設是正立方體、直方體那種無機的圖形,倒是畫得很好。我大概可以說完全就是靠左腦思考而活著的人吧,也就是屬於那種用功唸書、經常會被人家說「邏輯能力強」、「頭腦很好」的類型。
在以前的年代,那樣的素質或許就相當足夠甚至受用無窮。
能夠有效率地處理事務性之類的工作、並且理性地歸納、思考事情的人,一直以來都被視為優秀。然而,當今的時代所要求的是能夠自由思考事情的創造力。這類重要的能力是能夠抱著一點遊戲的心情,然後從這當中延伸想像力。
先不顧慮可能會招來誤解的話,我會說像政府官員或是銀行行員等較「硬」的工作,人們大概不會覺得那是具有創意的吧。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種意見,認為「日本人雖然很擅長細膩且確實地把工作做好,但是對於像是要想出新的商業模式或新的架構這種事情,卻不怎麼在行」。然而如果不能更自由地去創造出新的商業�商品�市場,不會有光明的未來的。「左腦=理性」,指的其實是直線的思考,然而很多時候一味地採取直線思考卻是行不通的。
之所以會有「畫圖=幼稚」的感覺,我想是因為那當中帶有一些遊戲的心情。那麼如果能夠用輕鬆的心情來畫畫,並且透過它來思考的話,創意不也就能藉此延伸了嗎?
再者,如果會畫畫,同樣的圖解也會產生全然不同的說服力。因為如果能夠透過圖畫將消費者或是產品呈現出來,它們就能以具體的圖像進入人們的腦海中。直白地說,透過邏輯思考來掌握的東西,可能只有腦袋懂,並不一定真的完全體會。當然,光靠圖像並不足以具有說服力,而是必須利用文字說明、表格來訴諸左腦,然後同時以圖畫訴諸右腦,這樣才能得到更大的說服力。
當然,要是耗費過多的時間在畫圖上面,那就本末倒置了,所以這本書的主題在於學會利用○或□等基本圖形的組合,快速地描繪出一些簡單的圖畫。
只要能掌握繪畫的訣竅,就能讓工作產生更豐碩的成果。
此外,它也能夠讓人更自由地發揮想像力。想法如果得以自由發揮,那麼不管是工作或是人生,都一定會更有樂趣,我由衷希望可以讓更多人體會到這樣的樂趣。
中山真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