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從IT到DT
阿里巴巴有一個「農村淘寶服務站」團隊,專幫農民引介。他們發來的「戰報」讓我感覺十分踏實:
浙江桐廬張大伯打算設立休閒農場,他上網買了6張床、6台空調、6台電視,還訂製廚房用的不鏽鋼架。貴州銅仁謎路村楊大叔打算從事土石運輸,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採購2輛重型卡車。浙江昌化鎮白牛村村民在淘寶買了6,700個山核桃鉗子。當地不少農民身為淘寶賣家,購買核桃鉗子搭配自家的山核桃在網路銷售??。
過去二十年,網路產業做得非常成功,但我發現很少有網路公司能健全、平靜地存活超過三年。問題在哪裡?缺了什麼?
無論你是否喜歡,過去二十年網路確實對人類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許多傳統企業討厭網路,因為網路毀掉他們的生意。與此同時,那些成功的網路公司如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亞馬遜(Amazon)、eBay和阿里巴巴,我們所有的人天天都在擔心。
如果一個產業中的公司大多存活不到三年,這個產業永遠無法成為主流,永遠不可能深植於社會經濟中。我們要做什麼才能找到解決方案,讓公司能夠活得長久而健康?
今年3月我在德國演講,我認為網路必須找到缺失的部分,那就是滑鼠和土地、水泥合作,找到方法讓網路經濟和實體經濟能結合。只有「互聯網+」才能讓網路公司存活、開心地活三十年。
世界正在快速改變,很多人還不知道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什麼,IT已經在向數據科技(Data Technology,DT)時代快速跨越。IT和DT,不僅是不同的技術,而是人們思考的方式、對待世界的方式不同。IT時代是方便自己控制和管理,「資訊」是一種權力;而DT時代則是利他、激發大眾活力為主,DT是資料更充分流動的時代,會更加透明、利他,更注重責任和體驗。
我們設想,在未來,經濟將不再是由石油驅動,而是由數據資料驅動;商業模式將是C2B(Customer to Business,即顧客對企業),而不是B2C(Business to Customer,企業對顧客);機器會生產產品,還會說話、思考自我改進;企業將不再關注規模、標準化和權力,而是會關注靈活性、敏捷性、個性化及友善使用;企業和企業、國家與國家之間不會那麼注重對抗,而是會在競爭的同時增加合作,並重視社會關懷和責任。
如果第一次和第二次技術革命釋放人的「體力」,這次技術革命就是釋放「腦力」:夢想、激情、創新、想像力、科技信仰等等。我一直認為不是每一次工業或技術革命改變世界,而是技術背後的夢想改變世界;不是單一的夢想改變世界,而是有一群人、無數人的夢想,以及背後一整套的技術基礎、制度安排推動世界改變。
我相信中國線上的6.5億人口和尚未上線的另外6.5億人口是全球最可觀的消費市場、最靈活的智慧化製造基地,也是「互聯網+」創業創新最活躍的試驗場所。這些力量不僅會滲入中國農村、滲入所有人的思想,也將同步促進知識、資源、製造、服務在全球價值鏈上整合。這是「互聯網+」,這是與數位化同步的全球化。
這是精采的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世界,是屬於未來的世界。
馬雲�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