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拒絕家庭意外!居家安全設計健檢100+:瓦斯•水電•防墜•防盜,讓家人遠離危險的保平安設計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男子漢的家常菜
9789863443018
檀一雄
章蓓蕾
麥田
2016年1月09日
110.00 元
HK$ 93.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3443018
叢書系列:
和風文庫
規格:平裝 / 304頁 / 25k正
和風文庫
分
類
飲食
>
飲食文化
>
飲食文化/札記
同
類
書
推
薦
上海日常旬味:小金處私廚的四季餐桌
深夜救贖我的烤雞(讓我留戀人生的解憂食譜)
美食祕境【大快朵頤精裝版】:用味蕾品嘗全世界!500道歷史、文化、旅行、慶典佳餚驚喜上菜
原來,這才是拉麵!身世、流派、職人魂,尋訪日本拉麵的文化底蘊、烹調演變與極上進化
回味無窮:香港百年美食佳餚
內
容
簡
介
生而為人,我很會做菜!
日本長銷50年,92道家常食譜首度上桌
目
錄
前言
●從春天來到夏天
半熟鰹魚
肉粽
竹林烤筍
西班牙風.中國風花枝
韭菜炒豬肝(內臟料理1)
前菜用豬肝(內臟料理2)
豬舌豬心雜燴鍋(內臟料理3)
班鰶壽司(豆渣料理1)
大正可樂餅(豆渣料理2)
味噌湯與丸子鍋(泥鰍與鰻魚1)
柳川鍋.涼醋鰻魚(泥鰍與鰻魚2)
紫蘇葉壽司.高菜壽司
醋醃鮭魚頭軟骨與三平汁
西班牙風豬腰與豬肝
東坡肉
蒸煮番薯夾豬肉
豬排骨
兩道蠔油炒菜
韓風水煮豬肉
梅醋醬.蒸茄子
梅干.?野薤
?
●
從夏天來到秋天
柿葉壽司
印籠漬
涼麵線
炸麵糊鍋燒烏龍麵
冷魚汁
田樂風味噌竹筴魚
奈萬須
咖哩飯(歐風)
咖哩飯(印度風)
咖哩飯(印度蔬果酸辣醬的做法)
酸醃蔬菜
辣椒芡鱈魚乾
薯棒
獅子頭
烤牛肉
小口的炸豬腰肉
高加索烤肉與鋁箔包烤鱒魚(戶外料理1)
窯烤雞(戶外料理2)
醬煮鯖魚、沙丁魚
整尾小魚壽司
冬瓜盂煮湯
?
●
從秋天來到冬天
白斬雞
蓮藕泥混秋葵
炒牛蒡絲
牛排
牛排的配菜
秋田魚醬鍋
雕魚片鍋
切蒲英鍋
羅宋湯
番紅花飯
雞翅料理
肉燥
洋蔥湯
海鰻丼
味噌醃魚
蛤蜊巧達濃湯
優格
羊栖菜與納豆汁
日本芥末混蓮藕(年菜料理1)
鹽漬牛舌(年菜料理2)
蘿蔔糕(年菜料理3)
博多壽司(年菜料理4)
醋醃蕪菁(年菜料理5)
伊達卷(年菜料理6)
德式醋悶牛肉(年菜料理7)
蒸鮑魚(年菜料理8)
?
●
從冬天來到春天
泰國茶泡飯
??魚鍋
涮羊肉
成吉思汗鍋
朝鮮風烤肉(韓國料理1)
烤牛豬內臟(韓國料理2)
涼拌菜(韓國料理3)
三種蔬菜料理(韓國料理4)
朝鮮雜炊.心平粥(韓國料理5)
豬腳與豬耳朵
麻婆豆腐
杏仁豆腐
燒餅
糯米糰子
鯨魚鍋
什錦燴麵與炒烏龍麵
海鮮燉飯
馬賽魚湯
鱈魚乾的可樂餅(葡萄牙馬介休球)
牛筋湯與肉鬆
西班牙風醋醃章魚
西班牙風與松江的炒蛤蜊
燉牛尾
燉牛肉
序
前言
時間過得真快,我在《產經新聞》連載〈檀流料理〉已經滿一年了。
讀者或許覺得奇怪,像我這種百分之百的門外漢,在這兒公開自己的料理方法,究竟能有什麼用?但我認為,門外漢的說明才更容易讓門外漢理解,所以我這個專欄說不定真的能提供各位些許幫助呢。
更何況,過分地妄自菲薄,也不是好事。
就拿飛行員來說吧,飛行時數之類的經歷,大家好像都非常重視,如果料理也適用的話,那我實際從事料理的時數,可能已經累積得相當驚人,即使只論經驗或年資,不瞞各位,我的烹飪經歷已經快滿五十年了。
當初之所以被迫走進廚房洗手做羹湯,主要是因為在我九歲那年,母親離家出走了。
我父親是小地主家的兒子,老家在九州的柳川。父親是學校教師,那時我們全家都跟他一起到足利去走馬上任。
就是在那個時候,母親突然拋下我們跑掉了。天下大概再也沒有比這更令人措手不及的事吧。我下面還有三個妹妹,都還沒上小學。
如果父親的老家柳川就在附近,我們兄妹幾人大概立刻就會被祖父母接回去,或者,也可能是祖母或女傭從柳川過來照顧我們。
不,就算那時住在足利,我們想要雇個女傭應該也是沒有問題的。
但父親卻有意地隱瞞了當時的緊急情況。或許因為教師這種職業的面子問題,或許害怕別人在背後議論,也可能因為他對母親還不死心,心裡懷著「馬上就會回來」的痴心妄想,他就那樣磨磨蹭蹭,維持著原地踏步的狀況,一直拖了很久很久。
當時我們每天三餐吃的,全是外賣便當。如果是像京都那裡先進發達的外賣業者製作的便當,可能我們就會一直吃下去吧。但那個鄉下小城的盒飯,真是沒辦法連著每天吃。而父親打從出生以來,連一頓飯都沒煮過,更別說做菜了,而且身為學校教師,總不能不顧自己的身分和面子吧。
更過分的是,就因為自己是個吹鬍子瞪眼的老夫子,父親連出去買條魚或買根蘿蔔,也是千萬個不甘願。為了填飽全家的肚子,所有炊事只能由我一肩挑起,從買菜到做飯,都由我一手包辦。
當時還沒發明電鍋、電爐,也沒有瓦斯爐,那真是個一無所有的時代。
泡麵之類的速成食品當然也沒有,如果當時也有像現在的超市之類的商店,我想我大概早就變成速成食品的信徒了吧。
反正,那時不論是煮飯還是燒菜,我都得用炭爐或土灶解決。
現在回想起來,也有許多有趣的經驗。譬如第一次學會使用太白粉勾芡的瞬間,心裡真是欣喜萬分啊。那種驚喜的感覺,直到今天都記得一清二楚。
我又想起自己學會製作果醬的瞬間,那也是一次愉快的記憶。
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買菜更令我喜愛的工作了。我總是到處亂逛,一下跑去蔬菜店,一下又到鮮魚店,每天非得出門購物三、四趟才罷休。
而且,還不止在日本國內採購,我想,說不定全世界的菜場都被我跑遍了吧。
我的嗜好就是到處旅遊、流浪,我想自己的這個嗜好可能跟我喜歡出門採購也有密切關連。對我來說,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就應該到處蒐購當地的魚類、蔬菜,然後有樣學樣,按照當地人的作風把各種食材煮熟後送進肚裡。
我對外國的同化能力與適應能力似乎強得不得了,跟俄國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就吃俄國菜,碰到了朝鮮人,我就跟他們一塊兒吃朝鮮料理。我不像有些人,連喝一碗味噌湯,也非要追求「媽媽的味道」不可。這種歸巢本性,我好像極為缺乏。不,應該說,我一直深信,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媽媽的味道」是中心以外的東西,只要我在各處遊走,當地的食物滋味就是我的味道。
就像這樣,我跟著朝鮮人、中國人、俄國人……等一起生活、一起品嘗、一起做菜,並且從旁觀察,然後再品嘗,再料理,我就像個沒頭蒼蠅似的,來來回回反覆嘗試,這輩子好像就這樣走過來了。
《檀流料理》這本書裡寫的就是上述的些許經驗,期待各位讀者也跟我一起嘗試,如果能聽到讀者說:「我已經試過那道菜。」「這道菜我也做過了。」我將感到萬分欣喜。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