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二手書) 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

(二手書)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1752938
傑德.麥肯納
魯宓
方智
2012年12月27日
113.00  元
HK$ 113  






ISBN:9789861752938
  • 叢書系列:方智好讀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6k菊
    方智好讀


  • 宗教命理 > 新時代 > 其他

















    一把剖開真相的心靈手術刀!


      開悟,不是要成為更好或更快樂的人,
      開悟,不是要達到個人成長或靈性進化。
      那開悟究竟是什麼?如何追求開悟?
      看從未現身的怪傑覺者傑德.麥肯納如何為全球心靈圈投下最具爆炸性的震撼彈!


      你真的想開悟,或者,你只是滿足於追求開悟的過程?
      顛覆、破解心靈修行的重重迷思與陷阱,最刺激、最誠實、最過癮的一本書!
      在靈修幾乎已成時尚,甚至被消費主義吞噬的今天,
      你需要這個破除迷思、直指真相的聲音!


      開悟是什麼?合一意識、直接體驗無限、高峰經驗、狂喜、天堂之樂、超越一切理解的平安?本書作者傑德.麥肯納要告訴你,這些都是被販賣、被購買的開悟,只是一種非常美妙的意識狀態。


      如何追求開悟?靜心、祈禱、唱誦、做瑜伽、吃素、追隨上師、淨化自己?麥肯納認為,這些都只是追求神祕意識體驗的方法,無法帶你走向真正的開悟——了悟真相。


      麥肯納二十來歲時受到啟發,相信世上有真相,於是停止一切外務,花了幾年時間盡力追求了解真相,在三十歲時「開悟」,知道自己完成了追尋。他將自己採用的方法稱為「靈性自體解析」,亦即以文字書寫的方式探究一切說法的真假,直到最後的真相顯現。


      他對人們在靈修上的種種觀念有諸多質疑,因此在本書展開一場對「開悟」的辯證。全書以一種類小說的方式呈現,敦促故事裡的學生一層一層深入檢視自己原有的信念系統,精采而有趣。


      麥肯納認為,開悟是關於了悟真相,而不是要成為更好或更快樂的人,不是要達到個人成長或靈性進化。對許多執著於某些大師或信仰的人而言,這不啻為一記棒喝。


    作者簡介


    傑德.麥肯納(Jed McKenna)


      一個並不符合所謂「靈性老師」形象的靈性老師,喜歡打電動、騎越野車、跳傘、讀惠特曼的詩。他在美國的愛荷華州有個道場,有許多學生,還寫了「靈性開悟三部曲」,本書是三部曲的第一集。


    譯者簡介


    魯宓


      一個非信徒。


    ?







    〈推薦序〉讓尋尋覓覓而不得其所的求道者看見「真相」  張德芬
    〈推薦序〉真相與真相  賴佩霞
    〈譯者序〉不落於任何宗教俗套的開悟之說
    01 再簡單也不過了
    02 矛盾
    03 大想法
    04 平靜與自我滿足
    05 完成了
    06 永恆心智的頑石
    07 既不神聖也不明智
    08 無心
    09 同時在遊戲之內與之外
    10 何必閒談幻相與開悟?
    11 殺佛
    12 一個真相
    13 終極真相
    14 精煉之火
    15 自願暫停懷疑
    16 各境界的和諧
    17 殺了我
    18 未鎖的牢籠
    19 代號碧翠絲
    20 就在此處,就在此刻
    21 終極武器!
    22 在夢中談真相
    23 如我這般不朽與深奧
    24 黃金定律
    25 未被珍惜的劍
    26 原始的人性活動
    27 更進一步
    28 層次
    29 最窮困之物都閃耀
    30 所有詩歌的源頭
    31 荒謬電影院
    32 無我是真我
    33 有如死刑
    34 狂熱心靈的病房
    35 在活著時死去
    36 有何不可
    37 後記
    38 失敗的配方
    39 訪問傑德.麥肯納
    40 過去記錄的無用
    41 費萊博士訪談
    42 扮演傑德.麥肯納
    43 佛陀的憂鬱藍調






    推薦序


    讓尋尋覓覓而不得其所的求道者看見「真相」


      從二○○二年開始研究身心靈成長以來,對我影響最大的作者有兩位:《當下的力量》《一個新世界》的作者艾克哈特.托勒,以及寫了「靈性開悟三部曲」的美國靈性作家傑德.麥肯納。對我幫助最大、一路陪伴指引的靈性老師則是克里斯多夫.孟(克老師),這本《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靈性開悟三部曲」第一集)就是他引薦我看的。


      作者傑德.麥肯納是個讓我又愛又恨的人。我愛他的才華、幽默、洞見和智慧。他用淺顯易懂的小說方式(寫得相當精采有趣),高舉著「這才是靈性開悟」的牌子,闡述、教導他個人的開悟版本,又以極其幽默的方式笑罵全世界的靈修者、靈修教派、機構,甚至各大宗教也難以倖免。他讓在靈修道途上尋尋覓覓而不得其所的求道者,可以得知另外一個層面的「真相」。


      我恨他什麼呢?我恨他見影不見人(克老師太太素梅的用語),寫了三本書以後,連宣傳都不做就神隱起來,全世界的人都找不到他。我恨他拆穿了我的靈修美夢,讓我看清楚血淋淋的現實:以坊間所販賣的各種靈修方式、以各大宗教宣傳教導的修行法門,我們一輩子都開不了悟。我恨他把開悟說得那麼絕對,讓人可望不可及。


      不過,不過——我還是愛他的。可能因為我看不到他,沒有近距離的接觸,所以無法用我一般「審判」靈性導師的各種標準去「檢驗」他。所以,他是聰明的(神隱不見人)。他的「靈性開悟三部曲」英文版,每一本我都看了三遍以上,每天晚上還聽他的有聲書入睡。


      剛開始,尤其是讀了第一本之後,我陷入了憂鬱絕望之中。我一直以為,我只要不斷地從事靈性修練,找到適當的老師和法門,有一天——總有那麼一天,只要我夠努力、運氣夠好——我會達到開悟狀態,進入永恆的極樂、狂喜之中(傑德最恨別人把開悟說成這樣),再也沒有煩惱憂愁了。然而,這本《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完全粉碎了我的美夢。


      不過傑德也說得很清楚:


      開悟(覺醒)是全然地無意義。覺醒於你的真實本質就像死亡,它是必然的、無法避免的。不管你做什麼,最後總是會抵達,所以何必著急呢?享受你的生命,這是免費的。宇宙意識、另類意識狀態與合一心智都是這個浩瀚而迷人的二元遊樂場裡面的遊樂設施,貧困、疾病、絕望也是。但開悟就不是遊樂設施了。開悟意味著離開遊樂場,但何必離開遊樂場?在遊樂場裡,你可以當一個聖人、一個瑜伽修士、一個億萬富翁、一個世界領袖或軍閥,可以當好人、當壞人,快樂、悲慘、極樂、痛苦、勝利、失敗,全都在這裡。急什麼呢?等離開遊樂場的時候到了,你就會知道,你就會離去,但當然沒有什麼好處可拿。


      所以,我逐漸了解他的苦心,他只是要澄清開悟「不是」什麼(絕對不是坊間靈修宗教團體販賣的那種什麼覺醒、合一意識、高峰經驗、狂喜狀態),而且他不鼓勵我們追求開悟,因為他說開悟是萬不得已的事,是當你對幻相和謊言痛恨到了極點之後,不得已的選擇。而且不是你選擇它,是它選擇了你。


      因此,傑德的書對我最大的幫助在於:讓我不再執著於「追尋」,而能更加安住於當下。他在書中引用「柏拉圖洞穴」的理論,闡釋了我們熟知的「大部分的人類都在沉睡」的說法。他改良了柏拉圖的版本,以電影院來比喻我們被幻相(Maya,瑪雅女神)奴役控制的真實狀況,又用舞台上戲劇的比喻來描述我們都是身不由己、照本宣科的演員,完全融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渾然不覺自己其實只是演員,隨時可以下戲。


      我將傑德的電影院比喻簡單複述如下:


      一群人被鎖在電影院的座位上,哪裡也去不了,他們以為所有的實相、現實,就是銀幕上所呈現的。他們每天隨著銀幕上的劇情起伏而又悲又喜,不可自拔。有些人——可能是有識之士吧——某天突然發現,他們手腳上的鎖鏈其實沒有鎖死,他們是自由的,可以起來走動。於是他們看到了戲院的全景:一群人坐在那裡盯著銀幕又哭又笑,而銀幕上「劇情」的來源,則是後方放映室的一撮光線而已。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起來走動,而他們的人生劇情,也絕不只受限於銀幕之上。


      傑德的這些比喻,為我釐清了很多困惑,同時也讓我精準地了解到自己究竟處於什麼樣的境界。傑德版本的開悟,不是這些「覺醒」而離開座位的人,而是那些走出戲院、發現我們人生真正的光源其實來自戲院外陽光的人。那些人有的也許會回到戲院,試著叫醒那些自以為被鎖在座位上的人,讓他們看到更大的人生視角,一嘗自由的滋味。


      而我,只是從座位上起來過的人,了解到自己是有選擇的,也看見了戲院的全景,但有的時候又不由自主被銀幕上的劇情吸引,再次回到座位上,進入銀幕戲劇的悲歡離合中。我沒有離開戲院(遊樂場)的打算,而且覺得銀幕上的人生悲喜劇有時還是滿好玩的。不過,當我搞清楚這種狀況時,我越來越能抽離自己生命中的一些悲喜曲,不再那麼執著了。而這種狀況,其實就是傑德在他的第二、三本書中著墨甚多的「人類成人」(Human Adult,相較於Human Child「人類兒童」來說)。


      傑德力勸所有人放棄開悟,而做個「人類成人」。人類成人的特色是臣服、順流、為自己的情緒和生命負完全責任、和宇宙的頻率同頻共振,所以「心想事成」是他們生活的常態,而不是奇蹟。他認為,絕大多數人類的心智都停滯在十二、三歲就不成長了,這個世界才會有這麼多荒唐、不合理、醜惡的事情,因為大部分人都是用兒童心態在行事為人,真的是很幼稚,損人又不利己。


      傑德提供了一些方法,讓我們逐漸從兒童過渡、成長為成人,包括放開自己人生的船舵、臣服而順流、張開雙眼真誠地看這個世界並面對自己,還有他特別提出的一種像寫日記般的方法:靈性自體解析(本書中有詳細介紹)。但他在第三本書中說,最重要的靈修方法還是觀照(所有的大師都這麼說),而他給的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提醒自己:「我是個演員,這只是我演出的角色而已,我不是我的身體、頭腦、思想、情緒、遭遇、名氣、財物等等。」


      他說的演員,其實就是我們的本我、內在空間、本質、自性等,而所有屬於我們扮演的「角色」層面的東西,都是「內容」,都是二元對立下的產物,這樣說明就更清楚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不斷提醒自己,我們是那個「容器」、那個「演員」,而不是內容物和角色。如果養成這樣的修持,一段時間以後,我們會看見自己應對事物的方式有所不同了。


      我對所有的靈性修練和靈性老師的看法,其實經過了「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階段。最早我沉迷於所有的靈性課程及修練法門中,也崇拜、仰慕很多靈性老師,然而在一連串的失望之後,加上又看了傑德的書,就開始對那些靈性課程和老師心生許多批判。但是,深入研究傑德的書,再加上自己內在的一些轉變和成長,我又覺得那些靈性課程和老師都是很好、很棒的!它們也許不能讓我們達到傑德所謂的「開悟」,但是諸多課程和老師還是能夠幫助很多迷失困惑的靈魂。他們都是遊樂場中的一些精采遊樂設施,雖然不能帶你離開遊樂場,但是可以提供你有許多樂趣,減輕你的痛苦。相較於其他的遊樂設施(追求成功或財富、賭博、沉迷於不良嗜好、外遇等),這些遊樂設施是很有益處又健康的。認清這點之後,真是看山又是山了。


      我真的非常開心這本書經我大力促成,能夠在海峽兩岸順利同時出版。我衷心盼望本書能夠指引一些在靈修道上的困惑靈魂,希望你們跟我一樣,可以從本書中獲得幫助,成為「人類成人」!


    身心靈作家 張德芬


    推薦序


    真相與真相


      這本書太有趣了,對於一向鍾情於追求靈性開悟的人來說,這無非是一記當頭棒喝。近年來,的確看到有不少團體大力鼓吹「追求」開悟這檔子事。如本書所言,我們甚少從中看到學員開悟,反而看到更多人依附在體系中。作者傑德.麥肯納不但把人們盲目追求開悟的問題挑出來說,並且指出靈性團體對學員造成的阻礙與誤導。他一派輕鬆,言詞犀利,雖嗆,卻又像一股清流,令人莞爾。隨著故事的鋪陳,讀者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追求靈性開悟過程的忙與盲。


      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給一些從來不接觸心靈類書籍,或是對靈性開悟一點都不感興趣的朋友。我們不只可以藉此理解追求開悟者的心路歷程,甚至也可以為自己解悶,洗刷污名。相信有些人跟我一樣,曾經被一些熱中靈性成長的人歸類為不長進或麻木之人。其實,我不是不聽勸,只是真的看不懂他們的明白。而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循著作者的筆鋒,斬斷那些盤根錯節的偏執,無比暢快。


      如果你自詡為潛心學習的求道者,我也建議你耐心地讀讀這本書。也許,我說也許,也許在過程中,你可以看見自己身陷的謎團,了解是什麼樣的信念讓自己裹足不前。我身邊有太多朋友說要追求靈性開悟,但顯露出來的反倒像是一個尋求開悟的受害者。這又該如何?坊間到處瀰漫著似是而非、令人費解的靈性說法,都與開悟相悖離,有太多迷思必須釐清。


      「你在做什麼?為什麼做?追求什麼?你要去哪裡?」這些大哉問,作者要學生好好思考,除非想清楚,否則不可能成功。他還指出,那些讓人引以為傲的神祕體驗,根本是妄想,不但與開悟無關,反而讓人分心。有太多團體喜歡用這樣的靈性紅蘿蔔來吸引大眾,然而,執著於這樣的幻相,只會讓自己更加遠離真相。這些最簡單、最單純的概念,在靈性教導上往往被忽略,都是求道者需要警惕的地方。


      最後我要提的是最珍貴的「真相」。靈性覺醒或開悟就是要發現真相、了悟真相,就這麼簡單。真相不在聖人的言語裡,真相不是一種想法或觀念,真相不是極樂或狂喜的感覺,不是可以了解的概念,不是可以體驗的感受,也不存在心中或腦中。不是真相的,都必須拋棄。


      然而,什麼是「真相」?當人在夢中談真相時,是否為真相?就讓這位相對清醒的道中人,以他顛覆性的領悟,帶我們走一趟相對「真相」的旅程。


    《回家》作者、心理諮詢師 賴佩霞


    譯者序


    不落於任何宗教俗套的開悟之說


      幾年前,我與本書的主編小良和一些編輯吃飯,免不了寒暄近況,她們禮貌地問我最近在幹什麼。


      面對這群美麗又聰明的聽眾,我當然不會放過機會,來發表我當時最大的一項人生領悟。


      「最近我有一個很大的領悟,」我說,「我發現,覺醒與信仰基本上是相對的兩種意識狀態,只要是信徒,就永遠無法覺醒。」


      她們都很客氣地聆聽。於是我繼續說:「人從出生後,就不由自主地被制約成一個信徒。如果想要解脫,就必須先擺脫信徒的狀態。我很想寫一本叫『反信徒』的書,來宣揚這個理念。」


      她們似乎都不知該如何反應,我只好自己找台階下。「呵呵,但是靈修的書基本上就是要信徒來捧場,如果寫一本書叫大家不要當信徒,恐怕違反了出版行銷的基本原則。」


      幾個月前,小良問我要不要翻譯這本書。


      我讀了,不得不承認,我想要寫的東西已經被別人寫出來了,而且讀起來趣味十足,完全不會違反出版行銷的原則。


      於是我就在一邊讚歎,一邊質疑,一邊偷笑的情況下翻譯了本書。


      讚歎什麼呢?作者傑德.麥肯納基本上對傳統靈修有諸多質疑,但他很狡猾地以開悟者自居,掌握了人們天生的信徒心態與對老師的需要,進而開始一場對於所謂「開悟」的辯證,背景是作者已成為某種道場的住處,以第一人稱的紀實方式來描寫一位開悟者如何處理來自各方信徒的疑問。


      這種寫法很大膽而聰明,因為當一個人宣稱已經全然開悟後,便讓自己擁有一種危險的優勢:他可以權威地表達看法與質疑我們這些尚未開悟的人,但風險則是,我們也可以根據他的說法來自己判斷此人是否真的開悟。就此而言,本書的作法是成功的。這位宣稱開悟的作者儘管文筆有點臭屁,但他的說法不落於任何宗教的俗套,沒有扯到非理性的崇拜或無法驗證的超現實渲染,而是處處可見很實際的想法與很有說服力的辯證,對「開悟」這個神祕的體驗提出了很個人、很誠實,也很嚴謹的看法。


      傑德的開悟是靠一種徹底的覺察來達成。覺察什麼呢?覺察「真相」(或真理,但我不喜歡翻譯成真理)。傑德說的通往開悟之道極其單純:


      「這是想要開悟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坐下來,排除雜念,問自己什麼是真實的,直到你確實知道。」


      至於什麼是判斷真相的標準,傑德沒有提供現成的答案。我想不應該提供,也無法提供,因為「道可道,非常道」,通往真相之道是無法用文字傳達的,這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旅程。


      傑德身為開悟者,雖然無法直接告訴我們真相,但他使用了許多生動的比喻(柏拉圖洞穴、吸血鬼、毛毛蟲、莊周夢境、駭客任務……)來說明假象何以為假。雖然這也是很多靈修與宗教信仰勸人放棄世俗的常用說法,不足為奇,但如果以這個為出發點誠實地探究下去──問自己什麼是真實的──最後必然會導致對於信仰的幻滅與否定。畢竟在本質上,所有的信仰都是建立於道聽塗說之上,都是妄念。


      對於信仰的幻滅,是傑德所謂通往開悟的「第一步」。傑德精采地描述踏出了「第一步」之後會經歷到的那種絕望,有如被困在一棟燃燒的大樓中,唯一的出路就是破窗跳下。你深刻地體認到,停留在原處是死,撞破玻璃跳出去也是死,但你別無選擇,只能勇往直前,儘管前方看似也是死路一條。


      當一切都失去意義,陷入絕望的深淵,此時自我才會瓦解。傑德說開悟的狀態是「恆久非二元覺知」,顧名思義,「恆久」就是非暫時的、非短期的,「非二元」則是無分別、無對立,簡單來說,就是「無我」。也就是說,開悟是一種恆久的無我、無分別心的覺知狀態。要失去自我才能開悟,或者,開悟就會導致失去自我,但不管是雞生蛋或蛋生雞,自我泯滅的過程是非常艱辛的絕望煎熬,就像死亡般無可避免。


      這也是本書讓我讚歎的一個觀點:在深刻的沮喪與絕望中,可以看到無我的真相。所有身陷絕望與沮喪的人,其實都面臨著人生的轉機,而開悟甚至可能是如死亡般必然(傑德說的!)。


      但是,如果一切信仰皆虛妄,那麼當然也包括了靈魂鬼神的信仰,隨之而去的就是整個天堂地獄輪迴轉世等等妄念,於是我們只剩下此生此地、此時此刻能夠把握。這樣的結論雖未免讓人覺得就算此刻光明,將來必然開悟,但未來也可能只是一片黑暗?


      傑德很輕鬆地回答這樣的問題:「你可以說我毫無分別、什麼都相信:鬼魂、流血的雕像、外星人綁架事件、外星人虐殺牲畜事件、玉米田圈圖案、預言、魔鬼附身等等。我幾乎毫不篩檢地照單全收,因為這樣比較好玩……在夢中要如何劃分界線?一切都很好啊。我如何看待這些事物是無關緊要的。」坦白說,我覺得傑德這樣回答是避重就輕,但妙的就是,傑德在書中也承認這是避重就輕。被學生追問之後,他終究還是提出了很值得參考的看法,但我就在此賣個關子吧,留給讀者自己去發掘。


      閱讀這本書時,我想讀者自然會有、也應該要有許多這類的疑問。提出質疑甚至比找到答案更重要。如果只是囫圇吞棗地把書上所說的照單全收,難免辜負了傑德的苦心。


      撇開「開悟」這件豈有此理的事情不談,我覺得本書另一個值得參考之處,就是看到傑德如何盡情、輕鬆又認真地享受生命中的各種活動,小至洗碗、散步、打電玩、騎單車、觀賞風暴,大至跳傘、經營一個另類道場、傳道解惑等等。對一個「無法繼續扮演舊的自我,無法分享共同語言」的開悟者而言,一切意義皆徒然,而真相就存在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但是,他未免也玩得太開心了吧?這也許是美式文化特有的態度。說實在的,一向屬於東方嚴肅奧義的開悟,在此加入了一些西方的平易輕鬆,也是好事一樁。


      最後,傑德說他寫了這些關於開悟的書之後,已經沒有實際現身教導的欲望了:「老師的角色是個假面具,就像其他角色一樣,只是一套戲服。它不是『真實』的我,我不認為我有力氣再來扮演這個角色。它是我穿過的外套,現在脫了下來,它的用途已經完成。」我覺得光憑這一點,傑德就勝過了檯面上許多裝模作樣、其實身不由己的「大師們」,我必須再給他一個讚!






    其 他 著 作
    1. 靈性的自我開戰 Spiritual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