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追求不遺餘力的美好生活態度
很巧合的,我生平地一次出國,地點就是倫敦,還記得是1996年,我代表當時的公司參加英國總公司的經銷商大會。第一次造訪倫敦的感覺很奇妙,入住旅館時已經是晚上10點,大部分的商店已經關門,我卻掩不住內心的興奮,獨自走在牛津街上,看著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品牌櫥窗,好奇地探索著,同時大口呼吸著清冷的空氣,一種很不真實的感覺,這就是我對倫敦的第一印象。
?
爾後因為工作需要,我曾經一年內遠赴倫敦四次之多,自然越來越熟悉Camden Market、Piccadilly Circus、Covent Garden、Knights Bridge等區域,飽覽音樂劇、跳蚤市場、百年經典百貨公司、博物館、公園、倫敦塔、泰晤士河遊船、大笨鐘、教堂,一直到後來才有的倫敦眼,都讓我深深愛上這個迷人的城市,更開始探索英國的文化、時尚、戲劇,除了一定要看的音樂劇之外,我特別鍾愛英國相關歷史或經典戲劇,例如珍奧絲汀所改編的電影或劇集、電視劇《唐頓莊園》、《Cranford》、《百貨人生》(Mr. Selfridges)、《白羅神探》,甚至小時候看過的《步步驚魂》(Thriller),至今是我休閒時一看再看的劇集。
倫敦的前衛與經典是如此和諧並存,我喜歡老派的英國文化(下午茶、家用擺設……),也欣賞前衛的英倫時尚(電子樂、龐克、Vivienne Westwood……),然而身為一個異國人,一旦到了喜歡的城市,旅遊難免變成一種制式化的行程,藉由大眾旅遊書上的推薦景點及部落客的旅遊分享文僅能獲取皮毛,若想要再深入了解,就得採用居遊的方式,從觀光客的觀點進化為新住民的視角來了解一個城市。好比老牛今年夏天在法國旅遊就刻意避開巴黎,因為已經不想再跟著一票觀光客進行每天重複的行程。
於是,如果你/妳也像我一樣喜歡倫敦,也對倫敦已有一些初步了解,我非常推薦你/妳閱讀本書,本書的作者是我的親姪女,她從2012年先赴倫敦西敏寺大學攻讀時尚經濟管理碩士,畢業後又陸續幫雜誌採訪、撰寫文章,以她長期在倫敦居遊的經驗,特別整理出許多私房導覽景點,帶你更深入了解倫敦的創意環境。看完本書,我已經開始規畫下一次的倫敦行程,像是我最喜歡的藝文之旅又多出好多選擇:國家肖像藝廊、V&A孩童博物館、Museum of Brands、Zabludowicz Collection、Maison Assouline、Roundhouse、Union Chapel,而書中所列的Marylebone High Street、Lamb’s Conduit Street、Exmouth Market、Bermondsey Street、Brixton Village、Redchurch Street,則成為我的逛街新地標,時間最好安排在5月中下旬,還能夠參觀Photo London攝影展以及 Offprint London的藝術書展。正如同作者沛甯所言,倫敦可以滿足所有追求生活品質不遺餘力的你/妳,一再前來體驗倫敦人的美好生活態度。
美容教主 牛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