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圖解資料學:從51個關鍵主題,全面掌握文字型資料、資訊圖表到大數據的蒐集分析與運用(增訂版)

圖解資料學:從51個關鍵主題,全面掌握文字型資料、資訊圖表到大數據的蒐集分析與運用(增訂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354810
王友龍
臉譜
2015年12月19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2354810
  • 叢書系列:企畫叢書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企畫叢書


  • 商業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企劃書/商用書信











      資料轉換成情報或觀點的鍊金術

      從產生資料(蒐集)→分析(資料整合與觀點的形成)→呈現(製作提案書)→提案(發表)

      13個步驟,完整流程(大循環)全詳解



      資料可能只是一種簡單的訊息,也可能轉換成有力的情報,其中關鍵在於整合分析力。在海量資料中,如何將一般的data經篩選、整合與分析後,轉換為有用的information,是現代人提升競爭力的必備技能。



      前置作業

      在蒐集資料前要先確立研究目的或解決問題的假設,才能有效地蒐集與篩選資訊,一開始就要先釐清蒐集資料的「意圖」、「目的」與「屬性」的IPA法則,並在IPA法則下,明確化5W1H (Why+What +Who+Where+When+How much)的內容,才能事半功倍。



      資料的類型

      資料的類型可分為文字型、數據型與圖像型三大類,從取得方式又可分為透過市場調查付費取得的「一手/初級資料」,和從網路或報章雜誌上免費公開的「二手/次級資料」;從性質看則有可進行統計分析的數據型「量化資料」,及經由消費者意見訪談所得的文字記錄式的描述型或探索型的「質化資料」。



      資料蒐集的方法

      準備兩張A3紙,一張是由IPA與5W1H項目組成的草圖,另一張則是涵蓋研究或假設性質、資料起迄時間、資料型式、資料來源與取得方式與費用五大項目的「資料蒐集評估表」,反覆檢查無誤後就可開始,先從「二手/次級資料」著手,有需要再蒐集「一手/初級資料」,也可透過特定對象訪談法與人員情報法取得「探索型」資料,作為對照輔助。蒐集資料原則與流程,愈嚴謹愈好,以避免結論偏差。



      如何進行分析

      資料分析階段的重點在於整合與解讀資料,從資料拼圖的過程中,提出洞察與觀點。文字形資料有兩種分析方法,一種是從上而下,運用「分析式歸納法」獲得結論,另一種是由下而上,運用「K.J.法」、「魚骨圖」或「紮根理論」發展出一套理論體系。數據型資料則可透過電腦統計軟體的運算,呈現資料間的相關性,再從分析結果中發掘出有用的情報。



      「資訊圖表」與「大數據」

      在海量數據時代,一般人必須對大數據的概念和演算分析有基本認識,以及具備思考與找出問題(驗證假設)的能力,書中介紹資訊圖表的原理與運用,以及大數據分析流程的起點與終點,從提出假設到驗證假設、擬定策略與進行簡報三部曲。將資料進行視覺化處理後,才能對公眾或客戶、主管傳達你對問題的洞見與判斷。



      書中還介紹了市場調查的實務運用、調查報告的撰寫方式,以及建立個人與企業情報競爭力的方法。此外,作者特別以撰寫《你所不知道的IS》一書的經驗為例,分享如何將資料自下而上堆疊組織成目錄與文章內容的方法,將新聞報導中的文句加以改寫的技巧。





    一、概說

    ◎本章說明與學習目標

    1.資料的定義與三個要素

    2.資料蒐集分析的目的與重要性

    3.資料蒐集與分析在提案流程中的位置

    4.資料蒐集與分析與知識管理的關係

    5.資料蒐集與分析是知識經濟的基礎



    二、資料的樣貌與分類

    ◎本章說明與學習目標

    1.從資料到企業情報

    2.資料的分類

    3.資料的分類-從企畫與行銷的角度

    4.資料的分類-從本質與型態的角度

    5.「圖像型」資料的相關說明

    6.定量與定性情報之間的層級關係



    三、資料蒐集的方法

    ◎本章說明與學習目標

    1.資料蒐集的IPA與5W1H法則

    2.資料蒐集的原則

    3.建立「資料蒐集評估表」

    4.資料蒐集的流程

    4-1.確認研究主題或解決問題的假設

    4-2. .設定時間範圍

    4-3.描述型研究資料的蒐集

    4-3.1.1先蒐集次級(二手)資料-從網路搜尋

    ○Google與Bing搜尋結果分析

    ○分析與討論

    4-3.1.2先蒐集次級(二手)資料-從實體資料搜尋

    4-3.2蒐集初級(一手)資料-市場調查

    4-4探索型研究資料的蒐集

    4-4.1進行特定對象的訪談

    4-4.2人員情報型的資料蒐集

    ○探索型案例研究-店頭訪查資料彙整分析

    5.資料不足時的因應方法

    ○分析與討論



    四、資料分析的方法

    ◎本章說明與學習目標

    1.文字型與數據型資料的分析

    2.從資料的倉儲化與觀察開始

    3.從新聞報導中萃取素材的寫作技巧(以「你所不知道的IS」一書的寫

    作經驗為例)

    4.文字型資料的分析流程(從不同來源的文章裁切整併成一篇新文章的流程)

    ○描述型案例研究-電子書產業分析(K.J.法的原理運用)

    4-1.分析資料,形成觀點與結論

    ○案例演練-時間序列分析的排列

    4-2.呈現分析後的資料,進行提案

    5.數據型資料的分析方法

    5-1.認識數據型資料的尺度類型

    5-2.數據資料分析法

    5-3.超級數據分析

    6.資料分析的大躍進-高價值情報的產生

    ○分析與討論



    五、「資訊圖表」與「大數據」

    ◎本章說明與學習目標

    1.資訊圖表的呈現與運用

    ○運用PowerPoint製作簡易的資訊圖表

    2.大數據的分析與運用

    2.1大數據的意義、歷史起源與分析方法

    2.2數據資料的可視化

    ○分析與討論



    六、交叉表與記錄表的運用

    ◎本章說明與學習目標

    1.交叉表與記錄表的由來

    2.認識交叉表的形成原理

    3.交叉表的運用

    4.認識記錄表的形成原理

    5.記錄表的運用

    ○分析與討論



    七、建立情報競爭力

    ◎本章說明與學習目標

    1.情報與資料的界限

    2.建立個人情報系統

    3.建立企業的情報競爭力

    4.建立家庭的參考資料圖書館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