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白色倒影:敘事醫學倫理故事集

白色倒影:敘事醫學倫理故事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105234
林慧如
麗文文化
2015年11月30日
100.00  元
HK$ 90  






ISBN:9789866105234
  • 叢書系列:醫學科學叢書-高雄醫學大學
  • 規格:平裝 / 224頁 / 25k正
    醫學科學叢書-高雄醫學大學


  • 醫療保健 > 常識/概論 > 傳記/雜論











      「敘事醫學」──

      醫者將醫療行動轉換成文字,透過故事的撰寫,使醫者擁有換位思考的能力,並且體察人們在不同社會脈絡下的處境,藉此改善日益疏離的醫病關係。



      本書收錄二十二位來自高雄醫學大學實習醫生的作品,將活生生在醫院發生的事件,運用文學的筆法,構成一篇篇易讀又深刻的故事。每篇故事後再加上另一作者的評讀,給予讀後的心得回饋,加深醫療過程的深度與廣度,彷彿邀請讀者找出共鳴之處,進而與自己對話。






    序言

    顏序|顏正賢

    陳序|陳彥旭

    陶序|陶宏洋

    編者序



    導讀

    導讀一:敘事醫學與臨床倫理的交會│林慧如

    導讀二:倫理書寫的意義│王心運



    I 敘事表達能力

    1 回診|余安立

    2 新年快樂|黃亞寧

    3 渲黃的微光|林家飴

    4 門診的牛肉麵|鄭中竣

    5 謝謝,「3245xxxx」|黃鵬仁

    6 困住的Ω|陳昱豪

    7 青春─野性的吶喊|蕭仁豪

    8 再次碰面的張女士|邱暐麟



    II 倫理脈絡呈現

    9 +�-、+�-、+�-|蔡育瑾

    10 都靠醫生了|劉瑋秦

    11 無助的情求|吳東琰

    12 遺忘的71號房|胡逸驊

    13 診間裡的百合花|林冠樺

    14 聽見的真實|李廷慧

    15 逆風行路|陳信源



    III 倫理內涵品質

    16 還債|廖翌喬

    17 皮球|蕭文秋

    18 回家|邱俊霈

    19 主動脈剝離的人生|韓政達

    20 靜風|陳銘貴

    21 血泊中的希望|溫淮緯

    22 手心的檳榔|張家銘






    編者序



      從98 學年度第二學期(2010 年2 月至6 月)開始,高雄醫學大學在教育部顧問室的補助之下,開設了以「敘事醫學」為進路的「敘事醫學倫理」課程。第一屆課程開設在醫學院,做為醫學人文課程之一,選修的學生包括醫學系與呼吸治療學系二年級同學。因為課程對象是還未進入臨床的二年級同學,內容設計主要以介紹敘事的知識與技巧,以及訪談病人的團體敘事活動等為主。經過課程的教學與實作之後,同學們均能應用不同的敘事手法完成病人故事的團體報導,而在課程回饋裡同學也指出:經由敘事的學習,能提升學生對自我主觀性的覺察,以及對他人所述故事的開放性。這次課程經驗已發表在2010 年第四期醫學教育雜誌裡。



      99 學年度開始,這一課程也開放予護理系同學選修,讓醫護同學們有機會能在不同觀點的激盪下共同完成團體敘事的活動。但因為低年級的同學仍未實際接觸到臨床,故此時的課程仍以訪談病人、家屬、醫療人員,並共同建構可以理解的訪談故事為主。然而參與課程設計的老師一致認為,敘事醫學應該可以在臨床上發揮更大效用。



      直到100 學年度,我們受當時高醫大學士後醫學系田英俊主任的邀請,為學士後醫學系三年級(相當於醫學系五年級clerk 階段)開設一門醫學人文課程。此時同學正值實習醫學生的階段,敘事是最為貼近這個階段的學習模式:當同學們親身進入臨床,面臨各種情境衝擊,最有強烈的說出故事的動機。另一方面我們考慮到實習醫學生的學習時間,無法像一般在校學生般固定在教室上課,那麼我們的考驗是,如何開設一門較具彈性、又符合同學們眼前經驗的課程?於是我們想到「敘事醫學倫理」這門課程,既能符合實習醫學生的學習需求,也能符合臨床實習的時間分配。2014 年第一冊《敘事醫學─臨床倫理案例集》的出版,便是由彼課程的成果匯集而成的。記得當時,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當時醫學系林志隆主任看到編者拿在手頭上評分的案例,興起了出版為敘事案例集的想法:出版除了做為紀念外,在未來學校倫理教學上也是非常寶貴的教材。因而在林主任的大力支持下為我們籌到第一冊案例集出版所需的經費。



      本次出版則是102 學年度「醫學倫理與法律」課程成果的集結。修習此課程的同學除了完成一份具情境脈絡的臨床倫理故事,還需與同學交換案例閱讀,並為對方所寫之故事提出一份案例評讀。課程結束之後,我們徵得同學的同意,將入選作品予以集結成冊。本選集便是從同學作品中精選二十二則案例故事,授權麗文文化事業機構出版,所得版稅都將回饋給高雄醫學大學醫學教育基金會,做為未來敘事案例出版經費之用。



      再來是導讀與序言的部分。本書的導讀部分由授課老師分別針對「敘事醫學與臨床倫理的交會」與「倫理書寫的意義」兩部分寫下導讀,希望能讓讀者較為快速掌握敘事案例閱讀的方法與其內在精神。導讀部分介紹了本課程教師評分的標準,正文案例的編排也是依據上述評分面向予以分類,包括:敘事表達能力、倫理脈絡呈現與倫理內涵品質三大面向,並盡可能附上教師的簡單說明,以幫助讀者們了解教師評量的內在過程。至於序言的部分,除了很榮幸邀請到課程進行時的醫學院顏正賢院長與醫學系陳彥旭主任作序,更感謝協同授課的高雄榮民總醫院陶宏洋醫師賜稿。顏院長與陳主任近幾年來的大力支持鼓勵,為我們帶來了良好的醫學人文授課環境。而高雄榮民總醫院陶宏洋醫師深厚的倫理素養,以及其打破階級與專業隔閡的開放胸懷,促成臨床與人文教師的長期合作,讓我們無形中進行了許多深度的學習。



      自己當然不能感謝自己,可研究團隊的彼此互補與督促,讓我們彼此都成長了不少。本書出版也要感謝辛勞的助理郁竹、曉菁、雅婷、佳柔與多禾,特別是郁竹,從2009 年的教育部計畫就開始參與敘事計畫,本書的出版也經過她來回與作者群及出版社聯繫才能順利完成。



      最後要感謝的則是本書真正的說故事者,本校BM100 學士後醫學系八位,以及十四位M98 醫學系的同學們。感謝他們無私地提供自己的故事,感謝他們用心所寫下的好故事,感謝他們共同為高醫的倫理教育投入一段青春的歲月。





    其 他 著 作
    1. 嬰兒塗鴉:培養聰明大腦的方法Toddler Scribbles
    2. 心的時差:敘事醫學倫理故事集(精神醫學篇)
    3. 明代軼聞(全一冊)
    4. 人生畢業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