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定價117.00元
8
折優惠:
HK$9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看不見的聲音,聽不到的畫
9789862354728
大竹伸朗
西島秀
臉譜
2015年12月10日
140.00 元
HK$ 119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2354728
叢書系列:
SOURCE
規格:平裝 / 352頁 / 13 x 18 cm / 普通級
SOURCE
分
類
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家傳記
同
類
書
推
薦
春天終將來臨:大衛.霍克尼畫在諾曼第
三心集
張伯駒過眼錄
矇矓的恆星:李奧納多.達.文西
真實色彩(限量雙面書衣親簽版):優席夫的藝術光旅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過去是新鮮的,未來是令人懷念的: 奠定創作的關鍵30年對談&自述(18禁)
內
容
簡
介
創作的衝動通常是在遠離道理的地方發生
為的是內心那張未完成的地圖
記憶.日常.現在與未來
活躍於日本當代藝術最前線的全能型鬼才藝術家─大竹伸朗
從追憶少年到「全景1955─2006」展創作軌跡全記錄
「人看著東西來作畫」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人無條件相信的看和畫之間,到底有著什麼東西?
對於模糊持續存在於自己心中的畫作所抱持的想法,和動物或全盲者的創作
之間,不是應該有著超越看和不看的無趣本質嗎?
人類盲目相信的看與不看這種以一張眼瞼為界線的行為。
不斷重複開關的薄皮膜背面,每天晚上都在放映不需要光源的夢中世界的映像。
雖然不知道拼貼這個字的意義,但是,透過自己的方式重新排列出他人製造出的平坦世界,而呈現在眼前的光景,有著出於孩童心中的些微犯罪意識和充滿反抗心態的舒暢無知。我認為,那意識本身一定跟藝術的世界有著某種關係。
如果自己可以將「棲身之所」轉移到剪貼簿頁面中,我會怎麼看待這個世界呢?我不斷移動「棲身之所」,或許跟剪貼簿有關。
人與人之間的邂逅,跟拼貼非常類似。
從別人那裡得到的「影響」也和拼貼的「效果」非常類似。
所謂作品創作,應該是想了解「不了解的東西」,
然後,對再度相遇的下一個「不了解」感到一股難以壓抑的衝動……如此不斷重複。
到目前為止,這對我來說是最容易了解的語言。
大竹伸朗,當代藝術家,一九五五年出生。八O年代初期以鮮明強烈風格出道,震撼了現代美術界,成為日本新繪畫的旗手。他以「既有存在的物件」為素材,透過繪畫、拼貼、攝影、裝置、聲音、書籍等不同媒材,強烈且直觀地建構自己的世界。一九八二年開始在日本及美國等地舉行個展,獲得極高評價。而後進行各式各樣的藝術表現,活躍於國際。二○○六年,於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舉辦大型回顧展「大竹伸朗 全景1955-2006」,以近二千件的作品群作為至今藝術活動的大成。
大竹伸朗喜歡撿拾各種奇異的廢棄物來裝飾房子,他設計的建築物呈現出一種俗豔的趣味性與庶民的親切感,被稱之為「陋器建築」。二○○九年,應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之邀,在直島上創作的錢湯「I?湯」,再次展現他的拼貼表現主義,從外觀的巨型裸女剪影燈箱,到室內的彩繪磁磚風呂繪、船艙、松樹,以及各種原創藝術畫作等等,都讓觀眾看到藝術家的爆發性。二○一二年,他應邀參加世界三大藝術展之一的卡塞爾文獻展,二○一三年,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則邀請他前往參展。
大竹伸朗堪稱多產藝術家,作品超過三萬多件,質量兼具,廣受日本國內及海外美術館收藏。日本中生代藝術家村上隆表示,大竹伸朗可謂他的啟蒙老師,當年他就是看了日本當代藝術推手小池一子,在佐賀町展覽空間策畫大竹伸朗展,才走上藝術之路。
本書是大竹伸朗從追憶少年到「全景1955─2006」展創作軌跡的全記錄,由56篇散文組成,分為<遠景:記憶與創造><全景><近景:日常與創造>三部分,除了日常生活的思考,也是大竹針對與每天創作有關的各種主題和素材具體地重新思考。他試著在可能的範圍之內,以繪畫創作為主軸,將過去自己所創作的立體作品、版畫、攝影、照片、貼畫、聲音、繪圖等作品,與自己的距離、邂逅和思考等,徹底轉換成語言。
「以什麼樣的觀點,將直接連結到創作的衝動和思維,轉換成什麼樣的語言,才可以順利傳達給人們?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結果,卻總是重複陷入一股無法順利轉換的焦慮當中。不過,我微微感覺到的,那種「每次都無法傳達的焦慮」,最終總是會讓我「動手」進行畫作或文章的創作。
某天,在進行剪貼簿的創作時,我腦海中了突然浮現「地圖」這個字眼。剪貼的行為,感覺就像是針對自己內心的「地形」進行地圖製作。當時,我以為那只是自己的幻想,但之後,我認為每一個人內心都有以各種不同形狀呈現的未完成「地圖」。
以什麼樣的方法、和這種內心「地形」產生什麼樣的關係,或者完全無關,就因人而異了。
就算這始終是張未完成的地圖,但我非常想透過某種表現方法,盡可能在內心中感受到的「地形」中來回漫步,即使很模糊,可能的話,我還想看看燒炙出的「地圖」,就算只有一瞬間。」
目
錄
遠景 記憶與創造
等身大的卜派
五歲那年的春天
畫之根
時間的印刷
鉛筆的遠吠
斑紋的透視法
紙牌的教誨
黑色的景盤
砧板的記憶
米契爾的去向
三十萬日圓與緣分
數位與放大鏡
素描本的無意識
穿越烏龍麵糰快車
海葡萄與8釐米的記憶
黑與白的時間
畫與美國
梵谷與月兔耳
雜色鏡球
全景
喪家之空
牛男的思念
畫的重力
女神的自由
原野的個展
踹景
味噌豬肉湯、畫和聖伯納犬
紅色的荒謬
藍色的荒謬
一無所有的地平線
誤解蟲
看不見的畫
畫中的空地皮
拼貼球
近景 日常與創造
此處還沒有的東西
愛到骨子裡
唰唰砰砰
老頭的眼珠
竹輪小姐的眼睛
高野山的縫紉針
大胡蜂和杜象
吐司畫
安迪.沃荷
洞窟的一朗
達文西和奶油刀
地圖的臭味
路上的鉛筆
照片殭屍的逆襲
被貼上的時間
看不見的秘寶
消動與衝去
四個字的狼煙
F型的衝動
結束的看板
繪畫時間
距離和單車
宇和島機場商店街
後記
序
推薦序
大竹伸朗對我的影響
文:詹雨樹(拚貼創作者)
第一次接觸到大竹伸朗(Shinro Ohtake)先生,是他硬殼作品冊《倫敦/香港 1980》。整個封盒上散佈著零碎的各種圖案,有藥品商標、乘車券和可能打開吃過的糖果紙…每個物件像是標本般躺在發黃的紙上。盒子裡躺著的小本書是他在旅行中的手繪加隨興拼貼,整本感覺就像是他突然想到甚麼就畫了,然後可能也沒想畫完就斷了,拼貼更像是缺塊的藏寶圖,感覺就像是我正在偷窺他剛寫完的虛構日記。我愛死了這種風格!
之後,藉著一次到東京搜刮了些他的作品書,有塗鴉、有拼貼也有像素人般粗拙的漫畫,當然出現更多的是搔首弄姿的桃紅色女人們。但有些拼貼不再像遊戲似的輕鬆,改以濃烈的重口味塗抹,有點像Peter Beard會在攝影作品裡塗抹上奔放的非洲意象一樣。大竹先生大部分的拼貼都被蓋上了厚厚一層的筆觸,要不然就是會有黏著像是剛好掉落下的物件。但隨意的寫實仍然保持,會覺得是個無聊的青春期高中生在課本上的亂塗鴉,猛翻一頁就跳出個滿版裸女的特寫啊!
大竹先生認為拼貼創作時,如果一直被素材占據了意識,會陷入無法更好的狀態。反倒是隨手撿拾丟在垃圾桶的碎片,還有著更多充滿未知魅力的元素。所以他認為做拼貼最好的平衡,就是所謂影響或效果,一直存在於你無法注意到的地方。「意圖」是他覺得做拼貼的契機,他說這種行為有點像是對自己的內心地形製作地圖。想到我最初會做拼貼,完全就是一種想要占有的慾望,而我又不想讓別人一眼就直接看穿我的意圖,所以和大竹先生透過自己的方式重新排列組合別人已經製造出的世界一樣,「做拼貼」有著宛如發洩隱藏於心中的反抗和犯罪意識的舒暢。
最後以大竹先生下面這段話作為他對我的影響結語,「貼比不貼好這句話就好像永恆不變的拼貼標語一般,不成功的話,撕下來就好,不貼就不會有撕下來的感覺。所謂的拼貼,或許就是改變位置。」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