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為什麼要旅行?
旅行,是為了讓生命不一樣。
王爾德說:「很多人三十歲就死了,因為他們一直重複同樣的生活。」但有什麼辦法呢?我們就是要每天起床→吃早餐→上班→工作→休息吃午餐→下班→回家吃晚餐→看電視、打電腦或滑手機→睡覺……日復一日,過著有如錄影帶重播的日子,過著蠅營狗苟如黑白片的日子。
除非去旅行:從早到晚,旅程中的每一天你不斷地遇見驚訝、驚奇、驚喜……甚至喜出望外,你看見的、聽見的、碰觸的無不是新的,甚至連空氣都是不一樣的。同樣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你卻會有著特別鮮明的記憶,烙印在你原本乏善可陳的一生中,旅行中播放的影片,是彩色的。
一年將盡,你會去回顧、留念,甚至「反芻」的,多半也只有那幾個彩色的旅行而已。
而且你去了不一樣的地方,遇見了不一樣的人,接觸到了不一樣的思想、習俗、觀念、文化……你終於知道「世界之大,大大不同」,原來有那麼多人過著和我們不一樣的生活,抱著和我們不一樣的信念,靠著和我們不一樣的價值觀,一樣活著,而且,很有可能活得比我們更好。
如果你接受了這世界那麼多的不一樣,那你又怎麼可能接受不了我們身邊的不一樣?不管人們怎麼想、怎麼做、怎麼相信,都是我們應該尊重、欣賞,而且欣然接納的。
不一樣的旅行,把你的「我執」消滅了,不再堅持一定要怎樣、一定可以怎樣……你的胸襟隨著你的目光更加的廣闊,你越發能含笑看著世上種種,不驚不詫,因為所有心情的悸動與波盪,在旅行中早已一而再、再而三的試煉、考驗過你了。
除了讀書,除了旅行,你不可能把自己「變大」,因為你的所知有限,你的所聞受困,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一隻井底之蛙。只有提上背包、打開大門,走向這永遠新奇的、不可知的世界,你才能不斷吸收新的知識、汲取新的經驗、建立新的體悟……當你風塵僕僕地回家時,你已經是一個不一樣的人了。
在日本箱根的雕刻之森畢卡索美術館,一位只有小學畢業的旅友,正向身邊的伙伴解釋畫家的不同創作時期與風格,有人忍不住質疑他的學歷與見聞,他只笑笑說:「沒什麼,我只是在西班牙巴塞隆那的畢卡索美術館,聽導遊講過一些而已。」
只是這樣而已,就變成一個不一樣的人了。為了不那麼早「死去」,為了讓自己越來越「變大」,為了能容納世上更多的「不一樣」,我們必須不斷地,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