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時候,常常聽大人們說,某人體質不好,易受風寒著涼感冒,提醒天氣變化時及時增減衣服;某人體質不好,不能吃生冷食物,吃了易拉肚子等。上中學時,學校選籃球運動員,也聽體育老師說,某同學雖然個子高,投球準,但體質不行。體質到底是怎麼回事?那時的確弄不清楚,只能簡單地認為是人的抵抗力差,身體不結實罷了。
1983年春節期間,我在部隊閱覽圖書室裡讀了王琦教授寫的《中醫體質學說》,才對中醫體質學說有了初步認識。回到地方後,便同王琦教授書信、電話聯繫,並當面求教,來往至今。在這期間,還專程到北京中醫藥大學參加了王琦教授的專科學習班。王教授為了鼓勵我深入臨床,不但贈與《中醫成功之路》等醫書給我,還題詞鼓勵我學習中醫經典:「讀書以明醫理,臨證以得真諦。」「要不斷充實自己,實現既定目標。」1998年仲秋,王琦教授為我編著的《實用掌紋診病技術》一書題詞「探索掌紋診病規律,發展生物全息理論」。
2009年3月26日,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了《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這個中醫體質標準正是王琦教授領導的科研小組,在《黃帝內經》「治未病」的思想基礎上,把中國人的體質科學地劃分為9種體質,即:一種平和體質(健康派);8種偏頗體質:氣虛體質(氣短派)、濕熱體質(長痘派)、陽虛體質(怕冷派)、陰虛體質(缺水派)、痰濕體質(痰派)、血瘀體質(長斑派)、氣鬱體質(鬱悶派)、特稟體質(過敏派)。這8 種偏頗體質,好似通往疾病的8條隧道。用體質學說劃分13億中國人,如同治療人的疾病時,即使疾病千變萬化,總是離不開六經辨證之分類。無論是醫者、患者、讀者,只要明白了8種偏頗體質的科學劃分規律,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人們調轉方向,走上養生保健、遠離疾病的光明大道。
觀人望診猶如望山,人有骨肉皮毛,山有土石草木。人的氣血色澤光潤,猶如山中氣脈旺而草木茂盛。枯燥之土,草木難茂盛而易枯萎。土石乃骨肉相稱,二者相保,山之有氣,人之有神。臟腑隱於體內,觀而不見,傳之於竅,發之為榮,分之五官,觀外者可見,猶如草木觀其葉即可知其根中營氣,觀其花即可以知果實。所以,觀人的頭面手掌等外表判斷健康狀況不難理解。手是人的第二張面孔,是自己健康與否的「病歷檔案」。「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手掌信息關全身。」這些樸素的經驗認識,都是歷代醫家長期臨床實踐的提煉總結。多年的臨床經驗告訴我,人的身體健康與否,在手掌顏面上均會出現信號顯示。講出真東西,教會讀者真本領,這是筆者編著本書的宗旨。8種偏頗體質在手掌和頭面肢體上出現的不同符號,為人們養生保健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指導方法。同時,也豐富了人們「治未病」和自我診療保健的具體內容。
這兩年,在我講授手診面診與養生時,以及在我編寫《新編皮膚病診療圖譜》的過程中,西安藻露堂中醫醫院、西安公眾營養培訓中心、西安新城職業教育公共營養師培訓中心、杭州寶琳美健貿易公司、西安生物醫藥技術學院劉金田院長、吉林省多元教育職業培訓學校趙宏校長、武漢陸軍161醫院檢驗科陳妍燕醫師、上海惠特麗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姚亞娟女士,均鼓勵我將手診面診醫學和辨清體質再養生的智慧結合起來,編寫一本「健康狀況,觀手掌握」的臨床小著與讀者分享!希望熱愛健康養生的讀者朋友,利用業餘時間翻一翻,常常對照自己的手掌看一看,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須知健康的體質不僅是先天稟賦,還要加上後天精心修養。
我想,所謂養生,應把體質養生同道德心靈修養結合起來,才是一個人的養生之根。本於「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起居調攝規律,飲食保持不偏不頗,不盲目追求神祕的不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保持心情舒暢,「高下不相慕」,就是最好的體質養生。
另外,筆者受台灣中醫師同德醫學會的邀請,赴台北中醫師公會講授臨床面診和手診技術。在台北的短短幾天,受到了學會理事羅明宇、陳志芳、曹永昌、林源泉、陳月琴、陳俊明等,陽明大學醫學學院臨床教授楊沛青,名醫范秀美、郭明亮、洪啟超、溫崇凱、吳家升、陳朝龍、陳風城、邱定、林文彬、林慶恆、陳震剛、李基華、洪義圓、戴文傑、賴鎮源等,以及工作人員劉盛嘉、鄭貴卿、曾馨嫻等朋友的熱情支持,本書的順利編寫與他們的幫助和鼓勵也是分不開的,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本書中太極拳動作由陳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邢攀峰先生演練示範,在此表示感謝!
莊子曰:不精不誠,不能動人。由於筆者水平有限,不足之處,請讀者批評指正!
趙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