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定價217.00元
8
折優惠:
HK$17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藏在身體裡的漢字故事:這些字、詞,為什麼這樣用?懂這些,你就是用文字表達內心戲的高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612191
張一清
大是文化
2015年12月01日
107.00 元
HK$ 90.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5612191
叢書系列:
Think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Think
分
類
文學小說
>
國學常識
>
字詞分析
同
類
書
推
薦
圖解DSE文言範文+經典(2022修訂版)
中國字例(精)(二版)
詞彙化與語法化:理論框架及應用分析【POD】
象形文字(七版)
漢藏語同源詞綜探【增訂版】
內
容
簡
介
大禹除了治水,還被全國人拿來當尺用,你知道嗎?
蘋果日報總主筆卜大中說:「讀漢字科普,就像坐上了時光機!」
目
錄
推薦序 讀漢字科普,坐時光機回到北宋開封�蘋果日報總主筆 卜大中
前言 正確的掌握漢字,是優雅的極致
第一部份 「計量用」漢字,以身體來丈量這世界
第一章?? ?測長短、量深淺,以「朕」為準
尋常,為什麼意思會變成普普通通?
誰的身體能成為尺?
外國人的尺也和身體有關嗎?
古代的哪些長度單位跟人體有關?
好遠!好長!怎麼用身體量出來?
一千萬分之一寸,該如何表示?
尺寸的意義延展
第二章?? ?面積、容量:我的房我的糧都用身體量
牆的面積的測量
城牆與等級的關係
我們怎麼知道一塊地的大小?
比「升」小的容積單位
比「升」大的容積單位
第三章?? ?秤重:一斤一兩各多少?問黑黍黃鐘
「錢」指的是最小的重量嗎?
比「兩」大的重量單位
比「斤」大的重量單位
曹沖為什麼用船稱象?
第四章?? ?算財富:有錢,用字就得不一樣
早期貨幣有哪些?
關於「文」的故事
古人怎麼數錢?黃金、白銀為何當錢使?
第五章?? ?西化的計量漢字,各有各的身世
一粒「米」引發的連鎖反應
由「音譯」催生計量家族新成員
當計量觸「電」之後
現代貨幣催生的新名詞
計量單位也會舊瓶裝新酒
第二部份 漢字裡的「數」,既精準又朦朧
第六章?? ?甲古文沒有,「數」和數「字」哪來的?
古人如何計數?
數字是怎樣產生的?
數字為什麼要區分大小寫?
第七章?? ?最小和最大的數「字」,「○」也算字
「○」是從哪裡來的?
和「○」的區別
最小的「數」有多小?
最大的「數」有多小?
第八章?? ?用實際數字表達朦朧意境
「三」到底是多還是少?
還有哪些「數」可以表多?
白髮真的有三千丈嗎?
二和兩及倆的區別
奇數就一定不好嗎?
中國人為什麼對八這個數字,情有獨鍾?
為什麼七十三歲、八十四歲不吉利?
第九章?? ?數字中的吉凶禍福
二和兩及倆的區別
奇數就一定不好嗎?
中國人為什麼對八這個數字,情有獨鍾?
為什麼七十三歲、八十四歲不吉利?
第十章?? ?數字的豐富表情,說到骨子裡
哪些字中藏著「數」?
詞中的「數」
第十一章 這些字裡頭藏著數目,用錯會鬧笑話
古人多大算成年?
多大年紀算長壽?
第三部份 如何用身體感受,真實的活著
第十二章 為了面子,這麼多字都表示「臉」
人有多少種臉面?
「臉」和「面」的區別
臉部還有哪些說法?
中國人的面子觀
第十三章 口鼻給這世界的回應,人總情不自禁
哪些漢字與鼻子相關?
「七竅」是指什麼?
與嘴相關的漢字
牙和衙門有關係嗎?
「吻」只是一種行為嗎?
第十四章 觀察的力量!嵌在眉目間的漢字
「目」的引申含意
關於「刮目相看」
還有哪些字是關於眼睛的?
「臣」、「民」究竟有哪些不同?
「眉目」如何傳情?
第十五章 積極思考的「元首」群漢字
「元首」是第一個首腦嗎?
我們真的能「頭」頂著天嗎?
何謂「頂戴」?
第十六章 著「手」,檢驗真理的唯一法則
你知道「左」、「右」最初的意思嗎?
何謂三左、三右?
「手」會變出什麼戲法?
「食指大動」是什麼意思?
「手」藏哪裡去了?
第十七章 伸出去和藏起來的腳
足是一隻腳還是一個就夠?
腳有哪些不同的叫法?
腳有哪些運動的型態?
第十八章 月亮影響著五臟六腑
臟器與精神世界有什麼關係?
人體臟器與月亮有關係嗎?
序
推薦序一
讀漢字科普,坐時光機回到北宋開封
《蘋果日報》總主筆�卜大中
這本由中國三位研究國學(漢學)的學者寫成的《藏在身體裡的漢字故事》相當有趣,讓我們使用一輩子中文的人慚愧不已,原來這麼多想當然耳的文字,其來源如此豐富有趣,我們甚至誤解其原意,將錯就錯了幾十年。
作者學識淵博,旁徵博引,信手拈來都是學問,比古代《說文解字》更厲害的是,它引進了歐美的觀念,並融入新漢語。但本書還是以古漢字為全書主軸,輪流解釋漢字的象形、指事、假借、形聲、會意、轉注的根源,教導我們漢字來源的豐富和其文化底蘊之深厚。
漢字不是拼音字,發音與文字是兩個系統,學起來很困難,不像西方文字,只要會說,基本上就會寫了。漢語是由兩千多個字不斷交相、搭配,而形成不同意義的詞。本書告訴我們搭配有其字義的邏輯,不可隨意混搭,以免不知所云。
這本書另一大特點是幽默有趣。漢字的解釋容易流於枯燥乏味,但本書卻把讀者帶進古代社會,好像我們坐時光機回到北宋的開封,生活在《清明上河圖》裡正在逛街,看那些做買賣的,如何使用度量衡、如何付錢、什麼錢;又看到病人去中藥店抓藥,治療身體內五臟六腑的疾病。他們如何丈量土地、如何數數、如何算錢、如何看待身體的特徵……,這些都可以從漢字裡看出端倪。
這是本漢字科普的書,寫得很流暢精彩,趣味十足。不過,本書還是有些缺憾,若能補足會更完備。首先,漢字本身具有意識形態,承載著漢人的偏見與歧視,主要表現在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例如古代漢民族,對四面的外族都以動物、獸類的字來稱呼他們,加犬字旁以示野蠻落後、不文明,像是東夷、北狄、西戎、南蠻;再例如在中國西南的傜族,原來是犬字旁,不是單人旁;廣西湖南山裡的僮族,原來漢字是犬字邊;如嶺南的獠族,以及古代住在北方的獯族、玁族等。
其次是性別歧視,女字邊的字很多是負面的意思,像是奴、奸、姦、妄、妒、妓、娼、媸、嫉、嫇、嫖等等。也許漢字的誕生到發展,都是男性主導,厭女情結發作,把很多壞字眼加上女字邊。
本書是根據原來的正(繁)體字發展出來的。中國政府把正體字改成簡體字,要講解原來漢字的根源與表意,就更困難了。關於這一點,作者避而不提,有些可惜。
前言
正確的掌握漢字,是優雅的極致
走在大街上,你會看到廣告、標牌;親戚朋友之間的聯繫,你可能會用手機發資訊;想瞭解國內外新聞,你可能會看看報紙或上上網;甚至是到了國外旅遊,你也時常會發現用漢字寫的景點介紹。這麼說起來,漢字真的是無處不在。那麼,你知道我們現在看到的漢字,它們在很久以前是什麼樣子,許多國字最初的意思又是什麼嗎?當你瞭解到漢字也和人一樣,彼此之間存在著遠近、親疏的親緣關係;或者就像人以類聚那樣,存在著物以群分的族群現象,你會覺得有趣嗎?
舉例來說,「額」這個字,現在最常用的意思是「腦門」;而「題」最常用的意思則是「習題、試題」等等。可是,這兩個字在很久以前卻是親戚,都指額頭和前額。這種親緣關係,一來往往在字形上留下烙印,比如這兩個字都包含「頁」,而「頁」在古代表示的就是頭部的意思;二來,許多字現在的意思往往是由最初的意義一步一步發展而來,瞭解它們本意,也就是追究它們的血緣與宗親,這有助於加深對它們現代意涵的理解,如「金榜題名」的「題」,就是因為原先額頭的意思包含著高處、頂端等含義,所以逐漸發展出了「在高處書寫」這樣的解釋。
再比如,「尋」和「常」合起來能夠表示普通、平常。與此同時,這兩個字在古代還都屬於計量單位,就像我們現在常常把具有某種共同特徵的人叫做「某某族」一樣,它們和它們的同類其實也可以被稱為「計量族」。
如果能夠循宗親、族群等線索進入漢字世界,最大的好處是我們的眼裡將不再是一個個零散的漢字,而是具有一定脈絡關係的漢字網路,這樣就可以?明,身處現代的我們簡化了文字的記憶單元、也減輕了記憶負擔,從而提高記憶漢字的效率,同時還能引導我們瞭解漢字背後的文化底蘊。例如「尋」在甲骨文裡的字形是人伸展雙臂的樣子,表示伸開兩臂丈量寬度,所以它最初的意思就是一種長度單位。它明確的告訴我們,古人最早是通過自己的身體去丈量外部世界,而且這是人類社會不分種族的共同文化現象。
由此可見,普通平凡的漢字,它們背後卻隱含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具有廣博的知識背景。而且這些知識對於我們瞭解漢字、學好漢字,以至避免舛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作用。例如「深孚眾望」中的「孚」,常常容易錯用成「符、副、負、服」等字。這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不理解這種說法以及「孚」字的最根本含義。「孚」是上、下結構,上面是「爪」,表示「手」;下面是「子」,表示「嬰兒」。合在一起就是用手抓握嬰兒,也就是「孵」的意思。而鳥禽類孵化幼崽,其孵化時間都是固定不變的,因此就有「誠信」之義。那麼,「深孚眾望」以及其中的「孚」正是含有「令人信服」的意思。樣看來,瞭解字詞的本質意義,對於更準確、更有效地掌握漢字,顯然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我們正是著眼於日常生活中,對於漢字應用的方方面面,把我們多年來浸淫漢語、漢字和語文教學研究的點點滴滴,整理彙集到一起,以分冊和章節的形式,與大家談天說地,梳理漢字的宗親與族群,分享尋常漢字背後的不尋常。我們希望,學習漢語、漢字以及對漢語、漢字感興趣的讀者,在學習鞏固漢語、漢字知識和瞭解中華文化的時候,能夠參考我們奉上的這個類似「枕上詩書」的「漢字家族」系列。
這套圖書能夠付諸寫作出版計畫,我們對諸多相關人士懷有深深的敬意與謝意。
首先,我們感覺到自己的確是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書稿的正文以及在主要參考文獻中,我們列出並且提到了在各方面給我們提供養分的先賢和今賢。真心向他們卓越的貢獻致敬,並向他們給予的滋養鞠躬致謝。
其次,我們不得不說,這套系列圖書計畫的構想與實施,也得益于幾個適宜的機會。其中既有我們所承擔的科研計畫,也有我們參與某項事務的機緣。而在所有的這些工作與活動中,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姚喜雙和孟慶瑜兩位先生對我們幫助極大。另外,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的金越、萬衛兩位先生,以及漢字聽寫大會總導演關正文先生,在與他們合作的過程中,也讓我們受益良多。特別是萬衛先生,還在我們完全不知情的狀況下,為我們和中華書局起了牽線搭橋作用。在此,一併向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在確定這套叢書編寫計畫過程中,我們還受到了中華書局──宋志軍先生和馬燕女士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對他們的職業素養和水準,我們心生感佩;對他們的耐心指點與幫助,我們也要說一聲:謝謝!另外,還要特別感謝中華書局的崔欣曄先生和吳捷女士精心為本書繪製的圖片。
最後,我們還要感謝我們的家人胡明女士、彭鶴先生、馬金山先生和張牧笛小姐,因為他們不僅給了我們精神和生活上的關愛和幫助,而且也是我們塗鴉之作的第一讀者,為書稿的修改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十二個漢字品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