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誰在地球的另一邊:從古代海圖看世界

誰在地球的另一邊:從古代海圖看世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178785
梁二平
風格司藝術創作坊
2015年11月06日
160.00  元
HK$ 136  






ISBN:9789869178785
  • 叢書系列:歷史群像
  • 規格:平裝 / 46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歷史群像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通史

















      海洋地圖改變了人類基於陸地認識世界的有限視野,以更宏觀的視角描述了這個世界。

      

      這些不斷進步的海洋地圖,為人類描述了世界的邊界,從而構成了完整無缺的世界圖景。

      

      一百五十多幅改變世界的海圖

      

      完整詮釋三大洋、五大洲、南北兩極的大發現。

      

      戳破大航海時代的神話,地理大發現的背後的目的是權力、掠奪與占有。

      

      大航海啟動之後的四百年間,黑奴貿易使非洲失去的一億人口中,更加殘酷的現實是,殖民者不僅給美洲送去了黑奴,而且送去了幾百年的奴隸制。。

      

      自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所造成的所有文化創傷之中,沒有哪一個創傷比埃爾南•科爾特斯對「瑪雅文明」和「印加文明」的毀滅更慘重。

      

      一八八四年「柏林會議」後,列強掀起瓜分非洲領土的狂潮,到一九一二年,列強已佔領非洲百分之九十六的土地。非洲被各帝國主義國家基本上瓜分完畢。

      

      地球百分之七十的面積被海洋覆蓋。大海不僅與陸地有著緊密的地理關係,也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而與海緊密接觸的人類活動,深刻改變了人類歷史進程。

      

      誰在世界的另一邊——嘗試以「圖說」和「說圖」的方式,反映被海洋隔絕的世界是怎樣被一步步地被發現,又怎樣被一幅幅奇妙的地圖聯繫在一起。從中可以發現,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圖繪製者,對空間有著不同的理解,描繪世界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可以感受到各種地圖所折射出不同的世界觀,和不同文明的神奇演進與融合。

      

      幾千年來,人類藉助航海認識了周邊世界,又通過控制海洋確立了各自的勢力範圍與相互關係。這些古代海圖不僅記錄了人們世界觀的演進,而且展現了各自的價值觀與權力意志,有發現,也有「被發現」,有優勝劣汰,也有弱肉強食……在商船與炮艦的交替中,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在不斷變化的海圖中,世界漸漸鋪排出今天的格局。

      

      





    目錄

    序言:改變世界的古代海圖



    第一章:早期的世界描述:世界應有完美的形狀

    泡在苦水裡的世界

    ——巴比倫泥板地圖(西元前七世紀左右)

    條條道路通羅馬

    ——普丁格地圖(西元前三世紀∼三世紀)

    東羅馬朝聖圖景

    ——馬達巴的馬賽克地圖(五六?年)

    洪水過後的「天下三分」

    ——伊西多爾「T-O」地圖(六二?年)

    ——英格蘭的「T-O」地圖(一二四七∼一二五八年)

    反傳統的「四分天下」

    ——方形貝亞吐斯四大洲地圖(七七六年)

    ——圓形貝亞吐斯四大洲地圖(七七六年)

    英格蘭的圓形世界

    ——聖詩集中的世界地圖(一二六二年)

    ——拉姆西橢圓世界地圖(一三二七年)

    中世紀最大的世界地圖

    ——赫里福德世界地圖(約一二九?年)

    最新的印刷技術最陳舊的世界觀

    ——呂貝克木版印刷地圖(一四七五年)



    第二章:印度洋的世界觀:從抽象走向具象

    馬蒙地理學

    ——馬蒙圓形世界地圖(約八二五年)

    ——馬蒙世界地圖第一地帶(八一三∼八三三年)

    ——馬蒙世界地圖第二地帶(八一三∼八三三年)

    ——馬蒙世界地圖第三地帶(八一三∼八三三年)

    尼羅河與地中海及黑海

    ——馬蒙尼羅河與地中海地圖(八一三∼八三三年)

    ——馬蒙亞速海、黑海地圖(八一三∼八三三年)

    阿拉伯的「世界觀」與「方法論」

    ——世界氣候分區地圖(十世紀)

    ——阿拉伯世界地圖(十世紀末∼十一世紀初)

    非洲大陸與印度洋商圈

    ——伊斯塔赫里世界地圖(十世紀)

    ——伊本•豪卡爾世界地圖(十世紀)

    以中亞為中心的世界圖景

    ——喀什葛里圓形地圖(一?七四年)

    封閉的兩洋與海岸

    ——地中海地圖(約十一世紀)

    ——印度洋地圖(約十一世紀)

    氣候帶裡的緯度

    ——氣候帶世界地圖(十世紀∼十一世紀)

    半個地球即世界

    ——伊德里西世界地圖(一一三八年∼一一五四年)

    開放的兩洋與未知地

    ——中世紀阿拉伯世界地圖(十二世紀末)

    阿拉伯的經緯網格

    ——網格世界地圖(一二五八年)

    ——網格波斯地圖(約十四世紀初)

    印度的贍部洲世界觀

    ——耆那教贍部洲地圖(約十五世紀)

    ——五天竺圖(一三六四年)



    第三章:古代中國的海洋觀:從東洋到西洋

    中國最早描繪出大海的地圖

    ——地形圖(約西元前一六八年)

    中國最早的中外海岸線地圖

    ——華夷圖(八?一年∼一一三六年)

    中國最早繪出海上航線的地圖

    ——輿地圖(一二六五年∼一二六六年)

    中國元代的遠航線索

    ——廣輿疆理圖(一三六?年)

    中國最早的遠洋航海圖

    ——鄭和航海圖(一四二一年∼一六二八年)

    東西方海上貿易航線圖

    ——明代東西洋航海圖(一五六六∼一六?二年)



    第四章:理性回歸:重新發現托勒密

    希臘地理學的世界分帶地圖

    ——世界分帶地圖(九世紀)

    ——世界分帶地圖(一四八三年)

    不斷擴展的「托勒密扇子」

    ——克里特島地圖(一四?六年)

    ——托勒密世界地圖(一四七七年)

    托勒密的歐洲格局

    ——亞平寧半島地圖(一四七七年)

    ——希臘半島地圖(一四七七年)

    托勒密的非洲格局

    ——非洲中部和北部地圖(一四七七年)

    托勒密的亞洲格局

    ——阿拉伯半島和波斯灣地圖(一四七七年)

    ——印度地圖(一四七七年)

    ——馬來半島地圖(一四七七年)



    第五章:早期航海圖:網格為圖與羅盤定向

    活著的原始航海圖

    ——波里尼西亞編織航海圖(模擬圖)

    中世紀的「波特蘭」航海圖

    ——比薩航海圖(一二九?年)

    馬可波羅的航海圖

    ——北半球網格航海圖(約十三世紀末)

    ——印度洋鄰近地區地圖(約十三世紀末)

    擺脫文字走向獨立的航海圖

    ——維斯康特航海圖(一三二?年)

    最早的航海地圖集

    ——加泰羅尼亞世界地圖(一三七五年)

    ——埃斯特—加泰羅尼亞世界地圖(一四五?年)

    薩爾茨堡修道士的航海夢

    ——瓦爾斯格普航海圖(一四四八年)?? ?

    大航海前夜的地理描繪

    ——熱那亞的世界航海圖(一四五七年)

    最大幅的中世紀航海圖

    ——毛羅世界航海圖(一四五九年)



    第六章:大航海尖兵:葡萄牙開闢繞過非洲的新航線

    北大西洋的幽靈群島

    ——匹茲加諾的航海圖(西元一四二四年)

    從西非揚帆的大航海

    ——西非之角航海圖(一四九八年)

    帶來新希望的好望角

    ——全新世界地圖(約一四九?年)

    第一幅非洲全圖

    ——非洲全圖(一五?八年)

    英國「黑三角貿易」

    ——羅茨地圖集•南部非洲地圖(一五四二年)

    ——瑪麗女王地圖集•東非海岸地圖(一五五八年)

    從西非到南非的掘金之路

    ——黃金海岸金礦地圖(約一六?二年)

    印滿列強足跡的非洲

    ——非洲掛牆地圖(一七??年)



    第七章:打通香料之路:從印度到東印度

    炮艦打開的印度洋商路

    ——印度洋航海圖(一五一九年)

    葡萄牙的港口收藏

    ——葡萄牙海外港口圖(一五七二年)

    阿拉伯與印度的貿易中心

    ——果阿港地圖(一五九六年)

    印度洋上的「人間天堂」

    ——錫蘭地圖(一四八六年)

    ——錫蘭航海圖(一六?六年)

    葡萄牙打通東亞航線

    ——香料群島地圖(一五九二年)

    荷蘭探索東印度航線

    ——荷蘭首次東印度航行圖(一五九五年)

    「海上馬車伕」控制香料核心區

    ——威廉•布勞摩鹿加地圖(一六三?年)

    歐洲人眼中的東方之極

    ——日本地圖(一五六八年)

    ——奧特里烏斯日本與朝鮮地圖(一五九五年)

    不斷「發現」和完善的亞洲全景

    ——依當下劃分來描繪的亞洲全圖(一五八八年)

    ——東印度地圖(一六??年)

    從印度洋全圖到實測亞洲

    ——林布蘭學生插畫的印度洋、東印度全圖(約一六??年)

    ——實測亞洲全圖(一七七九年)



    第八章:西方描繪的中國:從地圖上進入「全球化」

    第一幅中文版世界地圖

    ——坤輿萬國全圖(一六?二年)

    西方首張單幅中國地圖

    ——巴布達中國地圖(一五八五年)

    西方最早的中國殖民地澳門

    ——澳門地圖(一六?七年)

    西方誤讀的台灣島

    ——葡萄牙人繪製的福爾摩莎島地圖(一五七一年)

    ——英國出版的福爾摩莎專圖(一六?六年)

    ——荷蘭人實測的澎湖島及福爾摩莎島地圖(一六四?年)

    西方人最早繪製的中國地圖集

    ——羅明堅大明國圖志•廣東省地圖(一五八?年∼一六?六年)

    西方人最早繪製投影法中國地圖集

    ——衛匡國中國新地圖集•中國總圖(一六五五年)

    ——衛匡國中國新地圖集•廣東省地圖(一六五五年)



    第九章:發現新大陸:西班牙引領最大殖民潮

    哥倫布的西航理論

    ——古代西歐航海圖(一四九二年∼一四九三年)

    美洲最初的殖民地

    ——哥倫布南美第一圖(約一四九二年)

    卡伯特為英格蘭發現北美洲

    ——最早描繪北美的航海圖(一五??年)

    「亞美利加」陰差陽錯的命名

    ——「美洲的出生證」(一五?七年)

    瑪雅古國的神秘圖畫

    ——特諾奇提特蘭城地圖(一五四一年)

    加拿大的「大家拿」路線圖

    ——新法蘭西專圖(一五五六年)

    葡萄牙佔領紅木巴西

    ——紅木巴西地圖(一五一九年)

    作為插圖主角的南美食人族

    ——南美地圖(一五九五年)

    英國參與瓜分北美

    ——美洲北部地圖(約一六二二年)

    瓜分美洲島嶼

    ——百慕達群島土地分割圖(一六二二年)

    美洲發現新飲品可可

    ——新西班牙可可地圖(一六六五年)

    富蘭克林的「灣流」地圖

    ——墨西哥「灣流」地圖(一七八六年)

    歐洲掛圖新時尚

    ——美洲掛牆地圖(一六六九年)



    第十章:環球航行:「發現」太平洋與貿易「全球化」

    南美海峽的神秘面紗

    ——皮里•雷斯世界航海圖(一五一三年)

    誰的海圖誤導了麥哲倫

    ——約翰尼斯•舍恩那美洲地圖(一五一五年)

    「疑似」美洲海峽

    ——拉普拉塔河口地圖(一五七二年)

    皮加費塔環球航行原始紀錄

    ——關島航海圖(一五二六年)

    ——摩鹿加航海圖(一五二六年)

    大洋與世界都是「通」的

    ——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圖(一五四五年)

    第一幅太平洋印刷地圖

    ——太平洋地圖(一五六七年)



    第十一章:切分地球:從教皇子午線到零度經線

    《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大西洋子午線

    ——甘地諾航海圖(一五?二年)

    《薩拉戈薩條約》太平洋子午線

    ——地理意義上的東西半球地圖(一七四四年)

    從極地視角俯瞰世界

    ——北極單心投影地圖(一五一一年)

    ——兩極雙心投影地圖(一五三一年)

    麥卡托投影法將世界「扯平」

    ——麥卡托世界航海圖(一五六九年)

    「地理全球化」的最初描述

    ——德雷克環球航海圖(一五八九年)

    ——洪第烏斯雙球世界航海圖(一五九?年)

    法國最早的國家子午線

    ——第一幅三角測量全新法國地圖(一七四四年)

    英國為軸心的本初子午線

    ——馬修•帕里斯英格蘭地圖(約一二五?年)

    ——世界各地不列顛帝國領土地圖(一八六?年)



    第十二章:尋找「南方大陸」:發現澳大利亞與紐西蘭

    大師仍堅信「南方大陸」存在

    ——奧特里烏斯世界地圖(一五七?年)

    葡萄牙發現「疑似」澳大利亞

    ——大爪哇地圖(一五四五年)

    澳大利亞西海岸的神秘身影

    ——海因里希•班廷歐亞非地圖(一五八一年)

    荷蘭人在南方大陸的探索

    ——東印度航海圖(一六七五年)

    庫克拉開澳大利亞殖民序幕

    ——新南威爾斯海岸圖(一七九?年)

    庫克澳大利亞東海岸航行

    ——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地圖(一七九八年)

    弗林德斯命名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海岸線全圖(一八?三年)

    庫克船長環繞紐西蘭

    ——紐西蘭海岸圖(一七七一年)

    最後一塊被畫上地圖的地方

    ——南極大陸海岸線圖(一八四?年∼一九五?年)

    英國與挪威角逐南極點

    ——阿蒙森南極遠征路線圖(一九一三年)

    ——英國十次南極探險航海圖(一七七二年∼一九二七年)



    第十三章:尋找「北方樂土」:北極圈裡的東西通道

    維京海盜發現冰島

    ——冰島地圖(一五八七年)

    世界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

    ——神奇北方大陸航海圖(一五三九年)

    ——奧特里烏斯的北部地區地圖(一五九八年)

    希臘神話中的北方樂土

    ——麥卡托北極地圖(一五九五年)

    第一次北冰洋探險

    ——巴倫支北冰洋航海圖(一五九八年)

    描繪北極與北磁極磁偏角

    ——哈雷太平洋與大西洋磁極航線圖(一七?一年)

    北方航線與北極點

    ——北極航海圖(一六五七年)

    ——南極與北極航海圖(一五九三年)



    第十四章:海上咽喉:連接世界的九大海峽

    兵家必爭之地:英吉利海峽

    ——盎格魯—撒克遜世界地圖(約一?三?年)

    ——高夫英格蘭地圖(約一三六?年)

    大力神駐守地中海出口:直布羅陀海峽

    ——北非與西班牙地圖(一一七三年)

    ——地中海航海地圖(一三三九年)

    ——包圍直布羅陀戰事圖(一七八一年)

    阿拉伯鎖鑰:荷姆茲海峽

    ——波斯灣地圖(五九八—六七三年)

    ——奧特里烏斯小亞細亞地圖(一五九?年)

    歐亞橋樑:土耳其海峽

    ——君士坦丁堡地圖(一四二?年)

    ——莫斯科公國版圖上的亞速海峽(一四九?年)

    ——達達尼爾海峽專圖(一五二六年)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地圖(約十七世紀初)

    葡萄牙趟出的新航道:莫三比克海峽

    ——莫三比克海峽(一五一九年)

    兩洋通道:麻六甲海峽

    ——東印度群島和摩鹿加群島航海圖(一五一九年)

    溝通世界的那條「溝」:麥哲倫海峽

    ——第一幅麥哲倫海峽地圖(一五二五年)

    ——南美和麥哲倫海峽圖(約一五七六年)

    海盜發現的天盡頭:德雷克海峽

    ——麥哲倫島與德雷克海峽地圖(一六五八年)

    亞洲與美洲的「陸橋」:白令海峽

    ——賈科莫•加斯塔迪世界地圖(一五四六年)

    ——洪第烏斯亞洲地圖(一六?七年)

    ——白令海峽地圖(一七三五年)






    序言



    改變世界的古代海圖




      地圖是人類的描繪和概括世界的夢,這之中有宗教的夢,有財富的夢,有探險的夢,也有侵佔的夢。這種夢,先天地揉和著求知的慾望,權力意志和生存競爭。



      現代英語的「Map」(地圖)這個詞,源於拉丁文「Mappa mundi」,其中的「Mappa」指的是「布料或餐巾」,而「mundi」指的是「世界」,其原始意思是「將世界畫在布上」。



      其實,人類發明布的歷史並不長。從考古角度講,最初地圖一定不是畫在布上。現在存世的遠古岩畫中,可見地圖的影子,如美國愛達荷州的山岩上,大約一萬年前的岩畫,就畫有盆地與河流的符號。



      最早形成地圖形態的是美索不達米亞的泥板地圖。西元前二三??年左右阿卡德王朝薩爾貢一世已經有了泥板地圖。同一時期,古埃及已開始使用莎草紙記錄人類活動,現今存世的莎草紙地圖是西元前一三??年的都靈莎草紙地圖,它是由拉美西斯四世陵墓書記員阿曼那科提繪製的努比亞地圖。遺憾的是收藏人類早期地圖的兩個圖書館,古巴比倫的泥板圖書館和亞歷山大圖書館,皆毀於戰火,眾多古地圖化為灰燼。



      這本書所要說的海洋地圖是地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類地圖幾乎是與古代地圖同時誕生,但海洋地圖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改變了人類基於陸地認識世界的有限視野,從更宏觀的視角描述世界。現存最早的古代海洋地圖是西元前七世紀以泥板製作的巴比倫世界地圖。這幅地圖以巴比倫為世界中心,四周被海水環繞。地球確實被無邊的大海所覆蓋,後世證明地球百分之七十的面積被海洋覆蓋。大海不僅與陸地有著緊密的地理關係,也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而與海緊密接觸的人類活動,深刻改變了人類歷史進程——這一切皆記錄在古代海洋地圖之中。



      這本書的古代海洋地圖故事,即從泥板海洋地圖講起,止於十九世紀末已是彩色印刷海洋地圖。本書搜集了上一百五十幅古代海洋地圖,確切地說是與海有關的、廣義上的古海圖。這些地圖描繪空間囊括了陸地、近海、島嶼、海岸線、海峽、海航線、入海口、四大洋和極地;其內容涉及原始航海、大航海、海盜劫掠、海上衝突、海洋分割及列強稱霸世界的海洋地理圖景。



      古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最早以平面來展示地球,讓人類有了整體的「世界」認知,其俯瞰世界的角度領先於所有國家繪製的地圖,也影響了世界航海活動,當之無愧成為世界地圖之父。但隨著西羅馬滅亡,希臘的理性地理學很快被教會的神學所取代。古典天文學、地理學的領軍力量轉到東方,促生了阿拉伯世界的馬蒙(Al-Mamun)地理學、伊斯塔赫里(Istakhri)的圓形世界地圖和回歸托勒密製圖方法的伊德里西(Al Idrisi)世界地圖……



      必須指出的是,中世紀的阿拉伯,雖然是一個航海大國,也是一個繪製地圖的大國,但卻很少創作精準的航海地圖。「專業」航海圖最終在地中海誕生——它就是「波特蘭」航海圖。「Portolan」這個詞來自拉丁文,原指用文字所寫的航海指南書。由於航海指南書中通常附有航海圖,後來人們就用「波特蘭」來表示中世紀的航海圖。



      波特蘭航海圖是西方精確製圖開端,比如,繪於十三世紀的「比薩航海圖」(Carta Pisana),這幅現存最早的航海圖,因其海岸線繪製精準而被地圖史學家稱為「最早的真正的地圖」;相比之下,歐洲精準的陸圖則要到十六世紀前後才出現。



      在大航海之前,地中海的航海圖一直保持絕對領先的地位。如,馬略卡學派(Majorcan cartographers)製圖家亞伯拉罕•克萊斯克(Abraham Cresques)為世界貢獻了加泰羅尼亞世界航海圖(The Catalan Atlas),義大利學派不僅貢獻了比薩航海圖,還貢獻了維斯康特世界航海圖,正是地中海的先進航海圖,為大航海探險家提供了遠航指引和勇氣。



      說到大航海,不能不說「文藝復興」。要指出的是「文藝復興」這個詞,完全是一種中國式誤譯。在義大利語裡它叫「Rinascimento」,只有「復興」的意思,一點「文藝」都沒有。歐洲當時就是想「復興」古羅馬與古希臘的輝煌時代。這個「復興」有文化的,也有科學的,其中就包括重印托勒密的《地理學》。如果做一點對比就會發現:熱那亞的哥倫布一四九二年發現了新大陸;佛羅倫斯的達文西一四九九年完成了「最後的晚餐」;拉菲爾離世的一五二?年,麥哲倫正在環球航行……「復興」不只是畫畫,還有偉大的航行。



      大航海使航海圖進入了新時代。地中海航海圖的各學派,很快就被大航海的尖兵葡萄牙的一眾製圖家第奧古•歐蒙(Diogo Homem)、羅伯•歐蒙(Lopo Homem)、費爾南•瓦斯•多拉多(Fernao Vaz Dourado)等創造的葡萄牙學派所覆蓋。葡萄牙學派的歷史功績在於迅速收集整理葡萄牙航海家的發現,製作出一批表現「新航線」和「新土地」的航海圖。



      雖然,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將最新航海圖當作國家機密加以封鎖,但這種保護與壟斷最終還是被新獨立的低地國家所打破。佛蘭德(比利時)學派的「三劍客」,即麥卡托(Gerardus Mercator)、奧特里烏斯(Abraham Ortelius)和洪第烏斯(Jodocus Hondius),他們不僅創造了製作世界航海圖和世界地圖新方法(麥卡托投影法),而且,還以市場化的方式不斷萃集並推出最新世界地圖集,終結了航海圖被少數國家掌控的歷史。



      波特蘭航海圖在大航海後期,漸漸退出了歷史舞台,新航路與新海圖使天各一方的國家相互認知。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時期三位義大利傳教士和製圖家利瑪竇、羅明堅和衛匡國先後來到大明中國,他們為中國送來了世界地圖,也為世界帶去了中國地圖集。這三個人在描繪中國和認識東方的意義上,為世界地圖史作出了傑出貢獻。



      誰在世界的另一邊——這本書嘗試以「圖說」和「說圖」的方式,反映被海洋隔絕的世界是怎樣被一步步地被發現,又怎樣被一幅幅奇妙的地圖聯繫在一起。從中可以發現,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圖繪製者,對空間有著不同的理解,描繪世界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可以感受到各種地圖所折射出不同的世界觀,和不同文明的神奇演進與融合。正是這些不斷進步的地圖,為人類描述了世界的邊界,從而構成了完整無缺的世界圖景。



      這裡搜集了現存最早的表現陸地與海洋關係的古巴比倫泥板世界地圖、最接近現代地理學的「托勒密扇子」、最早將世界一分為三的伊西多爾「T-O」地圖、最早將世界一分為四的貝亞吐斯地圖、最早的古代航海地圖集加泰羅尼亞地圖集、最大尺幅的中世紀世界航海圖毛羅地圖、最令人不解的皮里•雷斯航海圖、最令人疑惑的哥倫布手繪美洲島嶼圖、最值得珍視的「美洲出生證明」、最早描繪香料群島的航海圖、最早描繪澳大利亞的海岸圖……這些有跡可循的內容交織在一起,似乎大致有序,又難以截然區分,所以,本書所採用的編輯體系,也只是為方便讀者閱讀所進行的粗略分類、歸納與排序,並非某種地圖史的科學定式。



      現代海圖概念形成於二十世紀,「海圖」(nauticalchart通常簡化為chart)已是精確測繪海洋水域和沿岸地物的專門地圖,已完全不同於過去所說的地圖「Map」和中世紀的「Portolan」航海圖。這種「海圖」已經沒有多少故事可講了,自然也不在本書收錄的範圍。



      幾千年來,人類藉助航海認識了周邊世界,又通過控制海洋確立了各自的勢力範圍與相互關係。這些古代海圖不僅記錄了人們世界觀的演進,而且體現了各自的價值觀與權力意志,有發現,也有「被發現」,有優勝劣汰,也有弱肉強食……在商船與炮艦的交替中,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在不斷變化的海圖中,世界漸漸鋪排出今天的格局。從這個意義上講,閱讀這些經典古代海圖就是閱讀一部「海圖版」的世界史。人類的探險精神中,先天地揉和著求知的慾望,擴張的慾望,權力意志和生存競爭。



      是為序。



    梁二平

    二?一五年六月於中國深圳




    其 他 著 作
    1. 中國古代海戰史
    2. 風帆五千年 歷史圖像中的世界帆船史
    3. 在畫廊遇見哥倫布 世界名畫中的大航海
    4. 中國海圖史(前310-1931)
    5. 中國海圖史(前310-1931)
    6. 誰在世界的中央:古代中國的天下觀
    7. 誰在地球的另一邊:從古代海圖看世界
    8. 誰在世界的中央:古代中國的天下觀
    9. 誰在世界的中央:古代中國的天下觀
    10. 海洋地圖:中國古代海洋地圖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