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子宮頸癌為好發於30歲以上婦女的癌症;尤其最近20年間,40歲以下的患者數與死亡數暴增2倍。隨著社會的進步,進入職場的女性也逐漸增加,導致生育年齡提升,而過半女性的生育年齡更超過30歲。
從研究數據來看,子宮頸癌跟懷孕、生育年齡似乎有密切的關聯性。不少女性於懷孕期間或正想計畫懷孕時,因被診斷出子宮頸癌而陷入生與不生的兩難中。若從20歲開始就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的習慣,在子宮頸部癌化前比較容易發現病灶。但遺憾的是,目前20歲女性定期接受抹片檢查的比例不到10%。
另一方面,隨著子宮頸癌起因於高風險HPV(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一事獲得證實,其診斷方式也有急速的進展。如細胞學檢查的判定方法修正為「The Bethesda System」(目前最常使用的子宮頸細胞學分類),也引進更精密的HPV檢測。在癌症篩檢科技劃時代的變革下,目前要進行高精密度診斷並非難事。但為了正確理解「The Bethesda System」之類的專門用語,或HPV與子宮頸癌的關聯性,每個人都需要具備一定的醫學常識。
雖說現在的網路非常發達,人們能隨時查詢各種訊息,但我從平日的診療過程卻發現,想透過網路確實獲得真正必要的資訊有其難度,導致很多女性誤以為「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若需要進行更精密的檢查,就是得了子宮頸癌……」,或「HPV感染等同於得了性病……」而深感困擾。
這本書集結了我平常於診療過程中,跟患者解說的內容,誠摯希望「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能成為女性具備的常識」,讓苦於癌症的女性人數減到最低。
身心元氣廣場診療部長
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婦產科講師
小田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