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定價217.00元
8
折優惠:
HK$17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資訊分享,鎖得住?:還在抱怨盜版?可是,網路科技已經回不去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189736
柯利•多克托羅
朱怡康
行路
2015年11月04日
107.00 元
HK$ 90.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189736
叢書系列:
FOCUS
規格:平裝 / 224頁 / 25k正
FOCUS
分
類
社會科學
>
網路趨勢
同
類
書
推
薦
黃心健的XR聖經:從虛實展演到Metaverse的未來
數位世紀的真實告白: 如何在網路生活尋找意義及歸屬感?一個千禧世代作家探索自我與未知的旅程
唐鳳談數位與AI的未來
區塊鏈完全攻略指南:區塊鏈是什麼?會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線上教學力:全球趨勢X觀念心法X課堂實作X好用工具
內
容
簡
介
如今,拷貝東西輕而易舉,彈指分享更是這時代的溝通方式,
然而,不講「比例原則」的著作權規矩,讓你我「躺著都中槍」!
著作權規範越掐越緊、用數位工具防堵資訊流通等,
其實不只保障不了創作者的利益,還會削弱產業發展活力,
並且最終斷送你我的隱私與表意自由。
網路實戰經驗豐富的暢銷作家多克托羅披露:
想找金主或是拿創作賣個好價錢的你,
給作品上數位鎖,不僅不會確保獲利,還會將協商大權拱手讓人。
應該善用「網路」這個超大拷貝機接觸閱聽人,讓他們談起你。
想開發客源或是捧紅賺錢金雞母的產業,
倘若勇於跳脫「砸大錢,壟斷管道」這舊思惟,
正視資訊科技的內情妥善運用,不只能大幅減少營運成本,
更能與網路時代這一輩人互惠互利,穩定合作關係。
還有,身為網路時代的閱聽人與公民該知道,
限制資訊分享的技術,不只會使我們的電腦門戶洞開,隱私不保,
為商業目的阻撓網路分享,還會成為有心者整肅異己的手段。
名人推薦?? ?
翟本喬 電腦科學博士,和沛科技公司負責人,台北市政府資訊顧問
傅瑞德 數位出版公司「潑墨書房」負責人
鄭國威 全台最大科學知識社群「PanSci泛科知識」總編輯
DJ小樹 StreetVoice音樂頻道總監、資深樂評人
聯合推薦
「談到在數位時代如何創作及交換價值這件事,我認識的人當中,沒有人比柯利•多克托羅更聰明、更有遠見。」——暢銷書《大腦操縱:行銷不能說的祕密》作者道格拉斯•洛西可夫(Douglas Rushkoff)
「多克托羅是踏實的思想家,他這本書提供了冷靜的建言,教人怎麼用網路來賺取名聲和財富。他解釋了許多當代科技背後的運作機制以及危險,不論你是想在網路上賺錢,或只是想安安全全的上網,都可以在這本言簡意賅的書中學到許多。」——亞歷克斯•科津斯基(Alex Kozinski),美國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首席法官
「醍醐灌頂,激發思考。它教導創作者如何運用今日複雜的智慧財產權規則和科技,為自己工作。」——《舊金山紀事報》
「想在新世界闖出路子的創作者,該讀讀這本書。」——《科克斯書評》
「談著作權法的書當中,最有趣、資訊最豐富的一本。」——書架情報網站(Shelf Awareness)
目
錄
前言1? 我覺得,拷貝音樂不等於偷——尼爾•蓋曼(Neil Gaiman)
前言2? 作品與金錢的舊交易體系已經死了——阿曼達•帕爾默(Amanda Palmer)
0????? 引言?? 版權之戰,不是頭一遭
0.1???? 網路是你的賺錢利器????????????????? ?
0.2???? 以創作為業,你不能不懂網路????????????????? ?
1. 多克托羅第一定律
無論誰將你的東西上鎖卻不給你鑰匙,
那道鎖絕對對你沒好處
1.1???? 禁止閱聽人「閃避」數位鎖,誰有好處???????????????????? ?
1.2???? 這算哪門子的保護著作權???????????????????? ?
1.3???? 那麼,數位鎖能防止盜版嗎????????????????????? ?
1.4???? 數位鎖鐵定會破功???????????????????? ?
1.5?? 「無法」執行特定程式的電腦行不通???????????????????? ?
1.6???? 數位鎖如何讓電腦門戶洞開???????????????????? ?
1.7???? 數位電器為何規定你「只能」怎麼用它??????????????????? ?
1.8???? 祕密,傷的不只是荷包?????????????????????? ?
1.9???? 數位鎖沒減少盜版,反倒減少銷量???????????????????? ?
2. 多克托羅第二定律
出名不等於有錢,但沒名氣賺不了錢
2.1??? 越會散播副本,越能散播名聲???????????????????? ?
2.2??? 網路本就是拷貝機,還是超級閱聽機???????????????????? ?
2.3??? 讓人們「談起」你的作品???????????????????? ?
2.4??? 王道不在內容???????????????????? ?
2.5??? 該怎麼讓人掏錢給我咧???????????????????? ?
2.6??? 那,我該丟下投資者自立門戶囉???????????????????? ?
2.7??? 都是因為愛:從Boing Boing談起???????????????????? ?
2.8??? 新媒介的規模較傳統媒體大得多???????????????????? ?
2.9??? 嚴格責任,你躺著也會中槍???????????????????? ?
2.10?? 「通知侵權就得取下」被濫用有何後果??????????????????? ?
2.11?? 掮客的手伸進立法過程???????????????????? ?
2.12?? 媒介責任加重,制衡機制削弱???????????????????? ?
2.13?? 傳播管道越散亂,創作者越有利???????????????????? ?
2.14?? 自由代價不低,審查則賠上世界???????????????????? ?
3. 多克托羅第三定律
渴望自由的不是資訊,而是人
3.1??? 著作權戰,爭的遠不只是作品權利????????????? ?
3.2??? 規範要講求「比例原則」??????????????? ?
3.3??? 反坦克地雷與一般地雷??????????????? ?
3.4??? 網路便利程度事涉人權????????????? ?
3.5??? 審查讓反盜版變成反異議人士??????????????? ?
3.6??? 你侵權了!請證明自己清白!?????????????????? ?
3.7??? 著作權與人權???????????????? ?
3.8??? 電腦組成的世界??????????????????? ?
3.9??? 可更新性:數位鎖用計讓電腦自毀????????????????? ?
3.10?? 決定自己的電腦能做什麼,違法???????????????? ?
3.11?? 著作權在資訊時代的意義???????????????????? ?
3.12?? 量身訂做著作權???????????????????? ?
3.13?? 要是連取用一小段作品都遙遙無期?????????????????????? ?
3.14?? 不同以往的授權方式??????????????????? ?
3.15?? 著作權未死???????????????????? ?
3.16?? 每個海盜都想當海軍司令???????????????????? ?
3.17?? 這次,科技改造了全世界???????????????????? ?
3.18?? 革命沒有不流血的???????????????????? ?
3.19?? 大教堂與宗教改革???????????????????? ?
3.20?? 大成本電影才是電影???????????????????? ?
3.21?? 好的著作權促進多元價值?????
??????????????? ?
4???? 結語?????
??????????????? ?
4.1?? 未來會如何???????????????????? ?
序
前言1 ?
我覺得,拷貝音樂不等於偷 尼爾•蓋曼(Neil Gaiman)
那是個思想實驗。我忘了故事怎麼開頭(顯然是外星人的陰謀),但後來的情節記得很清楚。
我們在百貨公司裡,有人放了兩個物質複製機,都有盆狀凹槽。你只要把某個東西放進第一個凹槽,按按鈕,第二個凹槽就會複製出一模一樣的東西。
於是我們整天都待在那間百貨公司裡,店裡的東西都以最低價出售,他們拚命用複製機複製東西,能賣的全部複製,但只能用支票或信用卡付款,不能用現金(因為你也能複製現金——此時顯然已非法律禁忌)。最後大家終於停手,開始認真思考新世界的考驗:所有的規則都變了,而工匠和工程師的需求大增。
大家發現有了複製機之後,廠商不會再製造幾百萬個一模一樣的產品,而會開始生產成千上萬個略有不同的東西。商店成為展示間,「倉儲」一詞成為歷史,於是1950年代的零售風格發生根本改變——不幸言中1958年後的長期衰退。
1990年代,我第一次聽音樂家朋友抱怨別人在音樂分享網站濫觴Napster偷了他們的歌時,便跟他們說了這個複製機的故事(我忘了故事的名稱和作者,直到我答應寫這篇前言才寫email問了一個朋友,然後我這個咕狗大神的新皈依者,才終於在幾十年後重讀了這個故事)。
我覺得拷貝音樂不等於偷,這種行為應該用另一種方式描述。這其實跟複製機的故事很像:你按個按鈕,東西就從凹槽裡出現了。換個方式說,我覺得實體音樂(如CD、唱片、錄音帶)的價值正快速流失,而另一些無法複製的東西(如現場演唱、粉絲互動等),價值正不斷攀升。
我也記得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當年是怎麼做的:一百五十年前,根據當時的著作權法,狄更斯的著作權在美國一文不值——他的讀者滿街都是,可是他一毛錢也拿不到。於是他乾脆把盜版當廣告,巡迴美國劇院朗讀他的書。他賺了一筆,也見識了美國。
後來出售音樂的方式真的發生劇烈改變,我並不覺得意外,只是默默旁觀。現在,連書籍出版的方式都面臨重大改變,不過,那些聲稱了解十年後出版業崩壞情形的人,要不是笨蛋,就是在自欺欺人。也有人相信天要塌下來了,但我不覺得這完全是他們的問題。
好在柯利?多克托羅寫了這本書。它不但處處機鋒,還有豐富的辯證,更有許多顛覆一般認知的內容。但請別擔心,柯利很會說故事,我記得有次跟他聊天,他以哺乳類和蒲公英為喻說明世界將來的樣貌,講得真是傳神,傳神到我後來沒法用以前的眼光看事物了。
我想我沒辦法說得跟柯利一樣好,但還是在此姑且一試。柯利說:哺乳類花很多時間懷孕、照顧幼獸、撫養牠們長大;蒲公英則是放手讓種子隨風飛,即使沒落對地方也不感遺憾。到目前為止,為利益投入智力、創造產品還是哺乳類式的想法,但創作者必須慢慢接受:我們現在該學蒲公英了。
世界並未走向終結。或者應該這樣說:只要人類夠聰明,能想出辦法解決自身目前面臨的問題,世界就不會終結。
前言2 ?
作品與金錢的舊交易體系已經死了 阿曼達•帕爾默(Amanda Palmer)
鎖上網路通道、架起重重規則,圈禁原本無償分享的作品,不啻於扼殺整個世代的演化,妨礙他們自然建立更能彼此扶持的生態系。我們的確無法預知這個生態系的樣貌或運作方式,但只要人類依舊樂於交易創作與資訊,這樣的生態系就可能出現。
用我常年混街頭的方式來說:鎖上網路上的作品,就像強迫塞住街頭歌手的嘴,等到某個有興趣的路人跟中間人談妥價錢之後,中間人才扯出歌手嘴裡的布,讓他唱個幾分鐘,然後再把布塞回他嘴裡、雙手綁上。立法禁止資訊、聲音、影像自由流通,等於關閉了真誠交易的可能性。創作者和公眾的主導權都被剝奪,後者不再能決定他們是否願意出手支持。
我兩年前提出一個群眾募資計劃,募到超過一百萬美元,讓我可以不靠大唱片公司自己出專輯。很多人大惑不解:這怎麼可能呢?她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啊?報紙、雜誌、部落客紛紛討論:這是音樂的未來嗎?這種群眾募資「模式」可以「複製」嗎?或者我只是特例,剛好我很怪,出資的群眾更怪,於是意外造就這個破天荒的美好結局?
我可不覺得如此,因為我知道像我這樣的人很多、多得數不勝數,現在如此,過去亦然,而同樣的「意外」,現在也不斷誕生。
我們這些新一代的藝術家、創作者、贊助人和消費者相信:作品與金錢的舊交易體系已經死了。
不是苟延殘喘,而是死了:翹辮子了,救不了了,死透透了。但這項事實一點也不令我們哀慟(靠!杯具!沒有唱片公司怎麼辦?以後他媽怎麼賣唱片賺錢啊?),相反的,我們對此歡天喜地,準備大肆慶祝重獲自由(宋啦!恁祖媽以後愛把作品免費給誰就給誰!他們想付錢就直接進我口袋!再也沒人機機歪歪該怎麼創作、怎麼付錢了!)。
身為搖滾歌手以及披婚紗多年的街頭藝人,我學到的是:
?讓作品真誠,
?讓交易真誠,
?善用各種可能的方法散播訊息,
?然後就有人來。
?只要有人來,而他們欣賞你,很多人會願意付費。
當大家知道、感受到你敞開大門、解開大鎖、暢通交流管道、大方分享創作……他們就會來,而且為了繼續欣賞作品、保持交流,他們會願意付出自己的血汗錢。
新生代歌手光是創作就忙不完了。他們寫完一首就上傳一首,在網路上狂轟猛炸,而且完全免費,巴不得更多人看見他們、欣賞他們,與他們一同締造新的傳奇。
保護一套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的體系,就像試著把烏雲趕走,叫西北雨下到別的地方。我認為你還是面對它、接受它、撐起雨傘比較好。
或者你也可以像我認識的很多人一樣:脫個精光跑到街上,享受大雨淋漓的快感,興奮不已的大聲狂呼:
COPY! COPY! COPY! COPY! COPY! COPY!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