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做夢羅浮宮Rever au Louvre
法國巴黎羅浮宮。
你或許還沒去過,但你應該聽過。
到羅浮宮做什麼?這事眾說紛云。
但到羅浮宮打個盹,做個夢,挺不賴。
1
1992年1月底,這輩子初次走訪法國巴黎。
是趟漫畫之旅,和時報出版漫畫編輯部的主管、同事、漫畫作者、記者,到沒人去過的法國安古蘭漫畫節設攤。據說自己英文最好,所以由我帶隊。漫畫展結束,回到巴黎。當然,我們去了羅浮宮;五位台灣人的反應不一。
主編高重黎,在自行遊走參觀半小時後歸隊。「我看完了!幾個重點看過,其他的原作,我看畫冊就行。」編輯馬西宇,及漫畫作者麥人杰兩位長髮男子一組;看著展品指點比畫,偶而分神周遭路過的各國美女。一小時後,麥先生提醒:「我是很喜歡逛博物館啦!不過我們應該還是要留些時間,去逛一下JPG(Jean PaulGaultier)、agnes b.,還有Versace……是吧!」我和《ELLE》採編耿瑜同行,認真地看著大大小小的名作及解說。撐不到兩小時,似乎是看完荷蘭作者維梅爾(Vermeer)的小畫〈編織女工〉後,自己腦脹眼花,只能找個角落休息。
「你們繼續逛,看完回來叫我,我在這兒小瞇一會兒。」發現逛博物館跟看藝術電影一樣,那空間氣味與動腦過度後的歇息,畫面人物故事會自動在黑暗中緩緩轉動;如同火車節奏般,讓人可以一路沉睡……
2
2007年,大辣已出版了十來本歐洲漫畫的中文版。德魁西(Nicolas de Crecy),這位法國作者的名字與畫風?敘事,一再出現,令人亮眼。從漫畫合集《Japon》到畫冊《Voyage跟著漫畫家去旅行》,再到無對白漫畫《魔怪波波》(Prosopopus),都讓人跟著其線條色彩遊走。
那年,開始注意到羅浮宮有邀約漫畫作者參與創作,這個系列稱之為「BD Louvre當羅浮宮遇見漫畫」,第一本即是德魁西的《衝出冰河紀》(Periode Glaciaire)。(約莫同一時間,羅浮宮邀約了蔡明亮拍攝電影《Visage臉》。)
3
2010年,答應實踐大學媒傳系的邀約,決定每年上學期去開一堂「漫畫創作」課。不知為何做這件事,可能因為到了大叔年紀,想找年輕人說說話,聽聽他們看的漫畫,也講講自己全世界遊走觀看的漫畫(節)。基本上不會畫畫的這位老師,用兩個月和學生彼此聊漫畫、推薦作者、分析創作。再用兩個月共同命題,一塊兒創作短篇漫畫。
這一年的創作題目:故宮博物院。每組兩位同學,在故宮裡挑選一件收藏,為其編織一段或神祕暗黑,或離奇驚險,或簡單滋味的漫畫故事。
4
2012年,首次擔任法國安古蘭漫畫節台灣館策展人。工作的瑣碎繁忙與天怒人怨,就不用多說。但開幕時與參展作者�工作人員的擊掌握手,閉幕後晚餐的暢飲開懷??加上書展本身的魅力,及與全世界漫畫人的共處時光;吸引著人,年復一年的在每年一月底,來到這個法國西南方的漫畫小鎮:安古蘭。
2013年安古蘭漫畫節結束後,回到巴黎,和已成為朋友的安古蘭亞洲區策展人尼古拉.芬內(Nicolas Finet)相約小酌。原本說好不談公事,但聊著聊著又聊回彼此的專業:漫畫出版及漫畫節展覽活動。
「我在想,我們可否在2014或2015來策畫一個較有趣的展覽;我來跟羅浮宮談邀約台灣漫畫作者創作,你去談台灣故宮邀法國作者創作。如何?這是不是個好主意?!」芬內興奮地說著。
「我想過這事,還讓學生做過這作業??但這事要成,可能要分好幾階段;我們要不要先讓彼此的作者們,有機會去去訪看看??」自己搖搖頭。跟故宮提案,這比中央研究院還難。
5
2014年春天,在法國安古蘭漫畫節收到一張羅浮宮名片:Fabrice Douar,但沒碰到人。幾經連絡,方知是BD Louvre的策展人。
沒在巴黎相遇,結果約好在台北見。他來探望台北的幾個博物館,看場地展出的可能性;也希望能認識幾位台灣漫畫作者,看之後有無合作的機會。為其邀約了些台灣創作者:從最資深的鄭問,到最年輕仍在讀研究所的61Chi;基本上邀約的,都是已去過法國安古蘭參展的作者。一路陪同聊天翻譯,也逐漸理解原來這個BD Louvre,是源自這麼一位法國資深漫畫迷的想像。從羅浮宮畫冊專刊編輯到漫畫策展人,只不過是在新任館長詢問建議時,舉手說了個夢想。
Carte Blanche,關於創作的合作模式。他提了這麼個字眼。翻譯成「空白支票」,似乎有點怪,基本上只要求漫畫要和羅浮宮有關連,其餘無論故事走向、彩色黑白、尺寸大小??完全由作者決定。這??這樣行嗎?沒有任何限制或方向時,會出現什麼樣的故事組合?!
近二十位台灣作者的見面聊天,最後有七位作者(常勝、61Chi、小莊、簡嘉誠、TK章世炘、阿推、麥人杰)決定參與這趟未知的旅行。
6
2015,羅浮宮漫畫展在台灣。
由2005年開始進行的這個漫畫系列,至今邀約了法國、比利時、日本等漫畫名家創作,約莫是以一年一本的速度進行。從2005至2015,十一年裡,有十四位作者參與十二本羅浮宮漫畫的創作。除了德魁西,我們較熟悉的名字還有恩奇.畢拉(Enki Bilal)、谷口治郎及荒木飛呂彥。
這個羅浮宮漫畫展,將邀約十位法國作者參與展覽,七位台灣作者亦為此展覽展開創作。11月底,在北師美術館。這個《L’OUVRE 9 打開羅浮宮9號》展,將羅浮宮的展品與第九藝術漫畫,做了奇特而有趣的結合。
7
七位台灣作者是怎麼想各自的羅浮宮創作?!
麥人杰、小莊、阿推、常勝——四位資深創作人都決定先去羅浮宮看看再想,在閉館的周二,在平日人潮擁擠此刻安靜無人的〈蒙娜麗莎的微笑〉,發呆沉思,的確有助於想像布局。簡嘉誠與TK章世炘,都為稿債工作纏身無緣走訪;去不到的地方,就用想像力吧。唯一的女作者61Chi,也決定以女性角度重新看待羅浮宮三寶(蒙娜麗莎�勝利女神�維納斯)。
或科幻或懸疑,或嘲笑或童趣,或國際觀或台灣味……這是七位台灣漫畫作者的羅浮之旅,是為《羅浮7夢》。
2015,歡迎大家一塊兒到羅浮宮做夢。
黃健和(大辣出版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