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傷寒論之現代應用精華(下)

傷寒論之現代應用精華(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664946
李政育/解讀
元氣齋
2015年10月08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6664946
  • 叢書系列:自學中醫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自學中醫


  • 醫療保健 > 中醫 > 疾病診斷












    首創六經辨證,用以治療外感傷寒,

    被譽為臨床辨證論治,且理、法、方、藥俱備的第一部醫典,

    有志學中醫者非讀不可!





    序言:淺談《傷寒論》為何普受歷代醫家重視……李政育 003



    第一章:再談六經辨證及其傳變、證治……018

    補足仲景方三「死症」之遺憾

    後三○四條內容及微言大義

    小柴胡湯方 小建中湯方 論少陽病之在腑 大柴胡湯方 柴胡加芒硝湯

    桃核承氣湯方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

    桂枝加桂湯方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抵當湯方 抵當丸方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大陷胸丸方 大陷胸湯方 小陷胸湯方

    文蛤散方 三物白散方 柴胡桂枝湯方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 半夏瀉心湯方

    十棗湯方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附子瀉心湯方 生薑瀉心湯方 甘草瀉心湯方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 旋覆代赭湯方 桂枝人參湯方 瓜蒂散方 黃芩湯方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連湯方 桂枝附子湯方 去桂加白朮湯方

    甘草附子湯方 白虎湯方 炙甘草湯方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大承氣湯方

    小承氣湯方 豬苓湯方 蜜煎導方 土瓜根方 豬膽汁方 茵陳蒿湯方 

    吳茱萸湯方 麻子仁丸方 梔子柏皮湯方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桂枝加芍藥湯方 桂枝加大黃湯方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麻黃細辛附子湯方 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黃連阿膠湯方 

    附子湯方 桃花湯方 豬膚湯方 甘草湯方 桔梗湯方 苦酒湯方 

    半夏散及湯方 白通湯方 白通加豬膽汁湯方 真武湯方(附加減法)

    通脈四逆湯方 四逆散方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烏梅丸方 當歸四逆湯方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 麻黃升麻湯方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方 

    白頭翁湯方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 四逆加人參湯方 理中丸方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方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 燒褌散方 

    枳實梔子豉湯方 牡蠣澤瀉散方 竹葉石膏湯方 

    古今份量對照與服用法



    第二章:臨床應用與解析……095

    小柴胡湯 小建中湯 大柴胡湯方 柴胡加芒硝湯

    結胸

    氣不上衝會有什麼變化

    氣上衝斟酌治療法

    誤下所引起來的現象

    胸中有寒

    胸中有寒的類型

    脈浮而動數

    短氣包括幾個現象

    心中懊膿也包括兩個現象

    陽氣內陷,心下痞硬

    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

    躋頸而還

    小便不利,身必發黃

    怎麼煮大陷胸湯

    太陽病重發汗

    不大便

    口乾舌燥

    日晡所小有潮熱

    小結胸

    小陷胸湯治心內膜炎

    大小陷胸湯的應用差別

    脈微弱與脈不弱

    下利的種類

    外證未除而下才會出現?熱利

    利下不止、心下痞硬才屬?熱利

    促脈會引起多種發炎反應

    先喘而後汗出

    熱利不一定用葛根芩連湯

    表症、水不利及急迫症亦會下利

    一、表症引起的腹瀉

    二、急迫性拉肚子

    三、水不利所引起的腹瀉

    兼談葛根芩連湯的藥理 葛根 黃芩 黃連

    問與答:糖尿病患者覺得吃不飽

    問與答:關於甲狀腺亢進之用藥

    問與答:腸蠕動太快之用藥

    問與答:扁桃腺

    問與答:肝臟疑難雜症

    脈促

    結胸

    結胸加脈促

    咽痛

    兩?拘急:與橫隔膜有關

    脈細數,頭痛未止

    脈沉滑者?熱痢

    下血可以分成二部分 十棗湯方

    一、腹腔腫瘤。

    二、水蓄症。

    三、嘔逆。

    ??汗出

    ??汗出,頭痛

    短氣

    從水分流轉談治療用藥

    一、先講空腸系統

    二、水分之吸收與排除

    三、鼻子與呼吸系統

    四、瘧母與失榮症致肝脾腫大

    五、五積

    藥物補遺:細說十棗湯與五苓散 十棗湯 五苓散

    問與答:黃耆以黑淦耆最好?

    問與答:山豆根有妙用

    問與答:甘草不能常吃、多用

    痞症都有「惡寒」反應

    從病理上分類

    把握藥物治療原則

    一、痞多用赤芍或化痰飲

    二、懸飲可用五苓散等

    三、食道靜脈曲張要併用瀉心湯類與活血化瘀法

    四、用養陰活血法恢復萎縮細胞之活性

    五、情緒引起的痞,用甘草、紅棗,或用桂枝開胃

    六、肝硬化、肝癌末期要用八味

    七、肝硬化下後用大陷胸湯

    八、貧血性潰瘍之心下痞,用小建中湯加黃連或歸耆

    大承氣湯方 小承氣湯方

    煩與燥含義不同

    中醫所說的瘧不一定是「瘧疾」

    治瘧原則

    瘧包括截癱、小兒麻痺

    日晡熱及其有關的病症

    日晡發熱屬少陽症

    脈浮虛指彈力不夠、血容不足

    脈浮虛與浮腫

    何謂「胸腔積液」

    形成胸腔積液的常見原因

    大致包括七種



    第三章:大補陽法的奧秘與驗證……245

    大補陽法可因時因地制宜

    一、平均壽命延長,大補陽法適合中高年人的需要。

    二、續發性疾病增多,而多病、久病者多身弱。

    三、濫用西藥的後遺症有待補陽法調養。

    四、生活型態改變,睡眠不足、運動太少,身體多虛。

    師法醫聖並補充不足

    一、溫經止痛

    附子湯方 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朮湯方 甘草附子湯方

    赤石脂圓方 薏苡附子散 大建中湯方

    二、溫補陽氣

    桂枝加附子湯方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附子粳米湯 理中丸 四逆加人參湯

    三、溫陽利水(強心及增加腎臟血流)

    真武湯 腎氣丸 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

    四、回陽救急(強心):在漢代無各種急救設施,心臟衰竭生命垂危之時能挽回生命一線間的,也只有諸四逆湯、附子湯、白通湯等方。

    四逆湯 乾薑附子湯 茯苓四逆湯 白通湯 白通加豬膽汁湯 通脈四逆湯

    仲景方還是留下了一些缺憾

    一、少陰篇

    二、厥陰篇

    嘗試補充仲景三陰病死症之不足

    一、傷寒雜病論少陰篇補遺(腎)

    二、傷寒雜病論厥陰篇補遺(肝經)

    三、傷寒雜病論厥陰病補遺(心包絡經)

    大補陽法常用藥物與方劑

    常用藥物及其性味、效用

    (一)附子(天雄)

    (二)乾薑

    (三)肉桂

    (四)田七

    (五)人參

    (六)黃耆

    (七)當歸

    (八)川芎

    (九)茯苓

    常用方劑及其用法

    補陽還五湯 半夏天麻白朮散(加方) 右歸飲(加方) 柴苓湯(修正加方)

    五苓散(腎炎方) 血枯方 補中益氣湯 (加方) 香砂六君子湯

    十全大補湯方 歸耆建中湯(加方) 育生截癱一號方(地龍散加方)

    育生截癱二號方(十全大補湯加方) 育生截癱三號方 (右歸飲加方)

    臨床應用效果分析

    一、溫經止痛

    二、溫補陽氣

    三、溫通血脈

    四、溫陽利水

    五、溫補臟腑

    六、回陽救逆

    七、修復臟器,恢復生機

    大補陽理論就是「大補元陽」

    一、所謂大補陽就是大補元陽

    二、運用大補陽理論治療疾病的時機

    三、大補陽法的內容重點

    不期望成醫家只願眾生更健康有活力










    淺談《傷寒論》為何普受歷代醫家重視




      東漢末年,張仲景見動亂頻繁,疫病流行,「感往昔之淪亡,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苦心撰成《傷寒雜病論》十六卷。此書被認為是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參合其臨床經驗撰著的第一部兼具臨床辨證論治與理、法、方、藥的內科學經典,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



      《傷寒雜病論》援引《湯液經法》藥方,據《針灸甲乙經》的序文所說,與《內經》理論合一,但因三國時期戰亂頻仍,竹簡繩斷,排列錯雜,或部分簡片遺失,或字跡脫落,以致原書散佚不全,乃經西晉太醫令王叔和蒐集整理、編纂所成,並分為《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書,分別流通。其將病症區分為外感傷寒,與內傷雜病兩種,其中最主要的部份,被稱為《傷寒論》,書中首倡六經辨證,並列方治,用以治療外感傷寒;至於內傷雜病,則於霍亂病、百合病、陰陽毒、瘧病、虛勞、瘀血病、胸痺病、水飲病、咳嗽病、婦女雜病等皆有涉入,依病名分類,列方處置,則稱為《金匱要略》,獨立成書。



      在宋代之前,孫思邈、許叔微、龐安時等醫家都曾對《傷寒論》深入研究,卻都沒有對《傷寒論》做完整疏解。歷史上第一部《傷寒論》的註解書,是金朝成無己所做《注解傷寒論》。其引用《內經》的思想解釋《傷寒論》,認為《傷寒論》六經即是《內經》所說的十二經脈。自《注解傷寒論》問世後,千百年來注釋者何止數百家,包括日本漢醫。因其文字古奧,敘證簡略,大都從文字角度闡述,而少有論及如何具體運用其方。於其內涵亦見仁見智,學術多歧,各不相侔,但都推崇備至,譽其為方書之祖。以本人之見,有些日本的漢醫漢藥主張頗有特出之處,因此在解讀本書時有時亦會加以參考。



      北宋王洙在館閣蠹簡中得《仲景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經林億刪去傷寒部份,保留雜病和飲食禁忌而名為《金匱方論》,此即流傳後世的《金匱要略》。明清之際,研究《傷寒論》、《金匱要略》者蜂擁而起:錯簡重訂、維護舊論者固所在多有;辨證論治、各執己見者更莫衷一是。



      明朝方有執作《傷寒論條辨》,認為《傷寒論》經西晉王叔和整理,已非《傷寒論》原貌。他提出「錯簡說」,重新更動條文的順序,並一一研討條目的內容是否是後人竄入,因此成為清朝錯簡重訂派的先聲。其另一個醫學重要貢獻,是將太陽病分析成「風傷衛、寒傷營、風寒兩感」三大主軸,並推廣到六經病。



      清代張令韶特別指出《傷寒論》是治百病的全書。他說:「書雖論傷寒,而臟腑經絡,營衛氣血,陰陽水火,寒熱虛實,靡不畢備,神而明之,千般災難,如指諸掌。故古人云:能醫傷寒,即能醫雜證,信非誣也。」醫家柯韻伯亦強調:「仲景之六經,為百病立法,傷寒雜病,治無二理,咸歸六經節制。」但真能全面應用《傷寒論》理、法、方、藥來治療各種病症者,並不多見。即使如此,該書之列方處置,與《內》、《難》之側重生理學,並列為辨證論治和臨床理法方藥漢醫學之內科學經典,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值得當代醫者參考。



      本書主要是接續上冊的餘緒,從第九十六條開始解讀,第一章簡單介紹剩下三百零四條的條文及其意涵,第二章再挑選較受人關注或值得注意的幾條詳細說明,希望有助於年輕醫師或有志自學中醫者了解,進而正確運用。值得一提的是,本人研究《傷寒論》等傳統典籍多年,到目前已有六次被推選為碩博士研究生畢業學位論文的研究對象;陳璟徽醫師就是碩士之一。他已跟我學中醫臨床多年,其碩士論文題目就是「現代醫家李政育醫師的大補陽法奧秘」,他的論述頗能道出我以《傷寒雜病論》中的良方為基礎,再化裁、創新的心意,因此徵得他的同意,將其大部分內容納入書中,作為第三章「大補陽法的奧秘與驗證」之內容,在此特別表示謝意。



      美中不足的是,由於篇幅所限,無法每一條都仔細解說其微言大意,希望改天能將這些不足的部分補足。不足之處敬請前輩、專家多多指教。



    李政育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