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流行背後的秘密:中國現代服裝的文化內涵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716622
韓冷
新銳文創
2015年10月27日
97.00 元
HK$ 82.4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5716622
叢書系列:
新銳藝術
規格:平裝 / 236頁 / 25k正
新銳藝術
分
類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文化史
同
類
書
推
薦
祥瑞.天命.竊國者:史上第一位儒家皇帝王莽和他的時代
清朝科舉考試與旗人的政治參與
鴻鵠志——十位英雄人物的行路與心路
北漂台灣:馬來西亞人跨境台灣的流轉記憶
流動日常:藝術蝦的繪畫日記【扉頁親簽版•博客來獨家】
內
容
簡
介
旗袍是女性意識的覺醒?!西裝象徵西方紳士的風度?!中山裝是把身體當作革命符號?!
牛仔褲、公主裙、T恤、羽絨衣、喇叭褲等,這些流行服飾通通藏有秘密!你可知道嗎?
服裝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從中能呈現出人類的經濟模式、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思想意識和美學體系等文化形態。本書以美學思潮與社會風尚為主要研究對象,詳細梳理了中國20世紀初至21世紀的流行服裝文化史。
例如中國人為何穿起西裝?其實有著清末文人「剪辮易服」的改革決心;而你我習以為常、體現自我獨特風格的T恤,其風行原因竟與中國文革浩劫息息相關。甚至是電影《亂世佳人》在中國上映,也影響了民眾的服裝品味;片中郝思嘉穿著公主裙,其裙擺搖曳、若隱若現之姿,令中國人驚豔不已,使得公主裙蔚為流行。
作者透過各時期流行服裝的誕生與變遷,總結其中衍變的規律,從服裝史探討背後蘊含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心理,揭露你所不知道的流行服飾背後的秘密!
本書特色
●突破以以設計感或流行感看待服裝的框架,透過新穎的觀點,剖析流行服裝背後的政治、經濟、環境等結構因素。
●檢視中國當代流行服飾的文化變遷脈動,讓人輕易理解服裝流行元素背後意涵。
目
錄
序言
第一章 旗袍與滿漢融合
第二章 西裝與西方文明的表徵
第三章 中山裝與中國現代性的發生
第四章 鉤織服裝與自然模仿
第五章 勞動服與領導國家的工人階級
第六章 「布拉吉」與「蘇化」傾向
第七章 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流行風潮與嬉皮士運動
第八章 獵裝與文化殖民
第九章 羽絨服與冰雪文化
第十章 運動服與中國女排三連冠
第十一章 公主裙與S曲線
第十二章 T恤與文化熱
第十三章 長裙與「波西米亞」
第十四章 球衣潮範與世界盃
第十五章 破洞牛仔褲與符號消費
附錄 中國現代服裝流行年表
參考書目
序
序?
? ?
服裝是人與自然和社會環境相互作用下的產物,是人類特定的文化價值觀的物化表現。穿著服裝不僅是一種個人行為,也是一種社會行為。服裝日益通過流行反映出人在各個層面的需求。服裝本身也形成了自身豐富多變的美學體系,表現出人類藝術、審美和思想的多元文化結晶,並折射出穿著者對自身存在價值的認定和追求。
近來中國文藝學、美學領域中發生了回歸生活世界的趨勢,而此書的完成也正是呼應這種轉向的具體表現。文藝學、美學領域的生活論轉向是一個很深刻的轉折。它為擺脫形而上學的糾纏,擺脫抽象的辭藻玩弄,提供了一個適宜而恰當的選擇。生活世界是觀念世界和感覺世界的基礎,貼近生活,貼近現實人的真實的社會生存狀態,我們才能更深刻地、更科學地揭示美、把握美、詮釋美。
20世紀80、90年代的思想認知邏輯模式,曾為中國美學史奠定了高水平的學術起點。但隨著學術背景和研究的深入,這種認知邏輯日漸暴露出認知維度單一的局限。2000年以來,從文化認知邏輯切入中國美學史研究,成為嶄新的路徑。從器物史包括服裝史和風尚史視角撰寫美學通史的意圖就是從文化的視角書寫美學史。文化是人類整體的生活方式,而文化研究就是對這種整體生活方式的完整過程的分析。服裝、建築、器物和典章制度等文化形態,是傳統中國人集體智慧的結晶,呈現出中國社會經濟模式、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思想意識和美學體系高度一體化的東方文化形態。因此中國服裝史的研究具有深厚的文化含量。明清理學家們提出的「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命題,它要求人們以倫理之道觀照日常生活,又從日常生活體會人倫事理,這是中華文明區別其他文明的重要特色。中國傳統文化的近代化離不開這三位一體文化結構的解體,也離不開研究者從生活方式上加以觀照,服裝研究即是突出的一例。本書以美學思想與社會審美思潮以及社會風尚的相互影響為主要研究對象。詳細梳理了從20世紀初至21世紀10年代中國現代流行服裝審美文化的歷史,關注各個歷史時期的流行服裝,及其表徵的流行文化產生和演變的趨勢,總結各種流行服裝變遷的歷史規律,並概括出其中審美變更的基本規律,對各種流行服裝背後蘊含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心理內涵進行深入剖析。筆者從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文化認知出發,寫出具有獨特的文化敘述與詮釋風格的美學史。這種寫作方式不僅讓美學思想依然作為美學史的重要認知內容,而且讓美學思想在文化認知的邏輯結構中綻放出新的意義,實現了思想認知與文化認知的高度統一,整體性地將中國美學史由過去的依從於意識形態或抽象美學命題的建構方式,提升到了將中國美學史與世界文化和世界美學比肩而視的高度,完整而深刻地論證闡發了中國美學史的歷史進程與文化發展本質。此一路徑不僅標示了未來中國美學史著重創造性的「自己講述自己」的學術品格,而且也預示了與國際美學在文化詮釋方面可實現深層接軌的開闊前景。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