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寫信的習慣似乎是從國小時候開始的。
?? ?
第一封信是在爸爸的鼓勵下寫給不在身邊的媽媽,內容好像是報告月考的成績、名次和學期結束時老師給的評語,小學生歪斜的筆跡加上使用的語句不多,長大後還曾被媽媽拿出來笑弄一番。那個時候其實很想寫下”我想她”這字眼,但知道媽媽看到我這樣寫倒不如告訴她我在這學期的成績排名來得高興,經驗雖然不是很愉快,卻漸漸喜歡上這種用一支筆、幾張紙,一個人對著不在眼前的親人說話的方式。
長大一點,更喜歡寫信了。
?? ?
在只有公共電話,晚上還要帶著一堆硬幣在宿舍外排隊打電話的大學時代,非常勤快地寫信給在不同學校念書的高中好友,我們幾乎是每周一信啊!打開抽屜是用剩餘獎學金一點一點纂積下來的零錢去書店買回的信封、信紙,白的、綠的、藍的,自己喜歡的圖案、好友喜歡的圖案,擺著放著都成了自己在大肚山上讀書的慰藉。
各自成家後,工作上的、家庭裡的,種種細節積累成疲倦反而斷了這個習慣。沒想到,中年過後竟能和子菲重拾魚雁往返書寫之樂。我們各自在桌前用文字寫下生活種種與當下心情,有別於現今快速溝通、即刻反應的科技聯絡方式,在時間之河中留下彼此的生活軌跡,那已經不是以得知近況為往來目的,而是透過下筆的剎那看到自己更深層的內在,於文字中琢磨出一種心境與感受,寄送之間,緩慢醞釀出一種特有的浪漫,讓我和子菲都深陷其中為之著迷。
互相寫信,一起旅行,一靜一動,這樣的生活狀態,想和好姊妹一起繼續,就像風一樣,日日吹拂著。
芬妮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