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劉歆「七略•六藝略」之「六藝」,指「易」、「書」、「詩」、「禮」、「樂」、「春秋」六經;又有「倫語」、「孝經」、「小學」三類,則附隸於六經者也。蓋「倫語」紀孔子之言行,固治六經者所必習;而漢自惠帝起廟諡多加「孝」字,可見特重「孝經」之意,此類中著錄者,實非僅「孝經」;其專收幼童識字教本者,則稱之為「小學」。至「孝經」類之有「弟子職」,固可相依以附著,獨有「五經雜議」、「爾雅」、「小爾雅」、「古今字」四書,則皆?經總義之屬,其書既少,不能自為一類,遂附之於「孝經」後。謂「爾雅」、「古今字」為?經總義,不僅以其次「五經雜議」後,歆實別有解說,其言曰:『古文應讀「爾雅」,故解古今宇而可知也』(今見「漢志•書」後序)。•••••••丁丈並曾以自述晚年詳本年譜見贈,本應以之易其舊作,但行笈中?檢未得,易祇有俟之補「詁林」時,再取之矣。所有合編事委之門下孫先生助,附之以著其勤。「合編」成,緣序其所見如此。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十二月一日金陵楊家駱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