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佛像的臉:從人臉 讀佛臉 看時代人心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049972
清水真澄
楊明綺
典藏藝術家庭
2015年9月25日
120.00 元
HK$ 108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6049972
叢書系列:
Treasure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 x 20 cm / 普通級
Treasure
分
類
藝術設計
>
雕塑
>
總論
同
類
書
推
薦
頭部造形規律之解析
雕塑史101:從古典到現代西洋雕塑
民間藝術4-鐫雕
佛像的臉:從人臉 讀佛臉 看時代人心
「破」與「立」:五行雕塑小集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日本佛像圖解事典:51尊佛像一次看懂佛像涵義、工法與歷史背景
佛像與寺院解剖圖鑑:教你如何解讀遍布寺院境內的深奧佛意
中國佛教美術史(增訂二版)
歡迎光臨!佛像世界
內
容
簡
介
從五官、表情解讀日本最著名佛像及其時代人心與美意識…
目
錄
【前言】 佛像的臉,人的臉
【第一章】 佛像的誕生──印度與中國
1.印度的佛像──眼半睜與睜眼
2.中國的佛像──從端正的臉演變至豐腴的臉
【第二章】 飛鳥時代的佛像──杏仁眼,古拙的微笑
1.佛像東傳日本
2.巡禮法隆寺金堂的釋迦三尊像
3.明治時代發現的夢殿•救世觀音
4.表現佛像表情的詞彙
【第三章】 白鳳時代的佛像──天真無邪的臉,沉穩大方的表情
1.大化革新與文化
2.沉浸於中宮寺菩薩半跏思惟像的優美神韻
3.白鳳時代的著名佛像
4.眼瞼與眉毛
【第四章】 天平時代的佛像──佛教成為國教,造型更顯莊嚴
1.平成遷都與佛像
2.巡訪藥師寺的藥師三尊像
3.多面、多眼、多臂的佛像
4.佛的分類與表情
【第五章】 平安時代前期的佛像──別具特色的臉
1.邁向嶄新時代
2.空海與東寺講堂的佛像
3.解讀不動明王的憤怒表情
【第六章】 平安時代後期的佛像──尊容如滿月
1.藤原氏的極盛期與國風文化
2.佛的「三十二相」
3.平等院阿彌陀如來以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第七章】 鐮倉時代的佛像──強烈寫實的風格
1.武士政權的誕生
2.運慶與進出東國
3.「玉眼」技法
4.鐮倉大佛算是「美男子」嗎?
【第八章】 佛像之所以成「佛」──開眼供養與白毫相
1.何謂開眼
2.白毫相之力
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一覽
序
什麼是「美得難以形容的臉」?
無論是去寺院參拜佛像,還是去美術館與博物館的展覽空間鑑賞佛像,站在佛像前,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定是「臉」,而且常常看到有人凝視一會兒後,不自覺地喃喃道:「那張臉真是美得難以形容。」這時就很想問,到底什麼是「美得難以形容的臉」。答案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大部分人都會回答:「就是難以形容啊!」
佛教是以想像佛陀姿態,打造出來的佛像作為信仰、膜拜的對象。佛像代表佛,不是「佛」的替代品,所以膜拜佛像就是膜拜「佛」。既然作為信仰對象,佛像的「臉」自然成了重點。佛像的「臉」不只是一張「臉」,也蘊含投射人心的意義。
本書就是希望能邊鑑賞各時代最具代表性的佛像,邊探討「美得難以形容的臉」究竟是如何「難以形容」。但這麼一來,也會觸及「佛像究竟為何」這個大哉問,當然本書也會探究這一點。
首先,當我們鑑賞佛像時,是否和欣賞畫作、工藝品等一般藝術品的著眼點相同呢?我想應該多少有些差異。
作為信仰對象的佛像,是從明治時代之後才成為鑑賞的對象。直到現在,佛像基本上都是奉祀於寺院昏暗的堂內,所以會放在美術館或博物館供大眾鑑賞的佛像算是特例。當我們看著佛像的臉,除了抱持鑑賞藝術品的心情之外,即便不是佛教徒,也會不由得心生虔敬。
近代觀點
在日本,明治維新不久後,當局便頒布神佛分離令,開始在各地進行破壞佛像,燒毀佛像等「廢佛毀釋」的行徑,導致許多文化財流失海外。然而在這股動盪危機中,也興起挽救文物的行動,明治四年(一八七一年)展開「古器舊物」,也就是調查文化財的行動。這項包括佛像等文化財的調查行動,於明治二十一年(一八八八年)起,繼續以「全國臨時寶物調查局」的形式進行寶物調查。明治三十年,制定了目前「文化財保護法」中的「古社寺保存法」。
雖然「文化財」這個用語是戰後才有的辭彙,然而明治十一年(一八七八年)受聘擔任東京大學講師的費諾羅沙、岡倉天心等人,承繼這項關於日本古社寺的調查,後來還因此發現法隆寺夢殿的救世觀音像。除了特例之外,一般佛像展是始於明治十三年(一八八○年),於上野公園舉行的「觀古美術會」,之後發展成現在的國立博物館內的佛像常設展。
明治二十二年,目前世界最古老的學術雜誌《國華》創刊(註1),除了刊載關於古美術的學術論文與相關報導之外,還搭配圖片說明,促使世人得以欣賞到許多未曾公開亮相的佛像之姿。之後還有其他古美術雜誌、豪華刊本發行,豐富的文章與圖片讓更多人見識到佛像的魅力。加上早期的攝影師松崎晉二、小川一真、工藤利三郎、小川晴暘等人拍攝的佛像照都會特地將「佛像的臉」放大。
因此,鑑賞佛像之人的觀點,便以這些經緯為背景、反映了日本的歷史、文化、思想等。
鑑賞佛像的眼力
我想,站在佛像前,在「那張臉真是美得難以形容」如此喃喃自語之人的眼中,除了自身對於佛像臉部造形有著個人感受之外,還會不由得心生虔敬,甚至聯想到圖片上那張包含著日本歷史、文化、思想的臉。
尤其藉由圖片欣賞到的佛像形姿,因為是明治時代以後的攝影師依個人的美學意識,擷取打造佛像時的時代風貌、打造者以及祈願者等的美學意識,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透過這層濾過鏡,加上自己的審美觀鑑賞佛像的臉。
本書就是想從這樣的觀點,探討「佛像的臉」。
從最古老的印度佛像、深受中國佛像影響的日本佛像、以及佛教傳入日本的飛鳥時代之後,白鳳時代、天平時代、平安時代前期、平安時代後期、鐮倉時代等,逐一探討。這麼一來,我們可以清楚了解從白鳳時代簡約大方的造形,如何蛻變成天平時代威嚴無比的佛像之臉。由此也可以窺知從誕生《萬葉集》等巨作的白鳳簡約風潮,如何演變成佛教成為國教的天平時代。此外,像是深受平安時代後期貴族青睞的「滿月臉」,到由武家掌權的鐮倉時代,佛像的臉部線條變得比較硬,還帶點寫實風格,足見佛像的臉忠實反映時代的社會與思想。可以說,面對佛像的臉,必須具備現代的眼力和追溯過往的眼力吧。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