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醫者當知變、日新、融匯古今中外
中醫藥傳統典籍浩如煙海,其中較常被提及者之一,包括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論者認為台灣為亞熱帶氣候,感冒等寒熱病時常可見,特別適合「桂枝湯」等證。中醫藥界同道因而幾度囑我就這個議題開講,幾年下來總共大約二十講,聽講者(尤其學生)的反應非常熱烈,紛紛要求結集出版,以便應用於現代生活之中。然因當初演講多應主辦單位的要求,針對特定主題或需要而提出一己之見,並未根據張仲景的原文逐條解析,為了便於說明,先引述九十五條稍做說明,之後再做綜合評述與心得介紹。以下為本人講述本書時的一些淺見,就教於高明。
文人對四書五經與歷史之研究,有尊(崇)古派、疑古派與古文派、今文派之分。中醫亦有經方派、後世方派之別,經方派自奉漢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為典,不敢更易半字,以為字字如金;不敢增減一字,以為聖人之言,後學者力有未逮。不思自伊尹作湯液到仲景成《傷寒雜病論》,歷千七八百年,經不斷演進、觀察、歸納、收集、創作才底成。後代學子怎可無新見病情、藥物、處方,而不予總結成帙耶?所以二派互訐近二千年,猶如金元四大家之弟子,或外科之正宗派、全生派之互相攻擊一般,真與抱殘守缺之愚癡子弟之亡家滅國之因同。事實上,臨床辨證論治只有一派—實事求是,只要對症,能將病人的病,包括危急重症、難治病、加護病房之疾病,能充分緩解,並再投入社會工作的治療方劑、方法、工具,皆可奉為「經典」詳細記錄,提供後學者參考,後學者亦應量自己腦力、聰明才智、勉力多學、庶幾不因固守一家一方而誤人生命,延誤治療、戕害生機。
「中醫」被中國人奉為中華民族之文化圭寶、衍於中華土地。實則「中醫」只是用五千年未被消滅掉的中國字,將傳之於四面八方的醫學,傳承與記載下來的醫學,並非全部為產自中國之醫學。憶中國歷史,自上古氏族社會,由龍的文化民族與鳳的文化民族,在中華大地上,東西對抗與融合其文化為主流,再吸收少量荊蠻與匈奴、四夷醫學組成,例如漢以前的中國朝代版圖內,本身不產黃耆、人參、玉桂、大蒜、葡萄……係透過商人貿易而來之產品,人參在東北,大蒜在希臘、羅馬,蔥產在中亞,玉桂在嶺南到東南亞……,一一分析下來,有多少藥物係中國在漢以前所自有?尤其黃耆係產自外蒙古、內蒙古沙漠邊緣,草原上者為佳,可作為弓箭使用者之「箭耆」為首。
自漢以後,中華版圖轉由南北對抗與統一,四夷就擴大到滇、桂、越南等中南半島,或婆羅洲、韓、日、印……,又納入其各地不同疾病、飲食、醫藥,有各代醫家新的採集、歸納、總結,於是「神農本草經」由簡略三百,擴張到「本草綱目」,甚至於近代的「中藥大辭典」之繁錦,或藥物成分分析定量之分子醫學與藥學,皆係先民不斷努力研究,以生民為實驗對象,「一將功成,萬古枯」,亦可曰:「一醫名成,萬古枯」之結果。
仲景著《傷寒雜病論》,本就虛懷,他只歸結當代常見疾病治法,期望後學者能於醫學成熟時機予以增補,此由「溫病」之「風溫」……所記可知,其亦力有未逮,直到明末清初,因中國政治財經中心,轉到江南以下到嶺南,才由葉天仕、吳鞠通,……總結歸納而成。所以經方學派之攻訐後世方派者,是為食古不化者也,這和歷朝帝國一般,開國者建國立制,後世子孫守不住而亡國亡民一般。
事實上,《傷寒雜病論》只可說是中國傳統醫學的臨床症治基礎的一部份啟蒙而已,而其文簡略,症象描述過簡,又加傳抄不便,編輯斷繩蟲蝕脫漏,或學者因時代、環境之不同,無法體會到漢代的中國,遍地沼澤、蟲蚘、疫癘之環境,必須不斷予以增補而註解,否則其條文為「僵」、「死」,其處方劑量與君臣佐使,臨症加減,都必須依症而調整,否則執古死之方,以臨千變萬化之疾,絕對不是「生死人而肉白骨」,反而係「死生人而骨白肉」。
千百年來,經方派學者與從業者,從不檢討反省經方之不足,常一有小得,即大為宣揚經方之玅,其所得如依今日之醫學發達反觀之,往往發現其為精神心理疾病、交感神經疾病,或飲食不足之故,但在歷代醫案中,常將心理、身體、宗教信仰、民俗習慣……之臟躁,百合、癲、癇、痙、?……全部歸之於外感之一般。雖然《傷寒雜病論》所有方劑,皆可通過各種「屏障」,但見歷家醫案,往往心、身、靈、飲食、起居、衣著、作息……皆不分而雜錯自宣其長。
今日之重病,一發作絕對是錯綜複雜,尤其送急診、加護病房的疾病,在古代皆為不醫必死之疾,寒熱交雜,虛實兼有,實無法以《傷寒雜病論》之方以臨症。必須綜合各種症狀,融匯多方,取其綜合療效,並結合實驗診斷、影像診斷、臨床所見,以辨證論治、開方治病。
曾有台灣某位傷寒論研究著作者,常言西醫如何不是,而被一林姓皮膚科醫師當場打臉,建議如依其醫術之能,可試將各醫院之急診與住院、加護病房之醫療工作交由其來進行,而當場受窘。亦曾以柴胡桂枝湯之治一過性「妥瑞氏症」,而刊登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刊物,並印贈台灣同道,以批評以妥瑞氏症之研究獲碩博士學位之林醫師,此種「管中窺豹」現象以經方派學者居多,其往往將細微末節之得,或病人及其家屬之客套奉承,自加揚喻,志得意滿,讓同道不以為然。
如今醫學不斷進步,社會生活條件亦不斷精進,人類生命之可貴,觀念不斷受尊重,明朝龔信之《醫箴》云:「至重為人命,最難卻是醫,病源須洞察,藥餌要詳施;當奏萬全效,莫趁十年時;死生關係大,惟有上天知,叮嚀同志者,濟世務加思」。這個觀念在目前被奉為醫者之行醫圭臬,但古代因生活、醫療之簡鄙、人命不值錢,往往一家生十個小孩,能存活一、二個就已經偷笑,感謝上天與祖宗有靈了。而且公共衛生不發達,稍有疫癘,往往整個村莊或鄉、縣、郡、州相繼病屍遍地,荒無人跡,尤其旱澇、戰爭、蝗害之至時。所以古代醫者,無法看到今日危急重症與加護病房的病人仍可穩定下來,這種病在古代皆「死症」,例如腦震盪或腦中風(按:非TIA與RIND)幾乎皆千病千死。連《醫宗金鑑》兒科雜病之「五軟」、「五鞭」、「五遲」、「轆轤轉睛(關)」、「龜背」……;今日所謂「腦性麻痺」病人,清初所用方劑,皆不足以救助今日重症之腦性麻痺之須「胃造?」,或裝「鼻胃(餵)管」者,在當時這種病人皆一出生就置於神桌案下,或外受露水於稻草堆或麥桿堆上,任其死亡。至於產婦血崩,妊娠毒血症、植入性胎盤……,皆幾乎一失血或昏迷,即以門板草席一包就下葬,這就是為何常有「神醫」流傳下來的故事所在。
古人多傳染病與勞動意外、勞力過度、營養不良、保溫不足而重病或死亡,今人長壽而多慢性病。古人六、七十歲即稱耄耋,今日百歲亦不足奇;康熙與乾隆之宴老叟,全國才得幾人,今日社會連老叟之定義亦已推到八十歲以上。因此,吾人須依時代環境、醫術之不同,找出「主流醫學」之不足處,予以補充,利用越來越精密之儀器設備,做精準之診斷;同時充分了解、分析中西醫對同一疾病之診治異同,如症象相同,該給予下何方?加入何藥,才能使病情、體質低下者趨於中庸,高亢者得以中和,如此才不會影響病情,也有助於促使影像或實驗診斷更進步。
古人體力消耗過度、營養不足,養生主「靜」。今人體力無消耗、營養過剩、醫藥過度使用,甚至於「依賴」與「上癮」,或生怪動作、怪聲音,或過度、或不足、或生命功能神經傳導受抑制,形成「幻」覺,或幻痛、或幻視、或幻聽、或幻癢、或幻麻、或本體感異常,動作僵剪……,不一而足,這些現象皆應主「動」以養生與養病,減少藥物與營養之使用,多受陽光與足手之重力運動。
近代醫療以化學合成藥物為主,不能通過各種「屏障」,久服反而致腦疾,此時中醫藥界應乘勢而起,大力以替代之,促使腦循環、側枝循環之啟動,促進腦細胞與器官之增生,抑制癌細胞之活化,誘導正常幹細胞之正常分裂,不使趨於癌變,並且對於基因與癌細胞、癌細胞之治療、與幹細胞之治療能不轉向癌化,並排除之「介面排斥」,使能與正常細胞相連絡,產生正常動能,這是目前中西醫學從業者所應努力的方向。
沒有一種醫學理論與學說是「圓滿」無缺的,也沒有任何一門學問或處方可行之千百年而不變的,尤其醫學執古御今、執簡御繁當然可以,但在進入簡之過程,必須將各家學說與治法通透了解,不斷上臨床的「戰場」磨練精進才行。主治醫師天天臨床,醫院的領導管行政,如不再臨床考驗,往往又是「庸醫」,也期待讀者能有自我體悟。
易乾有「乾元夕惕,君子以自強不息」,醫者須「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不斷吸收時代新知識,形成自己之內涵,用最能通過各種「屏障」的自然藥材,形成每一時代之醫學,方為一精誠「大醫」之正常修養。否則縱有力扛千萬斤之勇士,亦抵不過一把刀或一顆子彈,不要因自己之無知,反自只徒呼負負,這些徒呼者皆心胸不夠大與虛空、執偏御全所致。
「勿藥元詮」的觀念,「萬藥皆是毒」的現象,希望近代功利為先的中西醫從業者,能切記。鼓勵、安慰、詳細說明病情,教導正確的養生比給藥物重要。要記住,最好的治療是「觀察」,不是治療。最好的藥物是不給藥,因為目前在醫院診所門診的病人,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心身症病人,如何以安病人之心,穩定大腦之內分泌、血流、傳導之正常,比給藥物為重要。
「禮失,求諸野」,日本醫家今日用藥與炮製,選材,仍宗盛唐,因此凡對經方有疑時,可求諸日本,在日本開處方「桂枝」,藥局所給的『桂』為清華桂,清華桂外皮厚,但肉中油多且濃深,故須去粗皮為佳;而非中國大陸諸注家所習用之品。只是『清華桂』量少價昂,有時不妨改以『玉桂子』代之。因為清華桂每年皆結子,量多價廉,其所含『玉桂素』約為清華桂之八成,搥細用之,其功效比桂枝為佳。
不才曾不自量力,增補了三章,仿《傷寒雜病論》之行為方式,這是對現今各種久病、重病且進入腦病,古之死症之補充,自覺淺鄙,但拋磚引玉耳,謹附列於後,請諸家方正予以補充與指正,如有所錯誤,是小子才疏學淺,敬謹受教。
一、傷寒雜病論少陰篇補遺(腎):
足少陰腎病臟病,或尿自利清長,飲一溲二、三,但或反水腫而喘悸、倦怠、吸短、胸中窒,或頭眩,或頭傾頹無力以抬,或嘔吐,或幻如神靈,或尿自利中突發尿癃閉,而發倚息喘息、不得臥、風水全身皆腫,目腫突如將脫暴,或膚色黃黑、或白晰或萎黃,此為腎梗塞或萎縮之腎衰竭,如突發重昏迷,應立即洗腎,並維持血壓的穩定,顱內壓與腦灌注壓穩定,經洗腎而顱內壓仍高者,當注射脫水與升壓利尿劑,而仍昏迷者,當作腦室引流並做口內氣管插管,或經喉氣管切開、導尿、鼻飼。
1、初發無明顯水蓄前,腎陽虛者主以右歸飲或金匱腎氣丸,加丁豎朽(苦地膽)、忍冬藤,或黃柏、黃連、黃芩,或蒲公英、水筆仔根、銀花、枳實子根,另加酒浸大黃,其量以維持每天二、三次大便為原則。腎氣虛者加人參、田七、鹿茸。腎血流量不足之腎陽虛者加重肉桂、附子、乾薑。乾薑、附子總量一兩應加入黃柏三錢。
2、如有水蓄、支飲或懸飲、風水、頭腫水如蛤蟆者,當用育生五苓散(腎炎方)加方。
3、如有頭痛、眩暈、嘔吐、幻如神靈、頭頸俯軟頹無力以抬、肢體萎軟者,當主以育生半夏天麻白朮散加方,或育生五苓散(腎炎方)加方。
4、少陰腎臟病水腫或尿自利、體倦、膚白、胃納差者,當主以歸耆建中湯或補中益氣湯,或參苓白朮散,或育生補陽還五湯,加白朮、茯苓、澤瀉、蓮子、淮山、薏仁、白果、芡實。如脾氣虛、脾陽虛者,以香砂六君子湯加黃耆、乾薑、附子、肉桂、黃芩、鹿茸或田七,或酒浸竹節七。腫消而復發、尿中有蛋白者,則加乾薑、附子、肉桂,以乾薑、附子總量一兩加黃柏三錢為原則。甚虛而血中蛋白濃度偏低者,加重黃耆,再加人參、田七、鹿茸,或加入大金英、小金英、菟絲子、沙苑蒺藜。胃納佳者,當主以腎氣丸或右歸飲,或當歸六黃湯,加重黃耆,並再加人參、田七、鹿茸。
5、久病血糖高而形成腎衰竭者,當用玉桂,如腎氣丸,加人參、田七、鹿茸,再加可清熱解毒、淡滲利濕藥,如苦地膽、忍冬藤等。血糖高者加桑白皮或生石膏、?梧根,或黃芩、黃連、黃柏。
6、腎移植失敗者,當主以育生五苓散(腎炎方)加方。
7、骨髓移植失敗者,主以右歸飲加方,有熱屬骨蒸勞熱,日晡發熱;白血病屬骨蒸勞熱。
8、骨髓腫瘤屬骨蒸勞熱或瘀阻。
9、貧血而骨髓乾枯,或空洞者屬腎陽虛,當大補腎陽並加人參、田七、鹿茸,可以配合西醫輸血直到血象穩定。
1、、血小板低下,但?者,急則可搭配類固醇或輸血,主以育生聖愈湯加乾薑、附子、肉桂、黃柏、人參、田七、鹿茸。鼻?、膚?、牙?、便血,腎有熱用田七,無熱者用酒浸陰乾竹節七,再加重蒼朮。
1、、骨折或挫創傷之水腫期,屬腎陰虛陽亢兼水蓄或血蓄,結痂期屬腎陰陽兩虛偏陰虛,化痂期為腎陰陽兩虛偏陽虛,促進骨漿分泌期屬腎陽虛,假關節屬腎陽虛。骨折或脫臼或創傷而水腫軟而不消者,屬腎陽虛、氣虛兼陽虛或寒濕。
1、、急慢性骨髓炎屬腎陰虛與骨蒸勞熱。骨髓炎併發象皮腫者加白朮、茯苓、澤瀉、當歸、川芎、赤芍、丹參、銀杏葉。
二、傷寒雜病論厥陰篇補遺(肝經):
1、厥陰病遷延日久、胸悶、吞酸嘔煩、食少納呆,或陰黃、陽黃,或膚白淡無華、足腹日腫、倦怠乏力,或口苦、口淡,舌質如泡過水的瘦豬肉,或視昏瞀、耳聾、失聰、肝硬化、血中蛋白濃度偏低、貧血,屬脾氣虛,當淡滲利濕而補氣方劑主之,宜四君子湯加方,或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或豬苓湯主之。有熱加黃芩,便秘加大黃,黃疸加梔子,血糖高者減甘草、紅棗,加桑白皮、黃連、石膏、大黃。嘔加半夏。脛足水腫按之不起者,用育生五苓散(腎炎方),或真武湯、桂枝人參湯,或理中湯、苓桂朮甘湯,或桂枝加朮苓瀉湯,加乾薑、附子、肉桂、黃芩、人參、丹參,並維持每天有三次大便的大黃量,以減輕門脈壓力,改善體循環。心悸喘者加麻黃、葶藶子、防己。
2、循衣摸床、循空撮理,手足搦動,肌肉抽搐、神昏?語、昏不識人、獨語如見鬼狀,或發狂而吐或便血,或膚黃如梔子,或黑疸如炭、便秘,或發熱、寒熱往來、日晡所發熱、睡坐不寧,或尿癃閉而發腹水、懸飲而喘息倚息不得臥,或足水腫、風水全身腫、嘔吐,或尿清如水、飲一溲三、四,當主以柴苓湯加大黃、梔子、芒硝,用丹參與人參,喘者加麻黃、杏仁、葶藶子、防己。
超高膽色素症與血中阿摩尼亞者、當洗肝者,應立即進行,配服血枯方或七寶美髯丹加方,如五味子、梔子、乾薑、附子、黃芩或黃連。大黃的量要加到一日有七、八次大便以上,才可中病。
3、尿癃閉者如導尿不出,當先血液透析,並改服育生半夏天麻白朮散或育生柴苓湯,或育生五苓散(腎炎方)加大黃、田七、鹿茸,用人參、丹參、黨參。因尿癃閉或尿清如水,飲一溲三、四者,尿利而喘,或頭痛如裹,頭眩暈嘔吐者加天麻,或再加吳茱萸。癲癇者再加全蠍、蜈蚣、白僵蠶、蠐螬,擇一、二為之。肌肉抽搐者當忌鹽或加鹽,或加石膏、黃耆,或加重當歸,依血檢電解質為憑。尿自利或癃閉而喘息、柔痙、剛痙者應先予毒素透析或水蓄引流。
4、流火走注者為痛風,加龍膽草、黃芩、黃連或在足厥陰經穴處放血。
5、厥陰肝病惡性腫瘤已手術或栓塞,或燒灼、酒精注射、換肝治療後,如不予育生柴苓湯加田七、人參,用丹參,極易三五個月內再生,且越予前述治療方法,發作速度越快;往往肝細胞壞損範圍越大,發炎熱象與壞損所釋放甲種胚胎蛋白越高,貧血之陰黃、萎黃或發五水,甚者支飲、喘息、倚息不得臥。或病腦劇疼、眩暈、嘔吐如噴;初發或狂躁、幻視或幻聽,或如有神靈之象;再則頭疼、煩、嘔、食少、倦怠、嗜臥、肢體萎軟,或便秘、胸肋滿脹,後側頭疼劇、頭疼欲裂、水柱式嘔吐,靜臥、昏睡、胸肋痞滿脹疼,腹如覆盤,治宜先注射類固醇或甘露醇,同時或作腦減壓引流手術,再服育生柴苓湯,加黃連、黃柏、大黃、卜硝、天麻、吳茱萸、田七、人參,或再加育生丸、保安萬靈丹。如溶血膚衄的肌膚甲錯,則去田七,改加酒浸竹節七粉,一日先以一錢為度。服加酒浸竹節七粉後,一日會溏便或水洩三五度。當腦壓正常,不再頭劇疼、嘔吐如噴,水腫亦減,如仍萎黃、膚衄,或餘熱未盡(發炎指數微高,腫瘤標記亦盤旋不降),則加乾薑、附子、肉桂,劑量由一錢左右慢慢加,依血檢而加重劑量;這些加入薑、附、桂之方劑,如血檢皆正常,三、五周後又有反彈之象者,應去薑、附、桂,加重芩、連、柏即可。
三、傷寒雜病論厥陰病補遺(心包絡經):
1、無便秘,但瘀阻者,育生補陽還五湯或育生聖愈湯,或育生乳沒四物湯、桂枝茯苓丸,但以柴胡易桂枝,有熱加丹皮、梔子或黃芩、黃連。
2、寒瘀而活血不能化瘀者,加乾薑、附子,或用玉桂,但乾薑、附子總量一兩者,應加黃芩三錢。
3、如真寒假熱、貧血者,於加入薑、附、桂方劑中,再加人參。
4、心悸動、沉及於胃上脘與臍中者,加西洋參、生牡蠣、生龍骨。
5、心慌如將捕驚者,加重甘草、紅棗,再加龍眼乾。
6、咳而清水吐不止者,用苓桂朮甘湯或苓桂棗甘湯、五苓散,或真武湯、柴苓湯,或桂枝湯加朮苓瀉,以治水蓄外溢。如喘而有清水痰,則用育生五苓散(春澤湯)合併小青龍湯,或育生五苓散(春澤湯)合併射干麻黃湯,以治寒痰射肺(肺中有痰、黏液),有寒飲者應加乾薑、附子、肉桂。
7、心包膜水蓄不回滲,為心包囊填塞,可予育生五苓散合併育生補陽還五湯,再加葶藶子、防己、麻黃、杏仁,加重白朮、茯苓、澤瀉與乾薑、附子、肉桂。
虛裏動甚屬心血虛,貧血、陰黃者宜用人參養榮湯、養心湯、十全大補湯或補中益氣湯,育生補陽還五湯或右歸飲、金匱腎氣丸湯,皆用(或加)乾薑、附子、肉桂、人參、田七,丹參與黨參並用。有水飲加白朮、茯苓、澤瀉、防己、葶藶子,如乾薑、附子總量一兩,則加黃芩或黃連三錢。口淡不食,食穀不香者,加仙楂、豆豉,或神曲、麥芽、穀芽,或內金、山藥。
8、久病致足脛與寸口把脈處水腫,臉蒼白,無華或少華者,當用香砂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或參苓白朮散、五味異功散,加重黃耆與人參,用丹參與黨參,再加四神(淮山、茯苓、蓮子、芡實、薏苡仁),或長期以四神當飯吃。如仍脾肺氣虛、水腫不消,則再加乾薑、附子、肉桂、鹿茸。
9、心包血虛或寒瘀、寒濕、寒痰射肺、陰黃者,宜加乾薑、附子,總量一兩者應加入三錢的黃芩或黃連。
10、寒證中如仍有微熱不退,或肝炎、噁心、食少,或食入吐、吐噦者,可加重黃芩、黃連、黃柏、梔子。
11、如手厥陰心包臟之熱勢已減,但仍遷延徘徊者,再加入青蒿、知母、地骨皮,後仍熱不全退,就應加入少量的乾薑、附子、肉桂,此為已進入寒將凝冰。如人體無力化冰,就應加入大劑量乾薑、附子、肉桂成大補陽劑。
12、心包臟病使用黃耆時,應自一兩左右開始,不可驟用四兩,否則易致水份大滲出而形成全身性水腫,成為風水、喘息、心悸、芤脈、臉粉紅或鮮紅等症狀。長期大劑量服用附子,而水解時間不夠者,日久易心包填塞,甚者水腫滿硬、橫膈膜上縮。此時宜用柴苓湯加元胡、木香、大黃、麻黃、葶藶子、防己、乾薑、附子,用玉桂、人參、丹參、黨參以主之,如情況危急時,應做預防性血液透析。
13、凡用人參、黃耆、乾薑、附子、肉桂等方劑,都必須配白朮、茯苓、澤瀉,方不致水份外溢,並可將不足或外溢之水回歸、滲入正經。治心包之水蓄,防己優於葶藶子。治懸飲之肋膜積水,葶藶子優於防己,白朮、茯苓、澤瀉則十二經絡之水皆可通治。
14、心包臟病後仍心悸、心氣虛、小有勞則吸短、胸中窒、胸悶與心搏過速者,為心包膜有沾黏或疤痕,或肥厚而舒張與閉合功能有不足,當長期服用育生補陽還五湯、桂枝黃耆五物湯,或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或聖愈湯、歸耆建中湯,或回陽升陷湯、補中益氣湯,或聖愈湯,酌加白朮、茯苓、澤瀉,用丹參、田七。甚者加乾薑、附子、肉桂、人參、田七、黃芩、麻黃。
15、病厥陰心包日久後氣喘,動則吸短而胸中悶者,治宜育生氣喘方合併補陽還五湯加葶藶子、田七、人參,丹參與黨參並用。如仍吸短而喘者,再加乾薑、附子、肉桂、黃芩、紫苑、款冬。
16、病厥陰心包病而肢體麻痺者,捫之冰冷而色白無華,或兼寶藍色者屬厥冷,潰爛者屬脫疽,流膿血水臭穢結痂者屬熱證;出現乾爛或清浠水者,屬氣虛與寒厥,或氣血兩虛兼陽虛。厥冷或冷脫疽者可用育生歸耆建中湯,再加吳茱萸、人參、田七、川椒,或用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乾薑湯、吳茱萸湯合併四逆湯……等湯劑加方。
本書乃本人約三十年前上課與部分研究論文之精華集合而成,先引述講述條文,稍加說明,再詳細說明個人的臨床心得與看法,由於篇幅較大,故先節錄九十五條,其餘將併在下冊出版。必須說明的是,此精華版為個人的「一家之言」,由於共分成近二十講,並於出版前稍加校正,仍恐行文與章節、段落、次序上可能不是非常嚴整,還請同道方家多多指教。
育生中醫診所院長? 中醫師? 李政育 民國一○二年十一月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