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一個人的收藏

一個人的收藏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363226
姚謙
時報出版
2015年8月25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571363226
  • 叢書系列:Popular系列
  • 規格:平裝 / 288頁 / 25k正
    Popular系列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姚謙講美學、看藝術、談生活

    用收藏品與自己生活交織出生命時光

    一本思考收藏與人生的書寫





    輯一 My Dear Art

    My Dear Art

    生命的風景

    收藏的意義

    去美術館

    一位令人安心的朋友

    與生活共構收藏

    收藏的各自美好

    寄蜉蝣於天地

    任性一下,再解

    無人風景

    吟阿嬤的歌

    孟東籬與三十歲藝術家的作品

    陌生的激盪

    說著時間故事的人

    小收藏

    收藏說

    收藏印象

    江蕙裡的常玉

    人生戲劇

    藝術的抒情

    動人的主題

    「腦與眼」的鑑賞力漫談

    大城小記

    都在被遺忘

    財富以外的視野與胸襟

    安薩克力戀人

    「收藏」方法論

    找出收藏的樂趣

    烏利.希克的捐贈

    圖像啟示錄

    印象派愛情

    重返台灣



    輯二 幸福,雷諾瓦

    我的美術史

    關於收藏和亞洲美術史

    不該被遺漏的美術史

    美術史的價值

    小心林風眠?

    華人抽象與音樂

    非名即利

    從亞洲出發

    當代藝術之我見

    抽象精神的寫實

    收藏的價值

    數字看藝術

    在畫廊淘新感動

    在東京品嘗義大利

    在威尼斯,在巴賽爾

    誰來替他們的魚子醬買單

    說說拍賣

    藝術市場時尚化

    數字之外

    遠方「獨」趣

    收藏片面觀

    「神馬都是浮雲?」

    亞洲之心

    從時尚聚會中看到的藝術

    台北的抒情曲

    藝術,不只是拍賣

    藝術,閱讀世界

    拍賣季的聯想

    收藏與商業博奕

    大作品的價值觀

    拍賣風景圖

    冷靜與現實之間

    逐漸影薄的台灣?









    一個人的收藏

    ──姚謙




      我想,每一個人的一生都在收藏;收藏記憶、收藏情感、收藏某些與自己經歷或想法對照過的物質。小時候收集郵票、書籤、看過的戲票、讀過的書、聽過的卡帶、CD,和現在儲存在硬盤裡的文章、影片與音樂,當然也包括重複回頭看的照片:那些自己拍攝的風景與人,還有別人拍攝眼中的你。收藏這個動作,彷彿是每個生命都戒不掉的習慣,只是它表現得隱性或隱性而已,因為它可以從某個角度對自己證實自己存在過的痕跡。



      我也不例外,生活中也不刻意的收藏一些事物,因此收藏得廣、隨興,沒有太多主動的目的,絕大多都是跟自己的記憶與閱讀有關的事物,特別是藝術品。我應該是從九六年開始收藏與藝術相關的物件的,當時就只單純的因為對照自己這方面長久以來的愛好與閱讀,當有了一點經濟能力之後,把自己喜歡的藝術作品放在自己私生活領域,似乎是一種小小的自我肯定,更多的是證實自己的對於世界理解的相對存在,當時並沒有正式、理性、有計畫的收藏藝術的概念。如今想起,透過藝術收藏的確是另一種成長,在自我價值上、開放眼界上和人性上挑戰,特別是看到當今藝術圈內的人們,有許多值得尊敬的榜樣,也有很多覺得可惜與扼腕的故事。



      在藝術的面前,金錢的確有的時候可以幫助自己證實自己,然而金錢有的時候也會讓自己失去了自己,在我收藏藝術的路上,常見這樣的故事。而自己隨著收藏的累積,我覺得更大的收穫,還是因為收藏而促進了自己在知性上的閱讀。也隨著自己的閱讀逐漸擴展,收藏帶給自己生活的思考範圍變得更大、更豐富了。最早我是透過二十世紀藝術品的喜愛,來對照自己曾經讀過的當時歷史,才發現那才是深刻與立體的體會。這讓我更樂意透過藝術去理解這個世界,特別是我去不了的時代,不能深入居住觀察的地方,  經過藝術、文字、音樂,我可以自在的悠遊。後來對於二十世紀亞洲到當代藝術我特別有興趣觀察,這段西風東進後亞洲美術產生的變化,亞洲藝術家在這個東西相互影響的年代裡,以西方媒材創作的藝術品,一直是我樂此不疲的興趣,亞洲民族各藝術家的轉變過程與思考,也呼應整個時代人思想的變遷,而我也活在這時代之中。



      一直覺得藝術是誠實的歷史,它能負載與我們所看過的文字歷史以外,有著更深刻的觀察,這是我後來收藏藝術的最大動力與樂趣。然而當藝術收藏成了一種投資的方式時,人心與藝術之間就有了很大很大的考驗。但是,無論金錢如何能改變人的心與情感,我仍然相信這與藝術本身無關,這是個人的價值觀與選擇。當我看著藝術市場的變化,從美術館經過畫廊走到博覽會、拍賣行,甚至因為利益而川流不息於藝術家工作室的人們,看著那些以藝術之名交換的情感與金錢,也曾讓我困惑過;不過時間仍會證明,哪些是藝術、哪些將是過季的商品,就像印加人最終還是明白了西班牙人不是上天派來的神。而那些我以文字記錄的、曾經的想法,現在重讀起來,還是覺得,感謝這世界上有太多太美好的藝術品可以安慰自己,幫助自己找到了方向、沉澱了心情。這麼多年來閱讀藝術參與藝術市場的一些活動所記下心中的感想,有些事情看明白了就釋然了,有些事情看清楚了反而有更深的情感與興趣。



      對於越來越年輕的藝術市場工作者、藝術家與藝術愛好者,我還是願意站在欣賞的角度試著去支持,縱然自己能力與財力有限,最多時候是透過文字與大家分享心得。此刻隨著十年來關於收藏所寫的文字整理出版,我也有機會再回頭看這十多年來自己的變化,發現這也是另外一種心靈日記,只是比過往的文字輕淡,對於藝術市場則顯得更真實、更冷酷或更沉重。因為人在藝術的面前,都是一個需要成長的孩子啊!




    2015/7/19於cusco peru




    其 他 著 作
    1. 我們都是有歌的人
    2. 如果這可以是首歌【附〈姚謙詩手札〉】
    3. 美麗的相遇
    4. 一個人的品味
    5. 腳趾上的星光
    6. 腳趾上的星光【 讀本音樂珍藏版】
    7. 我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