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新譯杜詩菁華(上)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460352
林繼中/注譯
三民
2015年8月14日
197.00 元
HK$ 177.3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1460352
叢書系列:
古籍今注新譯叢書
規格:平裝 / 589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古籍今注新譯叢書
分
類
文學小說
>
中國古典文學
>
詩詞曲賦
同
類
書
推
薦
每天追一齣大唐詩人穿越劇:看大唐詩人彎彎繞繞的人生劇場,細讀人人都是男主角的才華較勁
【有故事的唐詩宋詞套書(二版)】(二冊):《有故事的唐詩(二版)》、《有故事的宋詞(二版)》
有故事的宋詞(二版):經典名句是這樣來的
有故事的唐詩(二版):經典名句是這樣來的
倚晚晴樓詩?:胡國賢古典詩集
內
容
簡
介
詩人杜甫愛家、愛國,更是「窮年憂黎元」,其詩歌風格「沉鬱頓挫」,向來有「集大成」和「詩史」的美譽。整部杜詩讓我們從中看到海立濤翻的盛唐時代,看到曲江歌舞,夔府秋色,更看到杜甫本人!詩中林林總總的事物,都內化為詩人的「動息勞逸,悲歡憂樂,忠憤感激,好賢惡惡」,而感動?一代代有良心的讀者。杜詩現存一千四百五十多首,本書採依年編次,精擇其中的四百一十一題,五百八十一首,釐為八卷,依循詩人的生命軌跡與所思所感,細膩解讀每首詩的精闢所在。注譯者?力於透過溝通讀者與作者、文本之間的聯繫,引領讀者深入理解古籍經典之深層義涵,喜好杜詩者,切不可錯過。
目
錄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導 讀
凡 例
上冊
卷 一
望 岳(岱宗夫如何) 一
登兗州城樓 三
題張氏隱居二首 四
房兵曹胡馬詩 七
畫 鷹 九
夜宴左氏莊 一一
贈李白(二年客東都) 一三
陪李北海宴歷下亭 一四
贈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 一六
鄭駙馬宅宴洞中 一七
臨邑舍弟書至,苦雨,黃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領所憂,因寄此詩用寬其意 一八
飲中八仙歌 二一
春日憶李白 二四
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 二五
高都護驄馬行 二七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二九
兵車行 三四
病後遇王倚飲贈歌 三七
曲江三章,章五句 四○
夏日李公見訪 四三
樂遊園歌 四四
投簡咸華兩縣諸子 四七
奉留贈集賢院崔于二學士 四九
敬贈鄭諫議十韻 五二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五五
送高三十五書記十五韻 六○
白絲行 六三
前出塞九首 六五
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十首 七二
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 八○
麗人行 八六
重過何氏五首(選二) 八九
渼陂行 九一
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 九四
天育驃騎歌 九九
醉時歌 一○一
秋雨歎三首 一○四
九日寄岑參 一○八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 一一○
送蔡希魯都尉還隴右因寄高三十五書記 一一三
官定後戲贈 一一六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一一七
去矣行 一二七
後出塞五首 一二八
避 地 一三四
卷 二
月 夜 一三七
哀王孫 一三八
悲陳陶 一四一
悲青? 一四二
對 雪 一四四
遣 興(驥子好男兒) 一四五
哀江頭 一四六
春 望 一四九
塞蘆子 一五一
喜達行在所三首 一五三
述懷一首 一五七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 一五九
月(天上秋期近) 一六三
獨酌成詩 一六五
玉華宮 一六六
羌村三首 一六八
北 征 一七四
行次昭陵 一八五
重經昭陵 一八九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 一九○
收京三首 一九四
彭衙行 一九八
送鄭十八虔貶台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闕為面別,情見於詩 二○一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二○三
春宿左省 二○六
題省中壁 二○七
洗兵馬 二○九
曲江二首 二一六
奉贈王中允維 二一八
義 鶻 二二○
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間道歸鳳翔;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此門,有悲往事 二二二
望 岳(西岳崚嶒竦處尊) 二二四
早秋苦熱堆案相仍 二二五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 二二七
留花門 二二九
九日藍田崔氏莊 二三三
崔氏東山草堂 二三四
閿鄉姜七少府設鱠戲贈長歌 二三六
瘦馬行 二三八
得舍弟消息 二四○
贈衛八處士 二四一
新安吏 二四三
潼關吏 二四六
石壕吏 二四八
新婚別 二五○
垂老別 二五三
無家別 二五六
佳 人 二五八
月夜憶舍弟 二六一
夢李白二首 二六二
遣興五首(蟄龍三冬臥) 二六六
天末懷李白 二七二
遣興五首(朔風飄胡雁) 二七四
卷 三
秦州雜詩二十首 二七九
宿贊公房 二九八
東 樓 二九九
雨 晴 三○一
寓 目 三○一
山 寺 三○二
即 事 三○四
遣 懷(愁眼看霜露) 三○五
天 河 三○七
初 月 三○八
擣 衣 三○九
促 織 三一○
除 架 三一一
廢 畦 三一二
夕 烽 三一四
秋 笛 三一五
日 暮 三一六
空 囊 三一七
病 馬 三一八
蕃 劍 三一九
銅 瓶 三二○
野 望(清秋望不極) 三二一
佐還山後寄三首(選一)(白露黃粱熟) 三二二
從人覓小胡孫許寄 三二四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史參三十韻 三二五
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 三三一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三四○
兩當縣吳十侍御江上宅 三四三
發秦州 三四七
送 遠 三五○
送人從軍 三五一
赤 谷 三五二
鐵堂峽 三五三
鹽 井 三五五
寒 硤 三五七
法鏡寺 三五八
青陽峽 三六○
龍門鎮 三六二
石 龕 三六三
積草嶺 三六五
泥功山 三六七
鳳凰臺 三六八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 三七二
萬丈潭 三八○
發同谷縣 三八二
木皮嶺 三八四
白沙渡 三八五
水會渡 三八七
飛仙閣 三八八
五 盤 三九○
龍門閣 三九二
石櫃閣 三九三
桔柏渡 三九五
劍 門 三九七
鹿頭山 三九九
成都府 四○○
卷 四
卜 居 四○三
蜀 相 四○四
王十五司馬弟出郭相訪兼遺營草堂貲 四○六
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栽 四○七
堂 成 四○八
為 農 四一○
賓 至 四一一
客 至 四一三
狂 夫 四一四
田 舍 四一六
江 村 四一七
野 老 四一九
遣 興(干戈猶未定) 四二○
戲題畫山水圖歌 四二一
題壁畫馬歌 四二三
戲為雙松圖歌 四二四
南 鄰 四二六
恨 別 四二八
建都十二韻 四二九
村 夜 四三二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 四三二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見寄 四三三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四三五
遣意二首 四三七
漫成二首 四三九
春夜喜雨 四四二
春水生二絕 四四三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四四五
水檻遣心二首 四四七
後 遊 四四九
春 水 四五○
江 亭 四五一
獨 酌 四五三
徐 步 四五四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四五五
絕句漫興九首 四六○
進 艇 四六八
寄杜位 四七○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 四七一
楠樹為風雨所拔歎 四七三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四七四
石筍行 四七九
百憂集行 四八○
戲作花卿歌 四八二
贈花卿 四八三
病 橘 四八四
枯 X 四八七
所 思 四八九
不 見 四九一
野 望(西山白雲三城戍) 四九二
得廣州張判官叔卿書使還以詩代意 四九四
贈別何邕 四九五
花 鴨 四九六
畏 人 四九七
屏?三首 四九九
少年行 五○三
奉酬嚴公寄題野亭之作 五○四
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 五○六
三絕句(楸樹馨香倚釣磯) 五○九
戲為六絕句 五一一
野人送朱櫻 五一七
大麥行 五一九
奉送嚴公入朝十韻 五二○
又觀打魚歌 五二三
題玄武禪師屋壁 五二五
客 夜 五二六
客 亭 五二七
秋 盡 五二九
陳拾遺故宅 五三一
謁文公上方 五三二
通泉縣署屋壁後薛少保畫鶴 五三五
序
導 讀(節錄)
有人說:「一個民族靈魂的最佳文獻就是它的文學。」是的,有時你只要讀一部《紅樓夢》,甚至只讀一篇〈岳陽樓記〉,你就會感到一個民族的心怦然在動。被譽為「集大成」的杜甫詩,便是此類蟄伏?中華民族之魂的大著作。它誕生在一個我民族最強壯、最有朝氣,卻又忽然陷入痛苦掙扎之逆境的特殊年代。於是,它便獲得了熱烈奔放與堅忍不拔的雙重品格。杜詩,體現的是中華民族最健全的體魄與靈魂;杜甫,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託命之人。
一
杜甫(西元七一二∼七七○年),字子美,陰曆正月初一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城東的瑤灣。他家祖籍京兆杜陵,故自稱「杜陵布衣」。又有一度家居少陵,乃自稱「少陵野老」。杜甫有一個頗為顯赫的家世,其十三世祖杜預是西晉平吳的名將,還注過《左傳》。杜家自晉至唐,代有出仕,難怪杜甫會自稱:「先君恕、預以降,奉儒守官,未墜素業。」(〈進雕賦表〉)其中值得一提的還有他的祖父杜審言,是武則天時代的名詩人,杜甫引為驕傲,曾誇口說:「吾祖詩冠古」(〈贈蜀僧閭丘師兄〉),「詩是吾家事。」(〈宗武生日〉)由於中國長期處於宗法加官僚的社會,所以家族對個體的影響不容小覷。杜甫畢生奉儒習文,並將文與儒二者聯繫起來,稱:「法自儒家有」(〈偶題〉),這些都與其家族傳承有直接關係。甚至在個性上,杜甫也有「家族性格」的印記。文獻記載表明,杜家有血親復仇的傳統,如杜審言的曾祖杜叔毗、杜甫的叔父杜并,都曾為父兄洗冤而刺殺仇人。杜甫還有個姑姑,為救少年杜甫而犧牲了自己的兒子,乃稱「義姑」(〈唐故萬年縣君京兆杜氏墓志〉)。無獨有偶,杜甫的一位舅姥爺尚未成人就願為哥哥頂死。這些都強烈表明了杜甫這樣的世家,在倫理道德的內化上,有多麼的入心入骨!史稱杜甫「性褊躁傲誕」,不妨解讀為祖傳的高傲倔強。這種個性一旦與其悲天憫人的情懷相結合,便成就了杜甫超越眾人也超越其家族傳統的獨異的情感主體。過去講杜甫的成就,大多是從時代、儒學、社會、歷史等外部條件去找原因,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細的個體文化心理卻不可重複、不可替代。這才是杜甫為什麼有別於同時代的李白、王維、高適諸人,而獨得「集大成」之譽的主因。
「集大成」,本是孟子用來讚許孔聖人的,說他的人生就好比一首金聲而玉振的交響樂章,豐富而和諧。稍後於杜甫的元稹則用它來讚許杜甫的詩歌創作,其〈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并序〉云:
余讀詩至杜子美,而知小大之有所總萃焉。始堯舜時,君臣以庚歌相和……唐興,官學大振,歷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練精切,穩順聲勢,謂之為律詩。由是而後文體極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遺近,務華者去實,效齊梁則不逮於魏晉,工樂府則力屈於五言,律切則骨格不存,閒暇則纖穠莫備。至於子美,蓋所謂上薄風騷、下該沈宋、古傍蘇李、氣奪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則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予嘗欲件拆其文,體用相附,與來者為之準,特病懶末就。
看來,元稹所謂的「集大成」,主要是指各種風格與體式的完備及典範性,其中不無豐富而和諧之意。問題是:這種整合如何成為可能?須知整合不是「拼盤」,如果沒有一個強大到足以消化各種風格與體式使之成為一個新範形的主體性,那末「集大成」又從何談起?盛唐是一個眾多個體活力四射的時代,在盛唐的時空上,李白、王維、王昌齡、孟浩然、高適、岑參、李頎、元結……群星燦爛,每個個體無不具有很強的個性。因此,他們都不同程度地消化了範圍不等的多種風格與體式,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風格與體式。然而唯有杜甫博大、均衡的個性最為健全,在任何情境下,他都能保持人性的本真,不被異化。真,是杜甫主體性的根基。所以蕭滌非先生《杜詩體別•引言》標舉杜詩:「其一曰真,詩莫貴乎真,杜詩之不可及,亦正在有真情。」這種人不可及的強大主體性,是杜甫超越眾人而能集大成的主因。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新譯杜詩菁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