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別將上述環境史的第一面向──「社會空間」落實在台灣的幾個「地方社會」(local society-space),即五都(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和四縣(新竹、彰化、宜蘭、花蓮)。至於「時間面向」,則以戰後1950 年代迄今(2013 年)的六十年環境歷史軌跡為研究焦點。以具體的地方社會空間為探究環境史的對象,在國際的相關環境史學界也常見。最近的一本以全球六條河流環境史為主旨的書就是明證(Coats 2013)。這六條河流分別是跨越歐洲大陸的多瑙河(Danube)、德國的施普雷河(Spree)、義大利的波河(Po)、英國的默西河(Mersey)、美國阿拉斯加的育空河(Yukon),和美國洛杉磯的洛杉磯河(Los Angeles River)。至於以大都會為對象的環境史研究,有洛杉磯的個案研究(Deverell and Hise 2005)。此外,日本的環境史著作中,也有以北海道為專注的寫作對象(俵浩三 2008),因此本書以台灣五都和四縣,共九都縣的環境史研究應是吾道不孤,更可添增全球環境史地方個案研究的台灣文獻。
在審閱環境史的文獻和相關著作,本書作者還發現到兩個分析角度特別引起矚目,這也正是本書所採取的角度和寫作的出發點:一是批判的角度,尤其是關切到五都四縣環境史所暴露的環境衝突、環境不正義,和所謂環境問題的不公平分配核心(Hornborg et al. 2007);二是與政策的相關性,尤其是關切到五都四縣所導致的環境破壞,環境史所凸顯的是長久以來的政策錯誤,其核心問題當然就直指:政府應負什麼責任,以及在不同地方是否有應運而生的相關環境政策創新(Smout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