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呂格爾六訪馬賽爾

呂格爾六訪馬賽爾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131318
呂格爾
陸達誠
橄欖
2015年7月10日
83.00  元
HK$ 78.85  






ISBN:9789866131318
  • 叢書系列:翻譯系列
  • 規格:平裝 / 208頁 / 25k正
    翻譯系列


  • 人文史地 > 當代思潮 > 法國哲學











      1968年呂格爾重訪30年前的業師馬賽爾,討論有關形上學、存在主義、戲劇、神聖、死亡、科技等問題。六次訪問旨在澄清自己對馬氏思想的了解,並企盼發現其間可能有的進展。



      《呂格爾六訪馬賽爾》是呂格爾與馬賽爾六次對話的文字成果,文中介紹呂格爾的存有論以及對馬賽爾研究的立場和討論,對漢語學界的現象學研究將有所啟發,值得關注。



      呂格爾與馬賽爾對話時,他試圖調整對老師馬賽爾的知解,使它正確無誤。六次訪問中,從未發現他們二人之間有什麼異見。雖然他們會談的內容以馬賽爾的作品為主,但顯出師徒二人看法一致。在他們的基本共識上我們可以看到本文的假設,即呂格爾採用了馬賽爾的存有論立場作為他自己的立場。



      他們勉力二人一起愈來愈靠近光源。馬賽爾認為,謙遜是「存有」的真實見證人的記號。見證,是為光作見證。呂格爾說馬賽爾首創了「光的形上學」。光照明、引導、吸引旅途之人與其他路人同步前行。這光也許變得黯淡,但它仍能指示晨曦的方向,而給人帶來希望。






    導? 讀 呂格爾的存有論立場�陸達誠



    第一章? 呂格爾訪談馬賽爾(一)



    第二章? 呂格爾訪談馬賽爾(二)



    第二章? 呂格爾訪談馬賽爾(三)



    第三章? 呂格爾訪談馬賽爾(四)



    第五章? 呂格爾訪談馬賽爾(五)



    第六章? 呂格爾訪談馬賽爾(六)



    參考文獻

    中譯本附錄

    〈破碎的世界〉劇本 �馬賽爾 著 ,邱其玉 譯??? ?

    ????????????????????????????????????????????????





    導? 讀



    呂格爾的存有論立場




      1973年10月8日,法國存在哲學家馬賽爾在巴黎仙逝,享壽84歲。喪禮過後,他的朋友一致期望成立一個永久性的馬賽爾友好協會,為了紀念他,也為了承續他的學術志業。稍後,這個協會在巴黎正式成立,取名為「馬賽爾的臨在」,而呂格爾當選為該協會的主席。



      呂格爾被推選為「馬賽爾的臨在協會」的主席,實為上上之選。因為呂格爾21歲(1934),在巴黎大學準備哲學教師資格考時,每週五傍晚會去馬賽爾的公館拜訪。那裡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學生圍著馬賽爾一起討論日間學到的哲學問題。他們享有白天在大學裡從未體驗過的自由討論的氣氛。參與者會逐步深入問題的核心,追究概念的真義。這是有名的「哲學星期五」的濫觴。



      這些年輕人之中後來有不少成為眾所周知的哲學名人,如梅洛龐蒂、沙特、列維納斯、斐狄雅也夫(Berdyaev)等。呂格爾說:



      馬賽爾是在很久以前就同我締結了極深關係的人物。1934-1935年間,我正在準備中學教師資格考;此後一直到他1973年去世為止,我三不五時地會向他請益。從1934年起,我開始勤於參加在馬賽爾家舉行的著名的「星期五晚會」。我們選擇一個討論的主題,從具體的例子出發,加以分析,再憑藉理論來支持所辯護的觀點。我在那裡體認到一種在巴黎大學從來未曾有過的討論方式。在他家裡,我們擁有那種藉著不斷進行討論而迸現的活潑思想。此外,我們閱讀馬賽爾時,我們感覺到的不是一條蜿蜒在遠方的激流,卻近似於堅定而活躍的溪河,這是由於關切正確字意之追究所得來的結果。我們以這種方式一週一週的討論下去,每次二、三個小時,每個人都可以大膽地思考和主動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稍稍得以彌補巴黎大學在哲學的教育過程中可能有的欠缺。我相信在敢於嘗試建構哲學這方面,馬賽爾對我的啟發和指導,是我永誌難忘的事。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