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1
我與海底撈
五年前,我還在苦苦地找尋人生方向;五年後,我從事了想為之奮鬥終身的事業,實現自己設定的「振臂一揮,應者雲集」的目標。也許在多數人看來,我可以小小自我滿足一下:不到三十歲就擔任一家知名速食企業的總經理、到各地演講時總是被前簇後擁……這一切不過是浮雲,我更在乎的是,與昨天相比,今天自己又成長了多少。而這種心態的養成,與我在海底撈的經歷密不可分。我始終認為是海底撈成就了我現在的一切,在海底撈,我獲得了太多的人生財富。
還記得第一次請同學在海底撈吃飯,海底撈員工的工作態度深深地打動了我。我當時對同學說:我要是能有這樣的員工,還有什麼事情做不成?大學畢業後,從南寧、桂林、深圳、溫州,最後到北京,像有人特意安排似的,我輾轉幾千里最後來到海底撈,當上了一名服務生,一個月薪資五千四百元。我後悔過,因為這裡與我在廣西或溫州的工作相比,不但不體面,而且待遇相差大,也更辛苦。
二○○七年,我大學畢業。幾經波折後,走出校門時的不可一世,已完全被現實擊碎。剛進海底撈時,儘管我很喜歡那裡的氣氛和文化,但心中還是不下百次地想要離開。這裡太苦、太累,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還要受到許多約束。對我來說,進入海底撈是我二○○七年畢業後的最低潮。
最終,我留了下來,我意識到自己太需要磨練,而海底撈是一個難得的磨練平臺。從學校出來後,身上那股浮躁、狂妄、焦慮、不切實際的幻想,讓我經常找不到東南西北。我最大的問題就是心態不端正。在海底撈的工作很辛苦,壓力也很大,約束和要求很多,周邊的人也會時刻監督和幫助自己。沒有比這裡更好的鍛鍊自己的平臺了。這樣一想,心態平和了許多。當我放下所有虛榮與面子,踏踏實實地做事時,工作一步步有了起色,我從服務生、迎賓、店長助理、大區經理助理,再到前廳領班、廚師長、前廳經理、實習店長,似乎走得很順利。在這個過程中,海底撈給了我很多教誨和激勵。我不但領悟到先進的管理觀念,學到許多好的管理技能,還懂得一些難得的做人準則。海底撈教會我:真誠、謙虛、正直、善良、感恩、熱情、付出、勤勞、務實、專注……在海底撈,有愉快、有痛苦,也有我意想不到的一些收穫;它就是我的第二所大學、事業的起跑線。雖然最後我離開了海底撈,但我一直把自己當成海底撈人,用海底撈的一些標準來要求和檢視自己,海底撈精神已深入我的血液和骨髓。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也用從海底撈學習到的一些優秀理念來引導自己。
在海底撈工作的這幾年中,我最大的收穫就是:一個人想成功,一定得踏實做人,認真做事。儘管海底撈是一家餐飲企業,但它已經遠遠超越了餐飲的範疇。在我心中,海底撈是一個偉大的企業。海底撈宣導雙手改變命運,宣導人生而平等,宣導孝敬父母、忠於愛情、真誠不欺……在海底撈,不論年齡、不論學歷、不論長相,考核員工的關鍵為是否勤勞、品德是否端正。就這樣,一批批原本平凡的人在海底撈逐漸成長,成為讓人刮目相看的優秀人才。也許有不少企業也在宣導這些優秀的理念,但像海底撈這樣,從董事長到基層管理人員都信奉並徹底執行企業價值觀的企業,實在不多!我一直為自己曾在這樣的企業工作過而感到驕傲和榮幸。
離開海底撈後,總感到虧欠些什麼,除了向周邊的朋友講海底撈的「好」之外,也想把自己在海底撈成長的點點滴滴與大家分享,更想真實地展現自己在海底撈收穫的一切,因此,就有了這本書。這本書是我對海底撈的真實認知,是自己在海底撈磨練過程中的真情實感,也是自己對人生歷練的真切體驗。
在寫作本書的過程中,感謝楊鐵鋒老師的指導與點評,更感謝周邊朋友的期待與鼓勵。謹以此書獻給我深愛的海底撈及深愛海底撈的廣大顧客朋友。
李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