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該書編者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他青年時喜歡讀武俠、言情小說,當兵後喜好航空理論,退役後又對政治經濟學情有獨鍾,幾十年來他研讀了大量的中外經濟學名著,包括《資本論》和薩謬爾森《經濟學》,並寫下了近十萬字的心得筆記和資料,他是一個業餘的政經學迷。這本書是他的第三本著作。
眾所周知,中國當前的主流意識形態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所以,其他聲音普通百姓是聽不到的。老先生在這方面的資料卻收集了不少,他將《資本論》與西方經濟學的爭吵、辯論,歸納梳理成八個方面問題,以第三人稱的筆調,詳細記錄了雙方論戰的實況。這樣,普通百姓判別是非對錯就有了基礎;這也是該書的價值所在。
大家知道,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在理論上的爭鬥已經一百五十年了,集中到一點就是:資本家跟工人的關係──誰養活誰。這個問題大多數中國人,包括黨和政府的高官們,未必都搞清楚了。我認為大陸讀者閱讀此書後,肯定對他們認識此問題有極大的幫助;非大陸華人看了此書也會加深對共產主義的認知。
該書大約有四萬四千字,分十個章節,一個章節記錄一個論戰議題,最後兩章是學者們對《資本論》的評論和建言。
該書的特點是:語言樸實順暢,百姓大眾口語,沒有難懂的專業詞彙、高深的數學公式、曲線、圖表,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準的人,真正靜下心來就會一看就懂,道理一說就明白。我認為它是一本難得的好書,一定會獲得人們的青睞。
Dr.L.F
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