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獄中證倒馬克思 馬克思原錯:勞動價值知行歸謬

獄中證倒馬克思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070962
徐澤榮
唐山出版社
2015年5月30日
163.00  元
HK$ 130.4  






ISBN:9789863070962
  • 叢書系列:唐山論叢
  • 規格:平裝 / 44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唐山論叢


  • 人文史地 > 當代思潮 > 其他


















    馬學即將面臨問世以來最毀滅性一炮





    鳴謝

    為徐澤榮著《獄中證倒馬克思》所寫序言? 鄭宇碩

    導言



    第一部分 證非推是篇



    卷一 勞動價值學說證非

    卷一序言

    第01章 證非第一義.索品

    第02章 證非第二義.數學

    第03章 證非第三義.天利

    第04章 證非第四義.假死

    第05章 證非第五義.△L

    第06章 證非第六義.品牌

    第07章 證非第七義.貨幣

    第08章 證非第八義.承認

    第09章 證非第九義.剝削

    第10章 證非第十義.理氣

    第11章 證非十一義.物心

    第12章 證非十二義.割率

    第13章 證非十三義.孳息

    第14章 證非十四義.利潤

    第15章 證非十五義.工資

    第16章 證非十六義.分科

    第17章 證非十七義.邊際

    第18章 證非十八義.失誠

    第19章 證非十九義.失善

    第20章 證非二十義.失美

    卷一跋語

    ?

    卷二 馬氏棄哲取科失敗

    第21章 哲學娩科學.流產

    第22章 百發百中術.科學

    第23章 霧裡看花術.哲學

    第24章 五郎罔曲誤.浩劫



    第二部分 疑假問真篇



    卷三 工具目標兩相換位元

    第25章 杜列劉鄧江.問真

    第26章 工具價值剖.蘇援

    第27章 退夷與讓民.受認

    第28章 變體改制黨.體用

    卷四 軍工轉由民營救亡

    第29章 整殲不逾營.宿命

    第30章 一八八一年.瑜亮



    結語

    參考文獻






    為徐澤榮著《獄中證倒馬克思》所寫序言�鄭宇碩



      1980年代初,首次訪問上海復旦大學,遇到當大四生的徐澤榮;繼後在香港多次見面,深感其求學、求真的執著與熱忱。這種求真精神,導致其日後十一年牢獄之災。以徐澤榮的高幹家庭背景,如果願意在仕途發展,或者下海營商,富貴不難到手。然而他潛心求學,不為名利所動,殊堪敬佩;為此願意為其專著寫序,表示敬意。



      中國共產政權絕不放棄其對政治權力的壟斷,與其他共黨領導人一般,中共領導人認為熟讀馬列主義理論,自然掌握歷史進化的真理。為了鞏固對意識形態領域的控制,不容許任何離經叛道的討論。在文化大革命時代,任何挑戰理論權威的言論,隨時可能帶來殺身之禍。即使在改革開放時期的今天,主流媒體亦不會接受直接批判馬列主義的論述。



      作者回憶1980年代初在復旦大學修讀《資本論》課程時,心生疑問,打算與同學共同探討有關學說的真偽問題,該同學慌忙表示「不想探討變成坐牢」,正好反映上述情況。願意深入學術禁區,挑戰馬克思理論的基礎,需要莫大的承擔與勇氣。正如馬克思本人申明:「駁倒價值理論是反對馬克思的人的唯一任務,因為同意這個定理,那就必然要承認馬克思以鐵的邏輯所做出的差不多全部結論。」



      勞動價值學說一直在西方學界引起爭議,特別是它使用抽象的「價值」概念。20世紀的經濟學著重採用實證研究方法,抽象的概念能否容納於實證性質的科學備受考驗。西方主流經濟學家不再視經濟學為研究國家和社會各階級的經濟關係,改為注重市場及其結構、機制運行和心理分析人類的理性經濟活動,勞動價值學說背後的政治含義被視為不合時宜也無助于分析金融、經濟等變化。



      不過,有關理論在激進政治經濟學者中間仍然受到重視。1970年代因為石油危機引發的資本主義制度週期性的經濟危機,促使西方的激進政治經濟學者重新關注勞動價值理論,並探討其與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和資本主義崩潰理論的關係。



      根據作者的觀察,自2004年以來,中國大陸學者發表了不少討論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學說的論文,肯定與否定該學說者均有,成就超越西方學界。不過,作者認為本身的論述是唯一能徹底地擊破勞動價值學說者。



      徐澤榮解釋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學說的原錯關鍵在於:若視勞動時數為價值本數,則有三分之二以上種類的商品「物不知數」,無從進入交換。勞動──索要勞動和生產勞動──雖然參與了交換價值形成,卻不能決定交換價值大小。



      作者進一步的重要結論是,前蘇聯的持續肅反和中共建國以來的連番浩劫均是因為兩國自領袖以至一般平民均以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是真理。較早前,李銳亦清楚指出:「其實,馬克思的理論體系的基本觀點是有錯誤的,包括唯物歷史觀和勞動價值說這兩大馬克思主義基石,以及從而得出的無產階級革命策略等……其後果如何,已為我們的十年浩劫和蘇聯的紅旗落地所證實。」



      本書篇幅頗長,嚴格而言,應該分為兩本。徐澤榮對黨史相當熟悉,博士論文專研蘇共在1930、1940年代對於中共的援助,故此在這本書內也有不少有關論述。就本書的結構而言,影響了其嚴謹程度;但對中共黨史和中蘇關係有興趣的讀者而言,應該頗有收穫。徐君治學,除了鑽研文獻,更著重實地考察,資料及觀點不可多得。



      徐認為早在北伐之前或者北伐之初,蘇聯便開始盡力為中共以武力奪取全國政權作準備。毛澤東後來指蘇聯不支持中共與國民黨政府在二次世界大戰後進行全面內戰;徐的批評是:「只有不要臉的人,才能說出不要臉的話。」快人快語若此!



      其實徐澤榮誠懇希望他的著作能取得當今中共高層的鄭重思考,並為此奔波努力,但這類坦率的評語,大概有違上述的苦心。這本巨著,自然不能在國內出版。這些矛盾,亦反映作者的真誠。



      1978年底,中國走上改革開放之路,徐澤榮認為走資讓民而非馬列主義才使中共政權贏回部分民心。但是,走資讓民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就已經變質成為「走資讓權」、「走資讓富」。作者引述2010年一月份《看世界》雜誌一篇文章說明他對馬列主義的評價:「當我們取消了冶金部的時候,我們的鋼鐵成了世界第一;當我們取消了紡織部的時候,我們的紡織成了世界第一。」



      徐澤榮在本書結語表示:「知識分子選擇了一門專業,一科職業,同時就是有意識地選擇了一份對於國家或者社會不可或缺的責任。」他一直希望能對中國復興有所貢獻,對因為牢獄之災不能在學術上多有建樹有點遺憾,但這本書的出版,相信對徐澤榮的一生辛勤應有所交待。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