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醒了就好:擁抱真愛的14段旅程

醒了就好:擁抱真愛的14段旅程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6091452
措尼仁波切/著
林瑞冠
眾生
2015年6月01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9866091452
  • 叢書系列:禪修指引叢書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禪修指引叢書


  • 宗教命理 > 佛教 > 藏傳佛教


















    擁抱真愛,其實是個放鬆的過程,

    這個過程,是要連結最初的愛,

    超越習性的束縛,找回美好的自己。

    ?





    【前言】? 找回最初的火花,還原真實的自我? 李察•吉爾

    【序言】? 關於本書的二三事? 艾瑞克•史旺森



    1.橋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習性,以及一條需要跨越的橋。有些人習慣性的認為自己是脆弱的、無能的、孤單的、不討人喜愛的、有壓力的或疲倦的,並且陷在這種看法中……



    喚醒�轉動的輪子�緩慢而穩定�觀察�仁慈�真切,卻非真實�習性的衝擊�敞開心,敞開意�與眾不同的禮物



    2.出發

    生命的峰迴路轉真是有趣,客氣的說,從表面看來生命並不是很「愉悅」,但是我學到了一件事情:我們永遠無法知道生命會把自己帶向何處。……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重點是對於可能發生的變化,開放你的心與意。



    傳承�見地的改變�祖古的問題�平衡 / 困難的選擇�意外的成為老師�熟練的技巧�夾心問題�巧妙能力



    3.火花

    每個人的心底深處都有開放、愛與明光的火花,它不會黯淡無光,而且能夠被點燃。這不僅能夠溫暖我們的生命以及我們身邊的人,也能夠溫暖整個世界。



    本質的第一個面相:空性�電影�空性的練習�本質的第二個面相:明性�瞥見明性�專注的改變�本質的第三個面相:愛�本質愛�本質愛的體驗�無限的愛�菩提心�問題的核心�勝義與世俗�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憶持�羽毛



    4.對「我」的誤解

    我們學習如何定義自己,並且緊緊抓住這樣的定義,即使這些定義並不適用或具有自我毀滅性。這個「自我」的維持程式會影響我們的想法、感覺與行為多年。



    火車�想像力�「自我」的故事�兩種實相的平衡�第一層「我」:僅僅是我�改變�第二層「我」:堅實的我與堅實的他�第三層「我」:珍貴的我�第四層「我」:社會化的我�種子�有用的自我



    5.方法

    佛陀在超過四十年的弘法期間,指出有四個地方可以做為專注的對境,透過這樣的練習,我們就可以更為覺知與警覺,並且與生命的基本火花之間培養熟悉的感覺,並讓這個火花逐漸發展為菩提心,一顆完全覺醒的心。



    正念�心�覺知與警覺�心與意識�正念的目的�/喚醒自心�正念的四個基礎



    6.專注於身體

    我們通常在面對困難的時刻,就會忘記呼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會稍微地失去正念,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在手邊的難題,忘了自己的身體,忘了自己的意,忘了自己的心,忘了自己有能力扮演的角色,而成為情況下的傀儡。



    姿勢�掃描�注意�移動�色相�回想奇蹟



    7.微細身

    為什麼微細身被稱為「微細」呢?其中一個理由,因為我們很難察覺氣、脈與明點之間的交互作用,除非失衡的狀態,完全展現為情緒、身體或內心的障礙或問題。



    微細部位�擁抱難堪�關於平衡�失衡的原因



    8.學習駕馭

    修持微細身的關鍵要點,就在於注意到我們的感覺,並且學習歡迎它們、接納它們,與它們互動,而不是任由它們掌控我們,或者我們掌控它們或捨棄它們。



    拆開�對話�瓶氣�重整



    9.內在速限

    當我們尋找自己的內在速限時,重點不是放在一般我們完成工作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或者是完成的工作量,比較有效的方法是考慮到我們執行工作時的態度。



    開車去工作�找到速限�循環�希望與漢堡



    10.專注於心

    就如同花費時間讓自己覺察與警覺到身體知覺或感覺,「心念住」同樣的不需要分析,只需要單純地注意:「噢,有個念頭,哎呀,它離開了。來了另一個念頭,它離開了。」



    跑馬燈�時間與距離



    11.內在空間

    打開你所有的感知,看看你周圍的環境,看到所有的對境,感受所有的感知,不要排斥任何事物。你可以感受到那個開放嗎?你看到、聽到與感受到事物的那個單純覺性?



    準備�第一次瞥見�反應 / 麻煩�大圓滿/修持�另一個方法�沒有失敗



    12.整合

    消除習慣的模式需要一些時間,也許是一生。但是,我們不需要疏遠或將自己從自身體驗中抽離,也不需要斥責自己爆發複雜的情緒、理智或身體事件,你要做的是在習性生起時,擁有一種體驗性的敏感度。



    深層的體驗�身體內的廣大境�情緒的廣大境�廣大的心�放下�不同的途徑�慢慢來



    13.付諸行動

    大部分的人比較喜歡把悲心說為同理心,對於別人的痛苦產生同情的反應。雖然這種說法並不會相去甚遠,但是根據我被教導的是,悲心不僅是一種感覺,而是一個行動。



    一片葉子的教導�以菩提心為修持�布施�戒律�安忍�精進�禪定�智慧�合作



    14.信任

    無論我們的經驗是什麼,如果我們可以讓自己單純地與那個體驗同在,並且欣賞它,這就是我們心與意真正的轉化、真正的療癒與真正的開放。



    船隻�放下



    詞彙表

    致謝詞






    前言?? ?



    找回最初的火花,還原真實的自我




      如果你想要捕魚,就到大海去找;

      如果你想要探尋自我,就觀察你的心。



      第一次見到措尼仁波切(Tsoknyi Rinpoche)是在一九九七年康乃狄克州(Connecticut)的利奇菲爾德(Litchfield)。那是我第一次參加「大圓滿」(dzogchen)閉關,因此我相當的興奮,而且心中也頗為緊張,可是並沒有什麼可擔憂的。仁波切是一位優秀且真誠的老師,在他的風趣、幽默與極為率真的個性下,我們的心很快地就安定下來。同時,他也激勵我們反覆地發掘自身「本然的本質」(natural essence)與「俱生本性」(original beingness)開放的真諦,並且安住於其中。在那次閉關之後,我就視他為一位值得信賴的老師與珍貴的朋友。他是那種你會一直期待見到他,並想跟他在一起的人;當你想起他,心中會會心一笑。這是多麼的有意義。措尼仁波切在藏傳佛教一些偉大的上師座下學習,令人遺憾的是大部分的老師都已經遠離人世了,不過,在古老西藏偉大的瑜伽修行者與我們身處迷惑的二十一世紀之間,仁波切強而有力地銜接了這二者。對於這二方面,他能完全掌握自如,同時讓我們感到輕鬆自在。



      仁波切為了更有效地幫助我們突破自我施加的侷限與嚴肅感,因此,他非常用心地去了解人類心智的特性。永恆的愛、智慧與喜樂是可能呈現的,但是,我們卻陷在自我與自己的想法之中。



      「本質愛」(Essence love)是開放寬廣且毫無偏私,那是孩子天真的歡笑中所蘊含的自由,那是我們的快樂不需要任何理由時,一種幸福的溫馨感。這就是仁波切解釋的「由開放與智慧所產生的無條件的仁慈、溫和與情感,經過滋養,能夠成為溫暖整個世界的光燦火焰」。這就是以喜悅的愛,擁抱著生命與生命中所有瘋狂的事情。



      我們會發現自己就是如此,因為那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那是我們身為人與生俱有的權益。正如我們都有一雙眼睛和兩隻手臂,我們就是這個基本的愛,然而,由於它被覆蓋與迷惑,所以我們無法認出它或感受到它,於是終其一生都在感情、金錢、權力、事物與想法中追逐它,彷彿我們內在的失落感,能夠從自身之外找到。我們也許可以暫時獲得紓解,但是那終究讓我們感受到空虛、疲憊、恐懼與憤怒。我們在內心的某個角落會察覺到這一點,而且在最赤裸的時刻,我們感受到在忙碌生活表層下的空虛與憂傷。由於我們的渴望如此強烈,而且在心底深處認為,我們能夠得到真正的快樂。



      本書激勵我們去尋找自己暫時失去的東西,並且開始踏上修道,再度連結我們深層的本質,那是喜悅與開放,超越所有的條件與制約,就如同無雲且明亮燦爛的天空。認識我們的本質,慈悲的溫暖就能夠自然展現在我們的所有行為。這條道路並非神祕難解,也不需要什麼特殊能力。它是實際的、邏輯的且清楚明瞭。這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在根本上,我們跟愛是共振的。我們就是無限的愛,無論我們是快樂或悲傷,愛時時刻刻散發至每一個角落。



      我們也許見過這樣的人,有些人在達賴喇嘛(Dalai Lama)或德雷莎修女(Mother Teresa)身上看到,或者在自己的父母身上見到。他們讓我們發自內心的微笑,並且感受到無做作與自然的溫暖。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散發出無我的慈悲光芒,我們認識到那也是我們自身真實的一面。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們找到最初的火花,這火花能夠擴大為熊熊烈火,而一切的關鍵都在於我們自己。




    李察•吉爾(Richard Gere)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