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拔地而起的逆轉人生
孩童的眼光本是純真,然而,無情的戰爭卻讓心靈染上塵埃。本書描述二戰期間種族歧視與迫害的殘酷歷程,情節充滿驚恐絕望,但同時也富含堅忍與希望。波蘭首都華沙的街道上,小孩不斷攀爬圍牆偷竊東西,鋌而走險為的只是努力活下去。在另一畫面,納粹軍人在貧民窟無情驅離與惡整猶太人,鐵軌的匡噹聲響迴盪於死寂的載運罪犯火車上。作者以孩童質樸的視野,簡單卻忠實呈現出戰爭的幽暗場景,令人讀後不禁掩卷嘆息。
作者的筆觸簡淨卻細密,一段段白描的戰時情節,宛如回返時光隧道。糧食短缺,貧民窟市場叫賣的竟是焦黑、無頭、無尾的老鼠,然而叫買者卻聲稱是松鼠。此情此景,現代人難以想像,但對飢民而言,卻是活下去的必須選擇,令人不勝唏噓。行文中作者鮮少批判,但深入其境的描繪,卻讓戰爭的殘酷躍然紙上。
驚心動魄的焚燒與慘無人道的屠殺,令人在廢墟中奔忙逃命。然而,即使在「灰燼像雪一樣掉下來」的亂世中,親情的支持依舊挺立。父母將孩子擁在懷裡,即使椎心之痛,也要求子女離開想辦法活下去。時代的顛沛流離,使得人們激發出求得一線生機的毅力。本書中充滿痛徹心扉的情節描寫,也同時對人性的光輝與堅毅有所彰顯。忍受迫害,在嚴酷的環境中為生存奮戰。如此堅忍不拔的精神,異地而處,我們是否也能如此呢?
在惡劣的環境下,生存竟是如此卑微。主角米夏面對惡劣環境的迫害,不得已僅能憑藉偷竊為謀生之計,努力存活以掙得自我的人生。就如同乳草的特性,在乾旱貧瘠環境中依舊能拔地而起。然而,親情與友情的不斷支持也不可或缺。唯有充滿愛的力量,人們才能在悲慟中奮起面對迫害,並找回人性的價值。乳草男孩在最恐怖的時代,用自己的生存方式與天真的視野,引領讀者重新檢視生命的無常與渴望。本書心碎卻刻骨銘心的文字,但願能帶領世人遠離戰爭而逆轉人生。作為一位讀者,我深自企盼著!
政大教育系特聘教授 秦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