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版《追風箏的孩子》
從巴勒斯坦人民的視角出發,寫盡無辜百姓在戰火下受到的無盡壓迫和歧視,娓娓道出一個戰爭與和平、種族與仇恨、包容與希望、親情與愛情的動人故事。
「《永遠的杏仁樹》可以對巴勒斯坦人做出的貢獻,也許可比《追風箏的孩子》之於阿富汗人。」──《每日星報》(黎巴嫩)
在以色列,杏仁樹是春天最早開花的一種樹,在希伯來文裡有「守望」的意思。
「外頭,我聽到有人近距離開了三槍。我的心抽搐起來。
我望向媽媽。她坐倒在地,手臂環抱膝頭,前後搖晃。
我用念力希望自己能代替爸爸死去;我以十二歲男孩所知有限的單純心思,堅信自己再也沒有快樂起來的一天。」
阿穆德出生在巴勒斯坦的鄉村,從小展現出過人的數學天賦。爸爸早年靠著賣橘子維生,為家裡奠定了穩定的經濟基礎。
但隨著英國人放棄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同時宣布以色列建國,,第一次中東戰爭正式拉開序幕,戰火蔓延,以色列軍隊佔領三角區地帶,以軍法統治這片阿拉伯土地。
他們埋下地雷、實施宵禁、管制進出、核發各種許可證:探監許可、營造許可……沒有許可證,人們甚至無法埋葬死去的至親。七歲那年,阿穆德親眼見到仍在學步的妹妹誤踩地雷,被炸成碎片。不久後,他們美麗的房子被強制徵收,一家八口只能住進一間簡陋的小屋,屋後盛放的杏仁樹是他們唯一的心靈依靠。
馬哈茂德諄諄告誡年輕氣盛的阿穆德和阿巴斯兄弟倆,千萬不要捲入政治紛擾,「人不能永遠活在仇視之中」,但兩兄弟親眼見到以色列人的暴戾、冷酷,仇恨仍舊在心中滋長。十二歲生日的前一晚,阿穆德陰錯陽差下協助巴勒斯坦叛軍將槍枝藏匿在杏樹下,還為自己能在反叛行動參上一腳而覺得興奮不已。
不料隔天的慶生會上,以色列軍人闖進他們家中,搜出槍枝,不由分說把馬哈茂德冠上協助叛軍的罪名,判刑十四年。阿穆德一家的小屋也被一把火燒得一乾二淨。飛來橫禍讓一家人頓失經濟支柱,他們只好在杏仁樹下搭起帳棚,展開艱苦的生活。
為了撐起一家的經濟,阿穆德白天和弟弟在以色列人的工地打零工。雖然被迫輟學,他每天晚上都到老師穆罕默德家裡認真苦讀,後來聽說全國數學比賽的大獎是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全額獎學金,從小就展露過人數學天分的阿穆德決定放手一搏,結果真的拿下競賽冠軍。他把所有獎學金都留給家人,帶著單薄的行李,孤身前往耶路撒冷求學。他苦讀不輟,贏得猶太裔和阿拉伯裔同儕的尊敬。但種族間的仇恨仍然存在,甚至被猶太裔教授夏隆誣指期末考作弊。
心灰意冷的阿穆德返回村裡,這時以阿之間的對立漲到最高點,戰爭一觸即發。全村的人天天聚集在茶館的收音機前,一心期望阿拉伯國家聯軍獲勝。這場發生在 1967 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來被稱為「六日戰爭」,因為以色列發動突襲,只用了六天就癱瘓了阿拉伯聯軍的空軍武力,完全掌握了制空權。
隨著戰事落幕,阿穆德本以為回校唸書無望,想不到不料猶太同學出現在他家門外,表示同學都知道他沒有作弊,消息輾轉傳到校長耳中,調查之後揭露了夏隆教授的騙局。阿穆德在父親的教誨下,主動放棄懲罰教授的機會,反而自願成為他的研究助理,兩人放下成見,發展出一段亦師亦友的感情,更成為彼此最信賴的研究伙伴。
拿到物理學博士學位後,阿穆德追隨夏隆教授前往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繼續深造,並且結識了猶太裔的美國女孩諾拉,兩人陷入情網。可是小時候受盡以色列人欺凌的弟弟阿巴斯信奉鼓吹暴力解放巴勒斯坦的哈巴什,無法理解阿穆德和夏隆教授的友誼,更無法接受哥哥娶猶太女孩為妻。面臨愛情與親情的選擇,仇恨與和解的衝突,阿穆德該如何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