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大人的日本史

大人的日本史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8039629
涂豐恩
平安文化
2015年5月25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578039629
  • 叢書系列:知史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正
    知史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地區史 > 亞洲地區


















    為什麼日本會成為今天的日本?

      


    高人氣「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創辦人、「大人的世界史」臉書版主首度出書!  





    前言

      

    寫給臺灣的日本歷史


      

      二○○九年的冬天,我第一次到了平戶。

      

      這座小城位於日本南部的九州。四百年前,它曾經是個最熱鬧的港口,從世界各地來的商人與傳教士,會從此地上岸,開始他們在日本的種種探索與冒險。只不過,經過了四百年,物換星移,當初人來人往的光景已經不復見。

      

      還記得那天天氣欠佳,街上遊客不多,行人也少。整座小鎮很安靜,就連火車站前都顯得有些寂寥。

      

      我在旅館放下行李,稍作休息後,準備前往此行目的地。

      

      從地圖上看來,目標就在距離平戶市區不遠處,徒步就能到達。可是才出門走了一陣子,我就發現自己錯了。從地圖上獲得的空間感並不準確,實際的目標比想像中的更遠,再這樣走下去,不知何時才能抵達。再說,當時已經是下午,再過不久,日暮西垂,也許天就要黑了。

      

      我決定隨手招了一台計程車,用不熟練的日文,嘗試與司機說明我的目的地。儘管幾個句子講得坑坑巴巴,但我確定司機理解我想表達的意思,因為他顯然聽懂了其中的三個關鍵字:鄭成功。

      

      平戶。這裡是鄭成功的出生地。

      

      三百多年前,他的父母親就是在此地相識。儘管故事的細節大多已經消失在歷史中,但當地還留下了一些蛛絲馬跡,給人想像的線索。平戶政府找到鄭成功幼年居住過的地址,在該處立了一個小小的解說牌,不過房子已經不在了,只剩下幾棵大樹。

      

      另外,根據傳說,鄭成功的母親當年懷孕時,散步到海邊撿貝殼,一時感覺腹痛,便生下了鄭成功。傳說中的地點,也有一塊紀念碑,上頭寫著「鄭成功兒誕石」。

      

      當地還有一座專屬於鄭成功的小廟,小廟入口的不遠處,矗立著一張大型看板,將他稱之為「亞洲英雄」。

      

      這次造訪平戶,就是希望能看看與這幾個和鄭成功相關的遺跡。

      

      司機載著我,在沿著海岸線的公路上奔馳,沒過多久就到達了目的地。

      

      但出現在我眼前的光景,卻與原本的想像不太一樣。

      

      和其他熱門的觀光景點相比,這幾個地方真是顯得寂寞了。

      

      抵達鄭成功廟的時候,外頭杳無人跡,我是唯一的旅人。小廟的外頭有個看板,記錄著平戶與臺南市政府聯合舉辦的慶祝活動,看來十分盛大。但廟的本身似乎缺乏維護,外表已經出現斑駁。

      

      我又從鄭成功廟繼續走到其他幾個地點,情況也差不多如此。

      

      亞洲英雄的光芒,好像有些黯淡啊。

      

      即便如此,幾年之後我仍常常想起這段旅程。

      

      一位與臺灣歷史如此攸關的人物,卻出生在日本,還可能是個中日混血兒。從小我們被教導,鄭成功是打敗荷蘭人的中華民族英雄,但對這段日本淵源卻很少多做著墨,好像說出來會有些尷尬。不過,如果拋開民族主義,回歸歷史情境,這件事是不是能告訴我們什麼呢?

      

      鄭成功所以出生在日本,或許只是個歷史上的偶然事件,但是,假如沒有那個時代繁榮的海洋貿易,沒有各區域之間頻繁的交通,這件事恐怕也不可能發生。每個看似偶然的事件,其實背後都有跡可循,每個看似孤立的現象,其實都反映著時代的環境與背景。

      

      鄭成功的時代,是一個連結的時代,商業與貿易為世界打造出了一張巨大的交流網,將世界的各個角落串連在一起。臺灣與日本的歷史,也從那時開始,有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互動與共鳴。舉例來說,曾經停留在臺灣的西班牙人、曾與鄭成功交手的荷蘭人,都曾到過日本,或者傳教,或者做生意。鄭氏政權在臺灣的期間,日本也一直是他們相互往來的貿易夥伴。

      

      在鄭成功身後兩百多年,臺灣與日本的歷史,又以另外一種方式,更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在甲午戰爭過後,臺灣變成了日本的第一個海外殖民地。

      

      這段過程,早早就被寫進了教科書,多數讀者已經耳熟能詳,不足為奇。雖然如此,我仍想問:是不是還有可能找到新的觀點,重新思考這段歷史?

      

      傳統的歷史書寫告訴我們,從帝國的角度看來,臺灣成為日本的一部分。可是,假如我們換個方向,從臺灣的角度出發,日本也成為了這座島嶼的歷史一部分,一個不可否認也無法迴避的部份。少了它,島嶼的身世就空白了一大塊,很難說得清楚。

      

      用另一種方式說,日本帝國的歷史,其實也是屬於臺灣的歷史,值得我們認識和理解。

      

      而等到二次大戰結束,臺灣終於擺脫日本殖民地的身分,但臺日雙方的互動並未因此斷絕。來到臺灣的國民黨政府,表面上宣傳反日教育,但在國際政治中,卻是與日本站在同一陣線:當時的臺灣與日本,外加南韓,全都是美國在亞洲的前線。

      

      至於臺灣社會與日本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時而愛恨交織的態度,還有經濟與文化上的頻繁往來,更是未曾停止的現在進行式。

      

      這麼說來,臺灣的讀者應該有許多理由,應該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的歷史。

      

      奇怪的是,可是我們知道得很少。

      

      在現有的正規教育中,日本歷史幾乎是缺席的。它不屬於臺灣歷史,不屬於中國歷史,也不屬於世界歷史──因為我們的世界史常常只等同於歐美的歷史。結果,沒有人知道它該放在哪裡。學院中對於日本歷史的研究,也一直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就算出現在教科書中,它也只能被簡化為兩種截然不同的形象。

      

      一種形象是非常正面的:日本成功地推動明治維新,效法歐美列強,晉身強國之林,走向現代化的世界。它是中國的對照組,相比之下,同樣面對內憂外患的清朝,看來如此腐敗、如此不堪。

      

      另一種形象的日本,則是如惡魔般邪惡:它是殖民者,是侵略者,是軍國主義的代言人。它在戰場上燒殺擄掠,在戰爭結束之後推諉卸責。它是我們必須憎惡與批判的對象,也成為許多人愛國的理由。

      

      這兩種傳統教科書的描述,或許都捕捉到了日本近代歷史的某一面。不過,也只是一面,它既不完整,有時還可能是扭曲的。

      

      臺灣的讀者究竟該如何認識日本的歷史呢?

      

      這是撰寫這本書時,縈繞在我心中的問題。

      

      歷史有時候像是一齣寫好的劇本,劇情都已然確定,不可任意更動,不過每個表演者在演出時,仍然可以選擇不同的詮釋方式。同樣的,每一段已經發生過的的歷史,隨著說故事的人的觀點與角度,也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描述。

      

      最後呈現在各位讀者面前的內容,既是一部日本簡史,又是一部日本繁史。它從鄭成功的年代,一路講到我們生活的當下。

      

      它是一部簡史,因為我希望盡量將故事講得清晰直白,簡單明瞭。避免術語,也避免無趣的細節。對日本歷史的專家而言,它或許不夠深入,太過簡略;但這本書所預設的,是寫給剛剛入門,對這段歷史認識不多、但卻抱持好奇的讀者。我期待讀者在閱讀過這本小書後,能夠對日本近代歷史的輪廓,有個粗淺的印象、大致的理解。如果有人能夠被其中的幾個故事打動,產生一些興趣,那這本書就已經達到它的目的了。

      

      不過,這本書又是一本「繁史」。因為我希望寫出一段多元的歷史,不只是將眼光集中在少數人身上。

      

      的確,帝王將相、商業鉅子,他們的一舉一動,對這世界的影響力或許比一般人更為強大,他們在歷史上,也有難以取代的重要性。即便如此,本書想保留一些空間,給那些在歷史上沒有聲音的人,給勞工、女性,又或是一般的平凡百姓。面對同樣的時代浪潮,他們所感受到的,可能和有權有勢者非常不同,但他們的經驗,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值得被記住。

      

      而且,每一個社會的國家都不簡單,日本也一樣。每一個社會中都會有著眾多的群體、不同的聲音,我們需要有點耐心,去理解其中複雜與差異,不應該再像過去一般,用幾個簡單的標籤,貼在日本之上,不管這樣的標籤是正面還是負面。

      

      在有限的篇幅裡,這本書當然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只能時時提醒自己以上的標準,並盡可能寫出歷史洪流之中,各種不同的姿態和身影。這本書選擇寫北海道與琉球的住民,或者寫為自身生存抗爭的男男女女,都是出於同樣的原因。

      

      另外,這本書雖然是聚焦於日本,卻也強調它與外在世界的互動。日本不是一個孤立的世界,它在過去幾百年所經歷的變化、所面臨的問題,是和全世界的歷史脈動交織在一起的。在一個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的當下,這樣的觀點應該能給我們更多的啟發與共鳴。

      

      而在適當的時候,我也希望能將臺灣放入故事的敘述當中。如同前面所說的,對臺灣而言,日本的歷史其實並不那麼遙遠,從一個全球的、更加宏觀的角度,這一點尤其明顯。藉由這本書,我希望邀請讀者,一起尋找這座島嶼在世界歷史上的位置,一起思考屬於我們的觀點。

      

      不過,這並不是一本歷史教科書。

      

      一般的教科書像是地圖,提供的資訊必須盡可能地完整、精密,而且看似客觀中立、面面俱到(雖然實際上未必如此)。光是看著地圖,很少會讓人產生旅行的衝動。它是我們找路時的工具,卻不是我們上路的理由。

      

      相形之下,這本書比較像是遊記──一段穿梭時空的旅行。

      

      遊記是一個遠遊歸來的旅人,在描述自己所思所感、所見所聞。在寫作的取捨之間,總是反映著作者個人的經驗、觀點與興趣。

      

      遊記的作者也與地圖繪製者不同,他總是熱切地想要告訴其他人,在這一路上,哪裡的風景最精采,哪裡才最值得一看。旅行者總是希望鼓舞其他人拿起地圖,一同探索,因為他相信,每一段旅程都是獨一無二的;他知道,每個旅行者,都會在某條小巷子裡,發現別人不知道的風景。

      

      這是一本寫給旅人的歷史書。

      

      而我們該啟程了。

      

      




    其 他 著 作
    1. 『南國與萬國的交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軟精裝]
    2. 救命(二版):明清中國的醫生與病人
    3. 救命:明清中國的醫生與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