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我在空軍那些年(1956-1983)

我在空軍那些年(1956-1983)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729776
葛光豫
獨立作家
2015年5月25日
143.00  元
HK$ 121.55  






ISBN:9789865729776
  • 叢書系列:Do歷史
  • 規格:平裝 / 334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Do歷史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人物史/傳記











      作者成長於抗日戰爭初期,經歷過戰亂的顛沛流離;出生在空軍世家,在充滿理想抱負的青年時代,跟隨父親與兄長的腳步,加入了空軍,從此註定擁有精彩豐富的一生。



      1959年自空軍官校畢業,派至作戰部隊,正值台海軍事緊張時期,共執行過三百餘次台海偵巡作戰任務,也曾與米格機在空中交纏。



      1972年赴菲律賓三軍大學,遇上內亂,全國戒嚴,夜間枕邊一定得放把手槍戒備。



      1975年越南淪陷前,在西貢擔任駐越南大使官的武官,親睹百萬的難民逃亡,在北越共軍進城前夕,戴著鋼盔倉皇逃出。



      1978年派舊金山領事館,次年遭逢台美斷交,親歷遽變的局面。



      退役後,於1983年進入華航服務,到退休為止,飛行生涯長達三十九年,一生中有一萬多個小時,停留在碧藍的天空中。



      在不平凡的年代,每個人的故事都像傳奇一樣精彩。



    名人推薦



      航空歷史研究專家 傅鏡平





    傅鏡平 序

    自序



    初到台灣

    學習飛行的回憶

    飛機跑道上的那所「私塾」──記空軍至公中學

    願錯誤不再發生

    大娘,您好!

    彈落荒郊

    我遇見李覺

    「密斯脫」得很

    訪美國航艦中途島號

    談方便

    摸底

    城牆下

    一串珍珠的思念

    眷區中彈了

    閃著金光的夾克

    照片能說故事

    尋狗

    老總到!

    在序曲中落幕

    機長有一套

    紗帽巷憶舊

    夢回土橋

    老墨的報曉雞

    落地有點衝力更較安全──讀者投書

    那年 我離開越南時

    我和楊尚昆空中有緣

    燕趙之風──憶董啟恆老師

    空軍菲律賓颱風救災

    我在邦尼法秀堡──憶菲律賓三軍大學



    勝利返鄉,北韓過客

    一次空軍海洋長途訓練

    假如我武力用台──一些想像空間

    憶一次國慶空中閱兵舊事

    飛行風雲難測

    我在空軍的軍服

    化龍橋樹下──為紀念家兄殉職四十年作

    也談何容老師

    讀才女林徵因想起一些瑣事

    又是空軍子弟小學年會

    我認識的王錫爵

    我認識的王兆湘烈士

    我迫降落那小跑道上

    從黃植誠想回台灣說起

    和台南基地有緣

    讀〈獨子楊逸民烈士〉一文

    飛燕新村舊事

    訪筧橋航校到巫家壩機場

    耀漢和我七十年

    我的空軍入伍

    跳傘的小插曲

    王董搭機轉降

    范園焱飛來那天










      這本書未做年月順序,不是回憶錄。我有幸生於這不平凡的時代,僅片段記下一些難忘的往事。



      我出生於對中日抗初期,再經歷抗日戰爭,內亂,遷台,求學,從軍,重訪中國大陸等,歷經艱辛困苦,記憶深刻,終生難忘。



      民國三十七(1948)年到台灣,讀小學六年級。我家自大陸帶到台灣一本大人讀的張恨水小說《虎賁萬歲》,先是好奇翻閱,後經斷斷續續整本看完。許是開了一扇門窗,此後無論人文地理、章回古典、小人書《連環圖》等無不喜歡。書中故事、道理、知識、給我帶來好奇和快樂。



      我那時候和其他年輕人一樣,也有一番理想和抱負,有些是不切實的夢想。考大學時成績不佳,沒進理想科系。到英專去讀外文,淺讀了一些荷馬史詩、威京(Viking)海盜獨霸北歐的傳奇故事,也很喜歡。



      後來正規大專教育未讀完,又去空軍學習飛行,朋友說我什麼都喜歡。但是後來沒成為學者,軍旅中也未當上將軍,這有點像項羽那樣;少年讀書不成,改「學劍」,「學劍」不成,又學統率大軍的「萬人敵」術,後來失敗,烏江自刎,嘆他是個漢子。這比喻是句笑話,我沒有那種氣宇。



      1959年空軍官校畢業派到作戰部隊服務,那時候正是台海兩岸軍事緊張時期。那些年裡一共執行過三百餘次台海偵巡作戰任務,也與中共米格機在空中遭遇,相互糾纏過。那是我年輕時,豪情萬丈的歲月。



      服務空軍期間,三次奉派出國,1972年赴菲律賓三軍大學。不久遇上那裡國家動亂,全國實施戒嚴令。我如驚弓之鳥,夜間裡枕邊放著手槍。



      1975年派赴前駐越南共和國駐西貢大使館武官處工作。當時美國已撤出南越,北越大舉南侵,親睹百萬的難民逃亡,流離失所的戰爭景象。我在北越共軍進城前夕,戴著鋼盔倉皇逃出。



      1978年再派舊金山總領事館服務,次年遇美國與大陸建交,台灣與美國斷交,面臨這些遽變的局面,無限感慨,難以忘懷。



      我在空軍先後服務二十餘年,1983年退役後進入華航公司,又再回到飛機駕駛艙,重操舊業。在華航有機會飛航世界各國,遊覽許多大都市,感受不同國家風土人情,增進了一些見識。



      我出自一個空軍家庭,祖孫三代有五人是飛行員。父親早年東北航校畢業,他是中國最早去法國學飛的飛行員。大哥光遼空軍官校畢業,在一次飛往大陸的偵查任務中,被中共米格機擊落而殉職。六弟光越也畢業於空軍官校。小兒寧傑自幼亦嚮往飛行,現任華航機師。此外,兩個女兒、女婿、媳婦,也都先後在華航服務。



      1989年我去大陸山東,尋到我大哥被擊落墜機的現場,一位陪同的中共地方官對我說:「你們一家都是『搞』航空的啊!」對我家庭居然都也了解,讓我意外。許多人說我們是航空世家,我想算是。



      回憶我自開始飛行,到滿六十歲退休,最後一次飛航為止,前後不覺地竟度過了三十九年的飛行生涯,其中派國外服務時雖停止,飛行時數也累積了一萬餘小時,具體說,一生裡約有一年半的時間是停留在天空裡的。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裡,許多同學、同事都不幸殉職,他們多是英年早逝,令人嘆惜。我如今能以全身而退,感謝上天的厚愛。



      我自1996年退休來美,本著年輕時那份豪情,展開退休生活。在友人鼓勵下,利用電腦的便利,軟體的神奇,將過去點滴瑣事,綴集隨興成文,整理集冊,附加一些相關照片,取名「我在空軍那些年」。



      我非作家,電腦也是自學,這冊子無可與專業相比,但願和朋友分享我的回憶。




    葛光豫

    謹識 2014年於洛杉磯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