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一
給設計者的建築語言
歷年來美國建築專業界對各大建築系的評比中,五年制大學部的康乃爾建築系永遠排名前五大,與哈佛、耶魯等碩士班齊名,證明了康大建築系的教學確有其獨到之處。本書的兩位作者正是康大畢業生,加總在康大執教六十年,是其設計教育的核心人物。就我與兩位作者和其建築系師生的接觸中,深刻體認到康大的特色是「就建築談建築」,「就圖形談設計」,所有討論皆有所本。不論建築案例分析、個人設計概念陳述,都能轉化成可討論的圖形或模型,一步步向具體設計發展。其建築理論深沉而不浮誇,層次豐富,從圖形啟始引伸到環境、歷史和文化、社會,不空談,無個人夢囈。師生長時間投入設計課程,對成果品質要求極高,但高品質其實沒有具體標準,全來自系的傳統,師生皆知。
康大建築系的教學有著極深的「現代建築」底薀,對現代建築作品了解精闢,可透析這些作品圖形背後的多層次內涵(有一段時間康大學生出手畫平面都像極了小柯比意,有點走火入魔)。此外,教學上也對以文藝復興為核心的西洋古典建築著墨極深,但教的不是古典形式,而是利用經典作品教建築概念和設計態度,也就是教設計者的建築史,而非史學家的建築史。而柯林.羅(Collin Rowe)豐富的都市設計遺產,也讓康大設計特別重視與環境的連結,不止是實質環境,更包含了人文社會面的討論。
這些獨特的觀點與傳承,造就了康大建築系獨到的設計教學方法,投入大量時間強化學生的設計觀念,從觀念「設計」設計題目,教授有意識地一步步帶領學生從實做中了解(題目)觀念,本書所提的26種語言,正是在康大設計課中一再被討論,並反覆用於圖形中操作。特別一提,作者之一的沃克教授(Val Warke)與我及台灣的淵源。他是我研究所的同班同學,是全班年紀最輕,但設計功力和理論深度卻最強的一位,因此畢業後被哈佛延攬任教,那年他才23歲。之後的四、五年中沃克教授帶著我念書、討論,補足我建築訓練基礎的不足,也引領我了解哈佛(其實是康乃爾)建築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墊定我日後教書的基礎。我們更共同合作了幾個建築比圖,成績不錯,大多是他出主意我出苦力。沃克教授可說是我的摯友、良師和事業夥伴。
1988年我們都當上建築系系主任,東海建築系趁著復活節假期邀請沃克和西米區(Andre Simitch)教授夫婦來台講學十天,其目的不單為了學生受教,最重要的是讓老師們學習如何教設計。當時,東海師生強烈地體會到他們對建築教育的熱情,以及對建築設計極其清晰且具條理的觀念,這些特質,相信讀者都可於書中盡覽領會。
張樞(建築師、交通大學建築所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