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好人怎麼會幹壞事?:我們不願面對的隱性偏見

好人怎麼會幹壞事?:我們不願面對的隱性偏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623104
瑪札琳.貝納基
葛櫻楠
橡實文化
2015年5月05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5623104
  • 叢書系列:One
  • 規格:平裝 / 28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One


  •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 實例


















    我們真像自以為的那樣,慷慨、公正、誠實?



    小心,潛意識正在背叛你!

    骨子裡,你仍然排擠窮人、只對自己人好?

    白人警察誤殺黑人,都是潛意識偏見作祟?





    目次∣Content

    ?

    前言

    ?

    1心智臭蟲

    受騙的眼睛�視覺心智臭蟲�記憶心智臭蟲�可得性捷思法與錨定�社會心智臭蟲�背離效用最大化原則

    ?

    2五顏六色的謊言

    無意與有意之間的謊言�灰色謊言:抱歉,她不在�無色謊言:我每天只抽半包煙�紅色謊言:我愛你�藍色謊言:我總是勇於認錯�問答題敵不過印象管理�重新審視誠實度

    ?

    3直搗盲點

    觸及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撲克牌分組測試�花卉─昆蟲內隱關聯測驗�內隱關聯測驗的妙用�種族內隱關聯測驗�自動化偏好=偏見?�用測試結果預測人的行為?�中度相關的含義

    ?

    4雙面心智

    「同性戀並沒有什麼錯」�割裂的心智:反思與自動�解離:理性與直覺的拉扯�認知失調:難以直面的矛盾�有其身必有其心�你會和入殮師約會嗎?�同時知道也不知道�你覺得好笑嗎?�誰喜歡老年人?�將憂慮轉化為改變自我的力量

    ?

    5大家都在貼標籤

    這怎麼可能?�有些刻板印象更合理�當刻板印象不刻板�負面居多的刻板印象�分類影響行為�大腦的分類本領�刻板印象怎麼用�刻板印象與獨一無二的人類個體�每個人都在用

    ?

    6偏見的隱藏成本

    M醫師的誤判�地球是球形vs.地球是平的�一夜成名記憶實驗�如果Sebastian 是Samantha 呢?�錯把好人當罪犯�疑心的負擔:歐巴馬競選之路�自我擊敗的刻板印象�女性是自己事業的絆腳石�哈佛校長惹的禍

    ?

    7我們和他們

    星肚史尼奇vs.光肚史尼奇�把雨靴當媽媽的雛鳥�「像我的」和「不像我的」�性別俱樂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最小團體實驗的驚人發現�大腦在不在乎「我們」vs.「他們」?�裁縫的手與耶魯教授的手

    ?

    8終極目標

    要比心智臭蟲更聰明樂團如何招募最優秀的演奏家?�心智臭蟲可以終結嗎?�不花腦筋的解決方式�數字解決?�不安的平等主義者�脫對自身的偏見�心智臭蟲、盲點和解決方案

    ?

    附錄1 種族態度的科學研究

    ?

    附錄2 種族、劣勢與歧視

    ?

    誌謝





    前言

      

      一如所有脊椎動物,人類雙眼的視網膜上也有一個盲點。這個區域叫作scotoma(希臘語的原意是「黑暗」),意思是沒有對光敏感的細胞,因此雖然光照射在此區域,卻無法通過有效途徑被大腦的視覺區域所感知。

      

      弔詭的是,人們能「看見」自己的盲點。不信讓我們嘗試一下:下圖中的長方形中間有個「+」號,用手遮住一隻眼睛,另一隻手將這幅圖舉起離眼睛一臂距離。然後緩緩將這幅圖拉近,這時眼睛還是關注「+」號不變。當距離眼睛大約6呎時,與睜開的那隻眼睛同側的黑點將會消失。將這幅圖繼續拉近,黑點又會重新出現。黑點消失的那一刻就是那一點的光線射入視網膜中盲點的時刻。有意思的是,當你將視線轉換到另一側能看見的黑點上時,「+」號就會消失。

      

      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注意到一個奇怪的現象:在黑點消失的位置,並沒有在網格背景上留下空缺,你看見的是沒有間斷的格線。你的大腦相當了不起,它用合理的事物─這個長方形上格線的延伸─彌補了盲點的空缺。除了剛才你經歷的現象,還有一種病理學條件下的現象叫做盲視(blindsight)。盲視病患患者能夠準確地伸手拿取放在他們面前的物體,卻完全意識不到對該物體的視覺體驗。如果在盲視病患患者面前放一把錘子,然後問:「你能看見面前的東西嗎?」患者病患會回答:「不能。」但是如果讓患者病患伸手去拿那把錘子,病患他卻能夠成功地完成這個動作,可他剛才竟然說看不見面前的錘子。之所以出現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正是由於盲視的條件創造了一條視網膜與大腦之間的通道,即使在沒有視覺意識的情況,也能對行為進行指引。

      

      本書的關注點並不是視覺感知的影響,而是另一種類型的盲點,包括一系列隱性偏誤(hidden bias)。這種隱性偏誤造成的盲點和人們在剛才的網格實驗中產生的盲點有個相同點:和自己雙眼視網膜上的盲點一樣,我們察覺不到這種隱性偏誤。這種盲點與戲劇性的病理學現象盲視也有個共同特徵:一如「看」不見錘子的病患患者,他們的行為不受盲視的影響,隱性偏誤也能夠在我們潛意識的情況下指導我們的行為。

      

      本書所指的隱性偏誤包括哪些內容呢?它們─由於找到不更好的詞─是我們對特定社會群體的零散知識(bits of knowledge)。由於我們在文化環境中反覆接觸到這些知識,因此將它們儲存在大腦裡。一旦在大腦中成型,隱性偏誤將影響我們對待特定社會群體的行為,我們卻對這種區別對待全然不知。通過與人們探討隱性偏誤,我們發現大多數人對自身行為被潛意識的思想所影響表示不敢相信。

      

      本書的目的在於說明為什麼以作者為主的眾多科學家,認為隱性偏誤十分可信。大量的科學證據都能證實這個結論。想說服讀者並不是個簡單的挑戰,我們如何在大腦毫無意識的情況下證明事實確實存在呢?

      

      幾年前,我們給人們提供了一項測試,試圖揭示可能存在的隱性偏誤。這項測試是詢問人們對兩位美國文化偶像─歐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和瑪莎.史都華(Martha Stewart)─的偏好。一封措辭完美而幽默的電子郵件,證實了我們的行為被處於大腦盲點區的資訊所左右這一讓人難以置信的事實。郵件中寫道:「親愛的哈佛人,我絕對不是那種喜歡瑪莎.史都華勝過歐普拉.溫弗瑞的人。請你們調整測試。法蘭克。」

      

      我們明白法蘭克想表達的意思。他清楚,在大家的共識中,這句話隱含的意思就是,他喜歡瑪莎.史都華超過歐普拉.溫弗瑞。但是,法蘭克不相信,在意識不到的情況下,他的大腦裡有一個附加的偏好。因此,這項測試本身需要重新設計!

      

      法蘭克眼中這份有瑕疵的測試問卷,是包括我們在內的很多人於1995年開始研究的內隱關聯測驗(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正如前面實驗中的長方形及黑點幫助我們看到視網膜上的盲點一樣,內隱關聯測驗能夠幫助我們揭示大腦中隱性偏誤形成的盲點。視網膜上的盲點僅僅證實了人類視覺系統中盲點的存在,內隱關聯測驗則深入探究了隱性偏誤的盲點並發現它的組成部分。

      

      我和瑪札琳在俄亥俄州的哥倫布市(Columbus)相遇。1980年,瑪札琳從印度來到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讀博士時與我一起共事。可以說,1980年代見證了心理學這個分支的重大改變。研究方法的變革,使心理學成為能夠揭示內省無法觸及的強大的心理內容和過程。在當時,心理學只是在這個範疇的邊緣徘徊。我們兩個人試圖研究這些方法能否逐漸揭示並解釋這些對社會行為看不見的影響。

      

      潛意識的心理功能大大改變了人類的行為,有關這方面的研究不斷激增,人們也逐漸加深了理解。二十五年前,大多數心理學家秉持的觀念是,人類行為主要由有意識的想法和感覺所支配;現在,大多數研究者傾向於認為人類的判斷和行為很少是意識的產物。二十五年前,「潛意識」這個詞基本上不會出現在我們平時閱讀或發表文章的科學期刊中─因為在20世紀早些時候,它並不為心理學研究所青睞;現在,「潛意識認知」這個術語頻繁出現,直到1990年代,它的出現頻率才被另一個相關的術語「內隱認知」超越。二十五年前,心理學家研究大腦的主要方法僅限於詢問人們的心理狀況及意圖;現在,研究方式各式各樣,其中大多數都不用研究對象報告他們自己的心理狀況或行為意圖。

      

      細讀參考文獻的讀者會發現,我們高度依賴過去八十年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並緊跟其步伐。其中兩位科學家的卓越發現讓包括我們在內的後人受益匪淺。通過多年的共同努力,綱納.繆達爾(Gunnar Myrdal) 率領的團隊於1944年完成《美國困境》(An AmericanDilemma),這本書與當時其他力量相結合,從此將種族歧視問題列入國家議事日程。戈登.奧爾波特(Gordon Allport)於1954年寫成《偏見的本質》(The Nature of Prejudice),為科學研究偏見奠定了基礎與組織架構,從而推動了21世紀新的科學研究的繼續發展。

      

      正如已故的美國參議員丹尼爾. 莫伊尼漢(Daniel PatrickMoynihan)所言:「人人都有權擁有自己的觀點,卻無權擁有自己的事實。」這點說來容易做來難,因為事實的構成往往比較模糊甚至充滿爭議。政治諷刺作家史蒂芬.科爾伯特(Steven Colbert)創造了一個相關術語叫做「事實性」(truthiness),將之定義為:人們傾向於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觀點,而忽略了常規意義上被證實的事實。

      

      為了嘲諷事實性,偽保守主義者科爾伯特假裝自己更偏向於事實性而不是事實。他說:「我不相信書籍,書裡只有事實,卻沒有心理感覺。」為了避免耽溺於事實性,我們選擇更加忠實於證據,尤其是實驗結果得到專家的廣泛認同。換句話說,我們一貫堅持並有意識地選擇,更加注重事實而不是內心想法。

      

      和其他科學家一樣,我們沒有資格斷定,現在經過證實真實有效的,未來一樣經得起考驗。未來的知識一定會超越並取代現在的理解。但是,我們如果以謙遜的態度做好手頭的事,就能使本書中的結論在未來幾十年避免被推翻的命運。其中一個重要的結論是:隱性偏誤的盲點普遍存在於很多好人身上。

      

      對「好人」這個詞我們有些惶恐。我們(更不用說道德權威)沒有識別好人、壞人的特殊技能。這裡的「好人」指的是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那些出發點良善且能據此約束自己行為的人。本書最大的目的就是充分解釋科學知識,從而使這些好人更能做到自己的行為與出發點保持一致。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