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每一棵樹都長得不一樣,
  芽苞的顏色、花的味道、果實的形狀、樹葉的數目、全都不同。
  就像人一樣,眼睛的顏色、鼻子的高低、身高、牙齒的形狀,全都不同。
  所以,畫素描的筆停不下來。
  我甚至遇過讓人驚嘆的櫟樹、刺槐、白楊樹,
  讓我想要當下變成樹,成為它們的夥伴。
?
  所有的樹都把它們的根藏到地底,站在他們該站的位置。
  ──不,我遇見了一棵沒這麼做的樹。
  那是一棵黑松,
  在大地震和大海嘯之後,它在綿延幾十公里的海邊、
  在之前的風景完全無法想像的荒地
  讓我停下了腳步。
  「妳可以畫我嗎……」
  它隨著海水流到這裡,在無人踩踏的雜草下方,
  大剌剌的露出根的內側,
  一直等著我的出現?
  海風夾帶著雪吹來,我一邊壓緊快要被吹走的素描簿
  一邊畫它。
  它的模樣,完全有別於我素描簿上所記錄過的那些樹。
  這是我第一次畫下災區的風景──
?
  一年後,雜誌社問我,
  要不要以12次連載的方式創作小型的童話繪本?
  (我今年201歲了)
  如果是畫樹,說不定可行──
?
  在近身接觸了樹、根、葉、樹枝、樹蔭、自樹縫灑下的陽光、
  橡實、寄生樹、小鳥、狸、熊………之後,
  12則小小的繪本誕生了。
?
  從黑松開始,以黑松作為結尾的12則故事。
  連載結束了,但我和樹的故事還沒有結束。
  橫躺在?理吉田濱的那棵樹,我每年都會去看它。
? 
2014年 麥之秋 伊勢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