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定價117.00元
8
折優惠:
HK$9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伊波拉浩劫:破天荒揭露世紀病毒爆發真相的第一本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727911
理查.普雷斯頓
林雨蒨,張淑貞,蔡承志
商周出版
2015年5月07日
140.00 元
HK$ 119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2727911
叢書系列:
科學新視野
規格:平裝 / 384頁 / 25k正
科學新視野
分
類
自然科普
>
動物/植物
>
微生物
同
類
書
推
薦
臺灣植物真菌與類真菌病害寶典
趣味微生物:發酵與釀造、疾病與新藥研發……存在你我身邊看不見的菌類病毒大解密!
這些寄生生物超下流!
知道了更有趣的微生物圖鑑
主宰人類興亡的推手 改變世界的微生物與傳染病
內
容
簡
介
在你翻開本書的這一刻,正有人因為感染伊波拉而死亡
肆虐全球的致命病毒,至今無疫苗可解
序
推薦序
從歷史經驗走向防疫戰備 楊靖慧(疾病管制署新興傳染病整備組組長)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一種「神祕」疾病在幾內亞一個小村子裡靜靜傳播開來,但它直到二○一四年三月二十一日才被確認為伊波拉。
世界衛生組織工作人員和幾內亞衛生官員開展的回顧研究確認,西非伊波拉疫情的指標病例是住在幾內亞美良度村(Meliandou)的一名十八個月大的男童。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該名男童出現疾病症狀,特點是發燒、黑便和嘔吐,兩天後男童死亡。尚未確認他的確切感染源,但很可能與接觸野生動物有關。
美良度村位於偏遠且人口稀少的林區,只有三十一戶人家,但是其周邊森林區域大多已經因為外國採礦業和林業開而發遭到破壞,森林的破壞使野生動物與蝠類動物(伊波拉病毒的天然宿主)的棲地更加靠近人類的居住區域。在男童出現症狀前,有人曾看到他在後院玩耍,臨近的一棵樹洞內棲息有大量蝙蝠。
到二○一四年一月起,男童的母親、三歲姊姊與祖母陸續出現了類似疾病症狀並迅速死亡,同樣情況也出現在曾對他們進行治療的多名助產士、傳統治療師和蓋凱杜市(Gueckedou)醫院的工作人員身上。再過一週,男童的大家庭中曾出席葬禮或照護患病家屬的多名成員也感到不適並死亡。因為無保護的接觸、更多的病例和死亡、更多的葬禮,使得病毒進一步擴散出去。二月一日,一名已受感染的男童家族成員帶著病毒進入了首都科納克里(Conakry)。他於四天後在一家醫院死亡。由於醫生沒有懷疑是伊波拉,醫院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保護工作人員和其他病人,隨著時間推移,病例擴散到幾內亞南部地區的幾個省及前往這些地點途經的多個村莊和城市。
三月二十一日,法國里昂的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確認病原體是一種絲狀病毒,並將診斷範圍縮小為伊波拉病毒病或馬堡出血熱。第二天,實驗室確認病原體是薩伊種屬,是伊波拉家族中最致命的一種病毒。同一天,幾內亞政府向世衛組織發出關於伊波拉病毒疫情的預警,當時對疫情的描述是「迅速發展」。
三月下旬,賴比瑞亞在毗鄰幾內亞邊境的洛法州佛亞地區(Voinjama, Lofa County)確認兩起伊波拉病例。四月七日,賴比瑞亞通報了二十一起確診病例,其中包括三名醫務人員,他們在染病後死亡。此後到六月初,新病例主要在洛法州出現,疫情看起來仍很平靜。不過,表面平靜其實是一種假象。六月中旬首都蒙羅維亞(Monrovia)通報發生了新的病例,該市措手不及,根本無法應付接踵而來的感染浪潮。
五月二十五日,獅子山共和國於東南部鄰近幾內亞邊界的凱拉洪區(Kailahun District)發現伊波拉病例。主要傳播來自幾內亞邊境的村落索柯瑪(Sokoma),有一名女巫醫宣稱能治癒伊波拉,導致大批幾內亞病患越過邊境求醫,結果巫醫感染伊波拉病毒死亡,而其隆重的葬禮將病毒傳給其他城鎮的民眾,釀成全面性災難。
世衛組織在二○一四年八月八日宣布此西非伊波拉疫情成為第三宗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經過了長達八個月的努力,目前疫情已受到控制,但是截至二○一五年四月八日,已累計通報二萬五千五百一十五起伊波拉病例,其中超過一萬人因此死亡,此次的疫情使伊波拉出血熱首次成為流行病。
伊波拉病毒感染是一個古老的疾病,就如同書中第一段故事的記述,在一九七六年的七月同時在薩伊共和國和蘇丹出現病例。不過以往的疫情多發生在中非的局部地區,且多於數週內受到控制,所以雖然致死率極高,對大部分的醫療人員與科學家而言,它是一個遙遠的神祕病毒。二○一三年底開始的西非大規模伊波拉疫情所引起的全球恐慌,尤其是當病人可以經由便利的空中交通系統,迅速地由西非抵達其他國家並造成後續的感染之後,伊波拉成為讓人聞之色變的恐怖病毒。但是,從病毒學的證據顯示,這個病毒的傳染模式與致死率與之前的病毒並無變異,之所以造成大爆發,很重要的原因是受創國家的醫療體系匱乏, 隨著疫情不斷擴散,很多醫院因人手不足或設備不夠而不堪負荷。並不是所有的國家在面對此病毒時都束手無策,只要民眾與醫療人員提高警覺,並落實執行醫院感染管制措施,都可以有效抑制其散播。
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可以得到經驗,但是了解疾病、確實執行標準的防護措施,才是保護民眾以及醫療人員最好的方法。就如同作者在故事結尾說的,終有一天它還會捲土重來。病毒會在防禦最脆弱的地方展開攻擊,因此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不可以鬆懈,才能從容面對每一場防疫的聖戰。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