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日出:看物理大師們如何揭開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發展史

日出:看物理大師們如何揭開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發展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180212
張軒中
五南
2015年4月25日
127.00  元
HK$ 120.65  






ISBN:9789571180212
  • 叢書系列:博雅文庫
  • 規格:平裝 / 432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博雅文庫


  • 自然科普 > 物理/化學 > 物理/化學史











    ●二十世紀初烏雲密布的物理學天空,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是如何噴湧而出的?

    ●沿著歷史軌跡與人物軼事,帶領我們回到革命的時代。

    ●從震撼人心的物理學傳奇故事中,發掘思考的原動力。




      本書描述了在二十世紀初期,烏雲密布的物理學天空中,海森堡、愛因斯坦等人如何帶領世人在量子力學與相對論大革命中,迎向璀璨的日出。以輕鬆幽默的語言整理描述著名物理學家的成長經歷與思想過程,透過科學與文學的雙重角度建構出一個又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剪影,期望能使讀者領略物理學之美。






    第一部分 量子力學

    1 孤兒:兩個鑽石王老五 

    2 監獄裡的群論 

    3 愛因斯坦與波耳茲曼、馬赫 

    4 寫清楚熵公式的人 

    5 富二代德布羅意:凌晨舊戲 

    6 薛丁格:遺情書 

    7 十年前的波耳 

    8 物理思想集大成者:愛因斯坦 

    9 犀利哥 

    10 海森堡:日出 

    11 交換遊戲 

    12 物理學牛市:矩陣的運動方程式 

    13 科莫湖畔的費米 

    14 第五屆索爾維會議 

    15 狄拉克矩陣: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婚姻 

    16 海鷗,馬約拉納 

    17 朗道:蘇聯之子 

    18 廣島之吻 

    19 原子彈研發與物理學熊市 

    20 槍手,貓論

    21 在戰後的廢墟上 

    第一部分附錄 235



    第二部分 相對論

    22 鄉下的月光 

    23 牛頓引力的高級版本:拉普拉斯方程式 

    24 三體問題 

    25 慣性參考系 

    26 伯爾尼克拉姆大街四十九號 

    27 公務員的奮鬥 

    28 三年半的沉默 

    29 朗之萬:雙胞胎弔詭

    30 廣義相對論 

    31 美國空軍的研究員 

    32 貝肯斯坦和霍金 

    33 宇宙學 

    第二部分 附錄

    參考文獻 

    跋 










      我寫這本書的時候,精神斷斷續續一直處於激發狀態的時間,一直持續了五年。



      當辛亥革命一百週年的時候,我大致寫完這本關於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書的草稿。寫完這本書的那一年,我也剛好三十歲了。人們都說,三十而立,我於是想回顧一下我是如何走過自己的青年時代的。



      在我的故鄉紹興,有一些年輕人受到魯迅的影響,魯迅是辛亥革命時代出現的一個文學鉅子,他看破人世的悲哀,伸出瘦弱的胳膊抵抗舊中國車輪的沉重慣性,他看到麻木的人性與虛妄的革命,手裡只有一支筆的魯迅總感覺到他所處的時代沒有希望,人民也沒有希望。對我個人而言,在辛亥革命的前後,魯迅的筆下有三個人,栩栩如生。閏土出生在農民家庭,曾經年少無憂慮,長大後一無所有,知道稼穡艱辛,卻無力去探究稼穡艱辛的根源到底是什麼。阿Q是一個無家可歸的人,他渴望革命,卻想不清楚到底什麼是革命,他所看到的革命隊伍也是魚龍混雜的,其實也是一場鬧劇。那個在酒樓上的呂緯甫,這個知識分子那幾年在人世飄零如一葉孤舟,最後變得模模糊糊,敷敷衍衍,就這樣過日子。



      在我的情懷裡,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我看到魯迅,也看到這些人物,我與他們是同命運的人,千萬的年輕學子也都與他們是同命運的人。



      我並不是要在這裡單純緬懷魯迅,也不是單純想說社會滿面瘡痍,而只是想說,當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將這本書當作半本小說在寫,我自己也正在虛構那些物理學英雄歷史上的人物形象。



      小說曾經是我的最愛,我在讀高中的時候,就曾經寫小說,發表在學校的《春暉報》上,剛進了北京師範大學讀書,就在物理系刊《求索》上發表了一些小說,現在看來,當然幼稚可笑。但我這次在本書的創作過程中,還是使用了一點小說的伎倆,雖然全書總體上文體似乎不太統一,但讀者們一定要注意,此書是有小說色彩的,並不是完全的物理學史,大家就不要用歷史學家的精確的眼光來審視,然後想著來批判我一番,那沒有意義──我只不過是想把科普與小說結合起來,夢想寫幾本類似《三國演義》的書而已,再說金庸也不是歷史學家,但他寫的歷史背景的小說有那麼多人讀,我的理想也是一樣的。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