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定價217.00元
8
折優惠:
HK$17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B型企業,現在最需要的好公司:想買他們的好東西,還想加入他們一起賺錢!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032929
萊恩•漢尼曼
陳俐雯
商業周刊
2015年4月07日
113.00 元
HK$ 90.4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6032929
叢書系列:
金商道
規格:平裝 / 240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金商道
分
類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創業開店
同
類
書
推
薦
台灣百大品牌的故事26
微創新大突破:八大心法教你培育創意的火花,平凡的點子也能積累出意想不到的成果
尼采商學院:Linkedln創始人里德·霍夫曼盛讚,一周一篇,激發創業投資的勇氣與智慧
成功開店計畫書+成功創業專案計畫書
全台20大美容美體SPA館
內
容
簡
介
☆消費者想安心買╳勞工想進好公司╳老闆想賺良心錢╳人人想愛地球☆
最終解答→只有B型企業(B Corp)做的到!
☆一邊賺錢,一邊讓世界變好!B the Change!☆
目
錄
推薦序
前言
chapter1∣B型企業是門好生意
•對公眾好,對自己也好
•B型企業是這樣來的:從AND 1到B型企業認證
•下一步怎麼走?
•B型企業是產業的未來趨勢
•為什麼B型企業很重要?
•加速資本主義進化
•重新定義企業的成功
•具體且可量化
•建立集體發聲的機制
•讓企業更優質
•幫助人們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
•以「積極行動」取代「只是反對」
chapter2∣B型企業的十大效益
•個人和公司都受益
•與志同道合的企業領袖歸屬同一個團體,共榮共存
•吸引人才,提升員工投入度
•提高品牌可信度與顧客信任度
•增加曝光的機會
•標竿學習,改善營運表現
•吸引投資人
•長期維護企業的使命
•建立集體的聲音
•節省成本
•領導全球運動
chapter3∣快來評估你的公司
•如何利用企業做好事
•什麼是效益影響評估?
•評估要花多少錢?
•我的資料是否保證不會外洩?
•作答要花多久時間?
•由誰作答?
•新創公司能進行評估嗎?
•得幾分算好?分數如何解讀?
•效益影響報告是什麼?
•本章與網路版的效益影響評估有哪些差異?
•如何獲得進一步的協助?
•作答前還需要知道些什麼?
•快速評估〔你的公司對員工好不好〕
•快速評估〔你的公司對社區好不好〕
•快速評估〔你的公司對環境好不好〕
•快速評估〔你的公司對長期發展好不好〕
•快速評估〔你的公司對核心價值好不好〕
chapter4∣六週打造一家好公司
•開始
•第1週:建立基線
•第2週:讓團隊成員參與
•第3週:擬定計畫
•第4週:執行計畫
•第5週:微調計畫內容
•第6週:慶祝和決定下一步
chapter5∣寫在最後
•一個目標,多條路徑
•B型企業成功,會是什麼樣子?
附錄1∣B型企業與公益企業
附錄2∣資源篇
序
推薦序
以「利他」成就「利己」李吉仁
(台大國際企業學系教授,兼台大創意與創業中心與學程主任)
過去的一百年,資本主義雖然「戰勝」了共產主義,但資本主義下的市場經濟以及以「利潤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為目標的企業發展,顯然是難以兼顧社會公平與環境平衡。金融海嘯、占領華爾街運動的發生,以及「不願面對的真相」、「穹頂之下」對環境破壞的控訴,都證明了以自利心(self-interest)為出發點、以股東利益(shareholder interest)為依歸的企業經營,雖然帶來了經濟成長,但絕對是無法永續發展的。
事實上,與企業發展攸關的群體絕非只有股東,而是包括員工、顧客、供應商、社區環境與社會等群體;企業要產生能夠回報股東的盈利之前,必須提供合理與具激勵效果的薪酬給員工、提供能賺取合理利潤的價格予供應商,並能夠產生讓顧客感覺物超所值的產品或服務。企業建立了可獲利的營運基礎的同時,也對社區與社會產生正向回饋,從而形成有利於未來發展的正向循環。也就是說,企業欲達「利己」的最終目的,最有效的路徑是要先「利他」,而「利他」指的正是股東(shareholders)以外的利益攸關群體(stakeholders,或謂利害關係人)。
哈佛大學的策略管理大師,麥可波特教授,在金融海嘯後省思資本主義的缺陷,在二○一一年發文倡議「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的觀念,認為企業的價值創造活動應該充分結合社區及社會資源條件,甚至讓競爭優勢來自於社區與社會議題的解決,讓獲利來自於社會目的的達成,這將會是更高層次的資本主義實踐;此一理念實則與「以利他成就利己」的觀念無異。
儘管利益攸關群體導向的經營思維,對於企業永續發展至為重要,但市場的競爭常使得多數企業汲汲於短期利益的維持,而將企業與社會環境共生的需求,自我採取最低標準的要求。加上,營利事業體制的法令變革,在沒有急迫性的前提下,通常是難以期待的。因此,B型企業(B Corp,或稱利益型企業)的誕生,不僅呼應利益攸關群體導向的經營思潮,更展現企業自我省思、自我改變的力量。
基本上,B型企業的認證,係由第三方機構B型實驗室(B Lab)建立一個衡量企業產生社會與環境影響力(impact)的經營架構,針對企業在員工、供應商、社區環境、核心價值等方面,提出最佳實務(best practices)式的行動項目,讓企業以自我檢核的方式,進行社會影響力的表現、企業當責程度、資訊揭露透明度的評估與改變,並據以提供B型企業認證,以及會員間的標竿學習。
根據這個認證內涵,本質上,B型企業便是在導引企業建立利益攸關群體導向的經營思維。一旦企業被認證為B型企業,其產品或服務上的認證標誌,向消費者傳達強烈的差異化訊息——「我們是負責、透明、且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好企業」,將會有效地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從而真正實踐「以利他成就利己」的理念。
新典範的產生,通常從非主流市場出發;創新,更是從週邊浮現。美國已經有過半數的州通過B型企業的立法,使其得以脫離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制度窠臼;您的企業若想認識、參與此一新典範與創新,現在正是最佳時機。
書
評
其 他 著 作